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交通运输   40篇
  2019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1.
根据基础振动弹性半空间理论的最新成果,推导出一个计算明置基础扭转振动的复合集总参数模型.采用该模型对复杂形状的明置块体基础在扭转谐和扰力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计算,并将振幅计算结果与采用由弹性半空间理论所得到的基础扭转振动刚度和阻尼公式(由大量试验、数值计算所证实)的振幅计算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者结采非常吻合,误差仅为3.13%.利用该模型可以容易地计算在扭转扰力作用下任意频率、任意泊松比和任意形状(不包括环型)的均质半空间上块体明置基础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12.
预应力CFRP加筋土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加筋土技术.这项技术充分地利用了CFRP材料的高强度、高弹性模量、耐腐蚀性、轻质等优点,应用该技术施工的加筋土工程具有变形小、强度高、施工速度快的特点.应用三轴试验研究了CFRP材料加筋中砂、粘土试件的应力应变关系,提出了伪粘聚力的概念,成功地解释预应力CFRP加筋土技术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13.
通过野外大比例模型试验,对土-箱形基础-框架结构体系进行动力测试,研究在土-结构相互作用影响下,不同质量分布情况下,结构体系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以及其在顶部稳态激振试验中的动力反应;此外,通过有限元软件MSC.Marc建模计算与试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影响后,结构的自振频率减小,周期延长;通过堆载改变结构楼层质量分布后,基频减小,结构的动力特性变化规律满足动力相似关系。有限元计算与现场试验吻合较好,为研究如何利用土-结构共同作用指导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预应力CFRP加筋土路堤是一种新型的路堤施工技术,该技术采用了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作为加筋材料。路堤填筑到一定高度后对其下的筋带进行张拉,对土体施加侧向预压应力,从而提高了路堤的承载能力。这种路堤构筑技术采用MSC.Marc有限元软件进行仿真,有限元计算过程中考虑了筋带与填土的相互作用、填筑过程、预应力施加。与试验结果对比,计算结果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15.
16.
超载情况下HPFL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疲劳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2根对比梁和9根加固梁的静力对比和疲劳试验,研究了超载情况下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钢筋网薄层(High Performance Ferroeement Laminate,简称HPFL)加固钢筋混凝土梁的疲劳性能。对超载情况下试件的破坏形式、疲劳寿命、挠度和材料应变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载情况下试件的破坏模式均始于梁底纵筋的疲劳断裂,疲劳寿命只有32.7万~66.8万次,而未超载情况下加固试件的疲劳寿命均大于200万次。加固梁的疲劳寿命均明显高于对比梁,疲劳寿命随加固钢筋网用量的增加而增大。在经过相同次数的循环之后,加固试件的挠度和混凝土及钢筋的应变都低于未加固梁。由于加固梁端部植入了剪切销钉,未发生梁端部加固层与混凝土之间的界面剥离。  相似文献   
17.
预应力碳纤维片材张放后端部粘结应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双线性的碳纤维片材-混凝土间粘结滑移本构关系为基础,根据弹性理论建立了碳纤维片材粘贴端部的粘结应力分布模型,并求解微分方程得出了解析解的一般形式,在此基础上,根据边界条件确定了预应力碳纤维片材端部粘结应力分布的解析解参数.  相似文献   
18.
预应力碳纤维加固受弯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已有成果与试验研究基础上,基于平截面假定和变形协调对预应力碳纤维加固结构的截面性能进行了参数分析,考察了碳纤维面积与初始应变对结构承载力、延性等性能的影响,讨论了碳纤维加固量的新定义并分析绘制了其与受弯结构性能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加固结构承载力与延性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加固构件的承载力与碳纤维面积及初始应变两个参数均呈正相关;构件延性、截面极限曲率与承载力的相关关系受构件破坏形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利用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中的地基隔震效应,提出换填地基进行结构隔震的新途径.依据成层地基中的单桩水平阻抗函数研究了土层动力特性对桩基阻抗的影响,指出在较坚硬场地上,只对桩身一定范围内的地基进行软化换填时,就可明显减弱桩基阻抗作用,降低其传递给上部结构的地震作用,从而达到上部结构隔震的效果.算例表明这一隔震途径的可行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20.
高性能复合砂浆高温后的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高性能复合砂浆钢筋网加固RC构件是一种新型的加固方法,该方法采用的高性能复合砂浆(简称HPCM)为无机材料,为研究其高温性能,对HPCM立方体试块在经历20~1000℃范围内的高温作用后进行抗压强度试验,探讨了高温后HPCM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并与普通水泥砂浆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HPCM高温后抗压强度的衰减规律与普通水泥砂浆的相似,但是其残余强度较普通水泥砂浆的高。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回归分析,提出了高温后HPCM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其计算值与试验值较吻合。最后分析了聚丙烯纤维对减小高温后HPCM抗压强度损失和缓解高温爆裂现象等方面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