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5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陈明燕  刘政  刘宇程 《城市勘测》2012,22(4):75-77,80
老化原油的及时回收与高效处理,对于节约能源、减轻污水处理和集输系统的压力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效益.文章对回收处理老化原油的常规技术和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进行分析,并对各种回收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对老化原油回收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22.
相控阵雷达自适应调度算法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灵活、高效的调度算法是相控阵雷达发挥其性能优势的关键,而如何分配任务优先级对雷达性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文章将BP神经网络引入调度算法,利用目标运动参数和跟踪状态实时自适应地分配任务优先级。算法根据优先级和时间约束,合理安排调度周期内雷达任务请求,选择优先级较高的那部分雷达任务执行,并通过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3.
土库曼斯坦某气田集输采用多井集气、气液混输工艺,在处理厂集气装置终端设置2台段塞流捕集器,单台容积150m3,设2台缓冲沉降罐,单台容积100m3。为确保气田集气干线清管过程的安全平稳,同时复核下游段塞流捕集器和缓冲沉降罐的有效性,利用目前较为先进的多相流动态模拟软件OLGA分别对各干线的100%、75%、50%和25%输量工况下的清管工况进行动态模拟。模拟结果表明:①气田处理厂集气装置段塞流捕集器和缓冲沉降罐容积设计合理,能保证大部分清管工况的平稳安全;②低输量工况清管前,应临时增加产量,提高管道持液能力,减少清管液量;③小产量清管过程中,应降低输量,同时控制清管速度在0.3m/s以上,延长清管时间,充分利用下游管道排液能力,减少液体在段塞流捕集器和缓冲沉降罐内的聚集。  相似文献   
24.
含油污泥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对当地居民身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含油污泥的处理是油田环境保护的重点。本文从含油污泥的特性出发,选择回转窑焚烧炉焚烧处理,在回转窑焚烧炉后设置二次燃烧室,产生的尾气经急冷、酸气脱除、除尘等装置处理后达到伊拉克当地排放标准,最终实现了该油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和减量化处理。  相似文献   
25.
新疆地区油气资源非常丰富,但其开发过程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明确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了油田开发区域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本文从水质调查监测井的设置情况、水质监测指标、采样方法及采样频率及污染评价方法等方面进行了简要分析。利用一年时间内分三个监测周期对30个监测点共取样9批,每个水样分析21项监测指标,共计5670个水质监测数据。对这些水质监测数据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与《地下水质量标准》中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各监测点的水质污染情况进行了评价,以此分析油田开发区域地下水资源污染现状。评价结果表明:油气开发活动对地下水资源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特别是出现渗漏的干化池周围地下水污染严重。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预防措施,对于石油开发过程中制定保护地下水资源的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6.
针对油基钻屑热脱附残渣污染特性尚不明确、资源化利用难等问题,采用综合评价法和污染指数法,筛选并确定残渣污染因子。结果表明,油基钻屑热脱附残渣存在一定的污染特性,建议将有机物萘、苯并(a)芘、蒽、苯并(a)蒽、二苯并(a,h)蒽以及重金属锌、镉作为热脱附残渣潜在污染因子。结合当前研究现状,认为污染源多环芳烃主要来源于热转化,锌和镉受钻井液添加剂的影响,并提出优化热脱附反应温度和出台残渣多环芳烃含量限值的标准等建议。   相似文献   
27.
微生物脱硫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应用进展,包括“4S”脱硫途径、生物催化剂性能及其生化反应器的改善等。分析了生物脱硫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8.
含油污泥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含油污泥处理是石油工业环境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技术成为近年来研究的重点。本文总结了含油污泥的常规处理技术和近几年新出现的无害化及资源化处理新技术,对各种处理技术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化学-生物联合调理技术将是今后的主要攻关方向。根据含油污泥的物化特性,按照"无害化与再利用相结合"的思路,实现含油污泥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应用。  相似文献   
29.
金属有机框架(MOFs)由于其高比表面积、结构多样且孔径可调节等性能被应用于反应催化剂.研究表明,不同的制备方法和反应条件对金属有机框架材料性能有重要影响.针对不同MOFs本体以及MOFs改性材料的催化氧化脱硫性能进行了比较,探讨了影响MOFs材料性能的因素,发现材料结构中的缺陷以及复合材料中的协同作用对催化氧化脱硫性...  相似文献   
30.
油基岩屑热脱附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油基岩屑热脱附处理技术因处理后残渣含油率可小于0.3%、油回收率高于75%等优点,在油基岩屑环保治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该技术的瓶颈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为:单套设备处置能力低、装备能耗高等。为此,基于对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现场应用情况的调研,从油基岩屑热脱附机理、工艺及设备、主要影响因素、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油基岩屑热脱附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应用情况,指出了该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今后研究方向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油基岩屑热脱附过程分为水分与轻质油、重质油、重质烃等不同成分分离阶段;(2)一段式和两段式工艺及设备结构主要热源有微波、电磁、天然气或柴油;(3)加热温度、加热时间对残渣含油率、回收油回收率及组分的影响最大;(4)残渣可用于制砖、筑路材料、土壤回填材料等资源化利用。结论认为:(1)油基岩屑热脱附技术存在着能耗成本偏高、装置稳定运行能力低、设备针对性不足等问题;(2)今后需加强油基岩屑预处理、热脱附工艺参数优化、传热传质优化、残渣多途径资源化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