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9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4篇
工业技术   59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4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01.
黄炜 《广东电力》2010,23(12):107-110
为解决广州蓄能水电厂主设备运行时存在的滑环温度过高的问题,首先从结构及热源2方面进行了分析,认为滑环温度过高的原因在于:装设滑环处机组热平衡设计欠佳;碳刷与滑环接触面过小;滑环与碳刷的接触损耗过大。在分析滑环处结构难改变及以往采取措施效果不明显的基础上,提出实施碳刷换型的方法。实施后的数据证明,滑环温度基本不超过75℃,从而证明广州蓄能水电厂所采用的碳刷换型方法是简单、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2.
基于热舒适方程和评价指标,在矿井热环境舒适性评价研究中,首次将空气干球温度、相对湿度、风速3个参数综合起来,评价矿井热环境的热舒适性,结果表明,在满足一定矿井热环境相对湿度和风速的条件下,可以把煤矿井下工作面的干球温度提高到27℃,并且得出在这3个基本参数共同作用下对人体热舒适性影响的变化规律,在此基础上参照ASHRAE公布的焓湿图,添加风速参数绘制出矿井热环境的人体热舒适区域。热舒适区域80%~100%的相对湿度适用于煤矿井下实际条件,1~4m/s的风速满足《煤矿安全规程》的规定。研究得出的矿井热舒适区域可作为矿井降温和矿井热环境评价的标准。  相似文献   
103.
黄炜 《建筑节能》2008,(5):19-21
在建筑节能设计中,发现小体量建筑因体形系数根本无法达到规定性指标对体形系数限值的要求,而只能通过计算机能耗计算对比参照建筑来权衡判断节能率达标与否.但计算结果又显示有些小体量建筑尽管体形系数不满足规定性指标限值的要求,却只需采取一般的维护结构节能构造措施就能达到节能50%的要求,而且体形系数越大,节能率也越大,与规范中规定性指标对体形系数限值的目的相悖.从理论上证明,上述现象是规范对体形系数的定义不具普遍性所致,对该定义提出修正建议,并以实例佐证.  相似文献   
104.
田洁  黄炜  卢俊龙  张荫 《工业建筑》2012,(8):41-44,68
建立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的非线性地震反应分析模型,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IDARC2D对其进行了水平地震作用下的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框支生态复合墙结构在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特性及墙梁的组合作用和抗震性能。探讨了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参数。所得结论可为该类建筑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赵冬  张程华  黄炜  张文银 《工业建筑》2012,42(11):56-59
生态复合墙体作为生态复合墙结构的主要受力构件,它是由生态复合墙板与隐形外框组成的墙肢或墙段。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分析是生态复合墙结构体系极限承载力分析和抗震性能评价的主要内容。鉴于墙体受力特性及破坏过程,给出承载力极限状态时生态复合墙体的抗剪抵抗机构;基于抗剪抵抗机构力的平衡条件,推导出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的计算公式,并对前期试验墙体进行极限承载力分析;理论和试验表明:该分析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生态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特性,可用于不同受力状态下生态复合墙体的极限承载力验算。  相似文献   
106.
通过1/2比例内填秸秆泥坯砌块生态复合墙体(ECW-4)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其破坏形态、承载能力、变形、延性、耗能等抗震性能,并在前期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剪跨比的生态复合墙体抗震性能进行对比分析;针对不同剪跨比墙体建立非线性有限元模型,对其破坏模式及受剪承载力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剪跨比的增大墙体受剪承载力下降明显,但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有所提高;基于合理破坏模式(剪切型破坏)提出剪跨比的合理取值范围(1.0≤λ≤1.8);并提出基于不同剪跨比的生态复合墙体极限受剪承载力修正公式,其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误差较小,满足工程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07.
黄炜  张令坤  何海 《现代雷达》2012,34(8):90-93
提出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智能查线仪的设计和实现方案。将现场可编程芯片、AVR微处理器用于查线设备,使用CAN总线与计算机通信方式来实现各查线模块间的数据通信和结构连接,并通过软件设计来识别有大数量待测端子情况下所需硬件上查线模块的扩充和指定待测查线端点数量,有效地解决了以往各类查线设备缺乏灵活性、扩展性差的问题,能够适应多种场合的不同需求,为各种线缆电气连接关系的检查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8.
安塞油田长61^1-2小层是主力开采油层,总体连片性较好、稳定性较强。但是细分到单砂体上,发现单砂体稳定性差,变化较快,常有尖灭,且单砂体间泥质夹层发育。这些特征说明建立一套单砂体划分方法、研究单砂体结构形态具有重要意义,单砂体研究可以给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提供新的思路。以长61^1-2小层为对象,通过野外露头和井下对比,研究单砂体形成背景及规律,建立了单砂体划分方法。划分标准以GR曲线为核心,划分界限为0.4-0.5(归一化值,无量纲)。  相似文献   
109.
本文旨在通过对行业趋势、业务形态和网络架构的发展分析,从管理角度探讨未来广东广电网络运维转型战略.具体内容包括设计网络运维体系的发展目标定位、愿景,研究组织架构、考核、成本、人员胜任力、职级体系、流程、运维模式演进等全方位管理变革思路.面向全业务运营需求,探索从传统运维体系逐步向全面支撑综合信息服务提供的运营支撑体系演进,面向客户、面向业务、面向网络打遣高效的现代化运维体系.  相似文献   
110.
针对机载AIS由于时隙冲突导致的监视性能下降的问题,提出通过分区域接收提高检测概率的方法.通过分析AIS系统的接入过程,深入研究影响系统监视性能的因素,利用MATLAB,基于SOTDMA协议构建全新结构下的机载AIS系统的仿真模型.仿真结果确定了时隙冲突、系统容量和负载之间的关系,表明分区域接收能有效提高检测概率,从而为工程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