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7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3 毫秒
41.
拉曼光谱分析是刻画有机质成熟度的一种有效技术方法.通过对四川盆地中部高石梯-磨溪地区21块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样品中的沥青开展系统的拉曼光谱分析,并用经验公式获取沥青的等效镜质体反射率,表征了沥青所处的成熟阶段,进而探讨了储层经历的热演化及改造作用.结果表明,高石梯-磨溪地区震旦系灯影组储层溶蚀孔洞及裂缝充填沥青绝大多数都...  相似文献   
42.
陈红汉  吴悠  朱红涛  鲁子野  曹自成  云露 《石油学报》2016,37(10):1231-1246
高频层序界面下发育的多种类型早成岩岩溶与埋藏阶段沿着断裂带发育的深成岩溶叠加作用,成为深层-超深层碳酸盐岩储层发育的关键要素。在梳理岩溶作用概念的基础上,通过对塔中地区北坡顺南地区深层-超深层中-下奥陶统岩心、薄片岩石学和阴极发光观察以及流体包裹体和稳定氧、碳同位素分析,结合3D地震均方根振幅和古地貌恢复,不仅从微观上识别出了高位体系域上部同生岩溶和层间岩溶作用类型,并从宏观上建立了这种早成岩岩溶储层“准层状”发育模式,认为受控于古地貌和断裂的早成岩岩溶型储层因后续碳酸盐胶结物充填严重,平均残留孔隙度仅约2.0%,但叠加深成岩溶改造了的储层的最高平均孔隙度可达约19%。因此,早成岩岩溶叠加深成岩溶型储层将成为研究区深层-超深层下古生界斜坡带勘探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3.
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4,自引:13,他引:41  
总结了国内外主要油气成藏定年技术和方法,并对其优、缺点做出了评述,认为油气成藏年龄确定已由过去的地质间接确定方法为主,发展到今天多种放射性同位素直接测年的新阶段;其中,在配备电子倍增器和UV激光纯化系统的高灵敏度质谱仪上,开展流体包裹体与自生钾长石Ar-Ar定年相结合的方法,实现了微区、微量和多期次油气充注精确定年,对叠合盆地油气成藏动力学建模和次生油气藏勘探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油气成藏年代学研究不仅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渗透,而且需要发展更加具有代表性的成岩矿物定年和多种定年结果相互验证,为正确揭示不同盆地油气成藏年龄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4.
渤中凹陷大型湖泊三角洲的发育特征及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中凹陷东营组内发育了内陆湖盆中罕见的大型湖泊三角洲 ,其规模与海相盆地三角洲相当。通过渤中凹陷下第三系层序地层格架及其充填样式与构造特征的分析 ,探讨了东营组底部大规模超覆不整合、局部侵蚀削截不整合的表现形式 ,沙河街组与东营组之间的沉积—构造转换 ,东营组大型湖泊三角洲发育的地质背景和东二段大规模三角洲沉积体系的沉积特征与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45.
测井相在松辽盆地南部嫩江组三段沉积微相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龙  陈红汉  王家豪  熊万林  李新琦 《特种油气藏》2011,18(3):51-55,137,138
综合利用测井曲线和岩心等资料,对松辽盆地南部上白垩统嫩江组三段进行沉积微相研究,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分流间湾、远沙坝和席状砂等沉积微相,建立了测井相图版。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发现水下分流河道微相为研究区的主要砂体类型。文章充分利用测井曲线信息,刻画单砂层展布规模和相带分区,为研究区下一步滚动勘探、提交油气后备储量及合理开发方案制订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46.
有机包裹体是烃类保存至今的原始样品,记录了烃类生成、运移和聚集等过程的丰富信息。文章针对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具有多期油气充注的特点,对储层中的有机包裹体进行了岩石学显微观察、荧光显微观测以及均一温度显微测定等研究,以探讨有机包裹体所蕴涵的油气指示意义。结果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中捕获的有机包裹体有纯油两相包裹体、纯天然气单相包裹体、油+气+盐水三相包裹体和含烃盐水两相包裹体4类,指示了奥陶系储层分别发生过石油和天然气的充注。进一步分析表明,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共经历了4期油充注和1期天然气充注。  相似文献   
47.
利用岩心观察、流体包裹体分析和盆地模拟等方法,考虑构造应力与流体压力耦合关系,对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柳屯洼陷沙三上亚段盐间强超压裂缝性泥页岩"油藏"中的裂缝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该油藏的裂缝以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为主,强超压区域内裂缝产状散乱,甚至发育水力破裂水平缝;2超压通过改变岩石的孔隙弹性响应和渗透力作用来改变地层的差异应力和主应力方向,从而影响裂缝的类型和产状;3构造裂缝和水力破裂缝可细分为7种应力状态类型、3期发育,其中纵张和横张裂缝主要在第1期发育,水力破裂缝主要在第2期内构造抬升前发育,构造剪裂缝主要在第2和第3期发育,构造应力和超压均强烈发育时裂缝类型和产状呈多样化。  相似文献   
48.
沉积盆地C—He天然气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引言世界上许多中、新生代沉积盆地中均发现丰富的CO2气藏(体积含量大于20%),如松辽盆地[1,2,3]、渤海湾盆地[4]、东海盆地、珠江口盆地和莺歌海盆地[5,6,7]、Pannonian盆地[8,9]、Cooper-Eromanga盆地、北海维京地堑南部[10]、台西南坳陷和日本中新世火山碎屑"绿色凝灰岩"地层[11]及Val Verde前陆盆地[12,13]等,且主要沿环太平洋和欧亚交界、阿尔卑斯和大西洋等构造带分布14,15].研究这些CO2的成因和分布,不仅对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有着显著的经济意义,而且对地震预测[14]、壳幔脱气与大气温室效应和环境灾害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16].  相似文献   
49.
对选择性吸附的机理进行分析,认为储集岩和原油之间的选择性吸附机理可归结为储集岩矿物与原油极性组分间化学键力的形成。同时对选择性吸附所带来的宏观及微观地质效应进行总结,认为储层润湿性反转主要由非烃、沥青质与矿物之间的选择性吸附引起,而选择性吸附对有机包裹体的形成及组分的影响表现为:一方面导致油包裹体相对富集极性有机化合物,使得被封存在包裹体中的原油组分并不能完全反映同期同源的原油组分;另一方面被选择性吸附到石英表面的有机酸可以溶蚀石英表面促使孔洞产生和裂隙扩大,从而有利于有机包裹体的形成。  相似文献   
50.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天然气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给白云凹陷深水区下一步油气勘探提供依据,文章运用多种天然气成因判别方法,对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10口井38个天然气组分数据和60个稳定碳同位素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天然气以烃类气体为主,其中甲烷含量占绝对优势,非烃气主要为N2和CO2,分布极不均匀;番禺低隆起的烃类气以成熟气为主,具有油型气和煤成气的混合成因特征,且以煤成气为主,其主力气源岩为白云凹陷Ⅱ2-Ⅲ型干酪根有机质的恩平组泥岩,次要气源岩为白云凹陷Ⅰ-Ⅱ1型干酪根有机质的文昌组泥岩;非烃气N2和CO2主要为无机成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