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400篇
  免费   19453篇
  国内免费   12864篇
工业技术   197717篇
  2024年   810篇
  2023年   2755篇
  2022年   6879篇
  2021年   8752篇
  2020年   6340篇
  2019年   4247篇
  2018年   4611篇
  2017年   5379篇
  2016年   4598篇
  2015年   7662篇
  2014年   9602篇
  2013年   11136篇
  2012年   13932篇
  2011年   14414篇
  2010年   13816篇
  2009年   13305篇
  2008年   13563篇
  2007年   12863篇
  2006年   10971篇
  2005年   8693篇
  2004年   6402篇
  2003年   4179篇
  2002年   3849篇
  2001年   3483篇
  2000年   2801篇
  1999年   952篇
  1998年   298篇
  1997年   220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41篇
  1994年   119篇
  1993年   113篇
  1992年   82篇
  1991年   60篇
  1990年   80篇
  1989年   70篇
  1988年   39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20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5篇
  1980年   43篇
  1979年   30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30篇
  1958年   1篇
  1951年   3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991.
针对某风电机组齿轮箱高速轴出现的断齿现象,对样品进行了宏观检查、化学成分分析、室温拉伸和冲击试验、基体硬度试验、渗碳硬化层深度测试、金相分析、断口形貌分析及能谱分析。试验分析结果表明:高速轴样品的齿面存在载荷不均现象,淬硬层深度不符合相关技术要求的规定,基体的室温冲击吸收能量处于较低水平;样品存在齿面剥落和端齿折断2类损伤现象,其失效模式为疲劳开裂,产生原因与其运行中齿面载荷不均及齿面淬硬层深度不够有关。  相似文献   
992.
赵振兵  张帅  蒋炜  吴鹏 《中国电力》2021,54(3):45-54
螺栓作为输电线路上数量最大的紧固件,其缺陷检测是输电线路巡检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针对螺栓缺销为小目标,其定位困难、特征难提取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BSCAN算法与FPN模型相结合的螺栓缺销检测方法。首先,利用FPN模型定位螺栓缺销目标区域,同时基于DBSCAN聚类算法对具有相同形态结构的区域进行聚类;然后,改进FPN模型:基于螺栓先验知识,利用卷积网络实现自底向上的特征提取,采用双线性插值方法将特征的高层语义信息自顶向下地传递到各个层级,通过卷积滤波方法横向加强高层语义特征与高分辨率特征的融合信息,获得更优化的螺栓缺销特征表达;利用改进FPN模型实现螺栓缺销的初步检测;最后,采用DBSCAN聚类算法对初步检测结果进行误检甄别,实现了螺栓缺销的精确检测。实验结果表明,DBSCAN-FPN在自建数据集上的检测精度达到76.23%,检测效果优于FPN、R-FCN和Faster R-CNN。所提方法可以有效提高螺栓缺销检测精度,对输电线路运维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993.
电转气(power to x,P2X)是电能向热、冷、气等能源形式转换的前沿技术理念。从P2X的基本概念出发,对P2X技术体系进行了综述,评价了各类主要技术的经济性与发展潜力,提出了电力系统视角下P2X的角色与价值。进而构建了考虑P2X灵活性负荷的电力系统运行模拟优化模型,并以华北地区远景目标年为场景,对电采暖、电制氢负荷优化运行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P2X负荷通过参与电力系统优化运行,对降低新能源弃能率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4.
为了解决无人机巡线、无人值守变电站机器人巡检中,由于距离过远或机器抖动造成的采集图像待检目标分辨率低、图像模糊等问题,提出一种边缘感知反馈卷积神经网络E-FCNN。该网络在传统超分辨率网络基础上增加了残差模块和反馈机制,实现细节特征的提取和强化,并通过边缘感知分支补充纹理信息,提升了图像的细节描述。通过测试集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边缘感知反馈卷积神经网络无论在主观视觉质量,或是峰值信噪比等客观评价指标上,都明显优于其他相关算法。且在基于无人机巡检的绝缘子检测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绝缘子检测率。  相似文献   
995.
根据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坝地质条件和现场实际工况,通过对不同干密度土料开展土工试验,分析了坝体材料各力学参数特性。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围压增大,该坝弃渣料的峰值应力相应增大;在低应力情况下,弃渣料的体积缩小,在围压较高时,体积变化增大;弃渣料先出现剪缩,随后变为剪胀,剪胀随着侧压力的增大出现缩小现象,应力-应变关系曲线呈软化型,最终转变为剪缩型;保持围压条件不变,材料的峰值应力在干密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出现略微增大,但最大体变随着干密度增大出现较明显的减小情况;保持相同围压状态,邓肯-张模型参数对干密度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Kb、k、m、c、Δφ、Rf、φ0、n。相关研究可为以后抽水蓄能电站的弃渣坝设计和后期防护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6.
镇安抽水蓄能电站弃渣坝体型复杂、弃渣量大且坝坡上建有永久上坝道路,为了保证弃渣坝的安全稳定以及上坝道路的交通安全,该文结合弃渣坝体型结构、施工计划与弃渣种类,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进行弃渣坝的分区设计。通过对弃渣坝进行合理分区,将坝体分为上游上坝坡、上游下坝坡、路基、下游坝坡4个区域,经过变形与稳定性分析得出:采用覆盖层渣料填筑于上游上坝坡,以及使用模量较高的风化层渣料填筑其余区域的分区方案,则弃渣坝稳定性较高、永久道路的变形量较小,从而使弃渣坝整体安全性与可靠性较高,说明该方案具有较大合理性。  相似文献   
997.
当传统并网变换器发生桥臂故障时,通过连接故障相到直流侧电容中点,重构为三相四开关容错运行结构。针对三相四开关容错变换器的交流电流传感器故障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流重构的模型预测功率控制方法。首先,利用采样的直流电流和正常交流传感器信息,并根据变换器电压矢量与电流关系重新构造出三相电流。其次,建立容错变换器功率预测模型,利用重构电流参与容错变换器的模型预测控制,应用使代价函数取得最小值的开关矢量。最后,搭建仿真和实验平台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控制策略有效,输出功率稳定,实现了并网变换器在桥臂和传感器双重故障下的容错运行,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98.
储能电站在转移电力需求、平抑可再生能源和负荷波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储能电站容量优化配置是其在规划建设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文中提出一种基于信息间隙决策理论(IGDT)的双层鲁棒优化配置模型,为解决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不确定参数带来的负面影响,模型下层搭建以经济性为目标的储能电站日前鲁棒优化运行模型;模型上层引入IGDT将经济性和鲁棒性相结合,在一定的预期目标下最大化系统能够承受的波动性,使用Benders分解法求解模型,并以IEEE 33节点配电网系统验证方案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可以兼顾经济性与鲁棒性,为储能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99.
直线移相变压器具有结构简单、可实现任意角度移相等技术优点,在多重叠加逆变系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直线移相变压器在边端易形成端部效应,可影响变压器本身的工作性能。首先,文中基于磁路相似化原理,将直线电机与旋转电机的铁芯磁路进行相似化分析;其次,通过改变有效气隙长度,分析输出电流谐波含量和系统效率;最后,通过在边齿部分添加隔磁材料,分析其对变压器端部漏磁通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合理选取有效气隙长度、在边齿部分添加隔磁材料可有效削弱边端效应的影响,提高直线移相变压器的应用性能。  相似文献   
1000.
The low dielectric polymer films have drawn great attention to the application as the dielectric insulating materials in high-frequency circuit boards, while the weak adhesion to the copper foils and the poor processability resulted from the fluorinated or rigid structures limited their high-frequency application. In this work, the low dielectric and high adhesive polyimide/fluorinated ethylene propylene (PI/FEP) nanocomposite film for high-frequency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pplication is developed. It is indicated that the fluorocarbon surfacta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spersion of FEP in PI substrate, and thus, the PI/FEP nanocomposite film exhibits excellent mechanical properties, including the tensile strength increases to 46.6 MPa and the elongation at the break increases to 13.7%. Importantly, at the high-frequency of 10 GHz, the 60 wt% FEP filled PI nanocomposite film displays an ultralow dielectric loss (0.006) and a reduced dielectric constant (2.69). In addition, the high-frequency flexible circuit board with the PI/FEP film as the dielectric insulating layer has a high peel strength of 0.75 N mm−1, indicating this PI/FEP nanocomposite film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high-frequency flexible circuit board applic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