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44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1.
四川盆地中二叠统茅口组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四川盆地的茅口组具有阳新统和志留系两套较好的生油层,是盆地的主要产气层之一。储集空间为孔、洞、缝,特别是东吴运动后产生的表生期古岩溶形成的溶蚀洞穴,在茅口组既多且大,在泸州古隆起区已于99口井中钻遇,钻遇率为9.94%,加上井中重复钻遇,钻遇率达11.35%。放空厚度一般在0.1~1.0m之间,最厚可达3.95m,并不受构造和地域限制,即使是向斜也有放空,勘探领域远较构造圈闭宽广。经开发证实,古岩溶气藏累计采气较好,连通裂缝气藏一般皆好,古岩溶形成的缝洞网络与连通裂缝形成的网络相互交织则最好,应加强地震反射资料的研究,以寻找这种网络系统。  相似文献   
12.
川东大池干井构造带石炭系天然气藏与再探目标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池干井构造带是川东石炭系天然气富集区之一,已发现4个气藏,每个气藏都有日产量超过100万m^3的气井,但圈闭气充满度却相关悬珠,主体构造轴部的圈闭气充满度低,两侧的低潜圈闭(经地震发现的闭合高度相对较小的潜伏圈闭)气充满度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主体构造两翼都丰在倾轴逆断层(倾向背斜轴部的逆断层),阻隔了已进入石炭系储层的气不能侧向运移进入轴部,气只能从被逆断层所控制的狭窄地带由下向上和由构造两端进入轴部,由于捕俘气的范围有限,故圈闭气充满度低,而两侧圈闭一般都紧邻宽向斜,或有通道与宽向斜相连,气源丰富,因此圈闭气充满度高,本区主体构造两侧,特别是东侧尚有较多不同类型的低潜圈闭未探,这些圈闭都紧邻宽向斜或距离向斜或距离向斜较近,气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了影响川东石炭系形成地层超覆圈闭的因素后,认为川东石炭系形成简单型地层超覆圈闭较少,主要为复合或复杂型地层超覆圈闭。这些圈闭的封闭条件较好,大多邻近大向斜,气源丰富,圈闭之内或其相邻圈闭多已证实为气藏,是进一步勘探的有利区。  相似文献   
14.
四川盆地东部石炭系主要是介于两个侵蚀面之间的碳酸盐岩潮坪残层 ,尽管残厚较薄 ,且构造复杂 ,但经勘探证明其气藏仍有一定的分布规律。气藏主要分布在潮间带准同生白云岩发育、石炭系残厚大于 10 m区的低缓圈闭、潜伏圈闭及高陡背斜顶部。经过 2 1年的勘探 ,较大较好的圈闭大多已经钻探 ,但其下伏层气源丰富 ,形成圈闭的因素多样 ,石炭系残层分布广泛 ,勘探前景仍很乐观。深化勘探的首要目标是断层圈闭和地层 -构造复合圈闭 ,次为背斜圈闭 ,兼及溶蚀岩性圈闭、岩性圈闭和残丘圈闭。  相似文献   
15.
华蓥山构造带北端已近川东石炭系残存区西缘,初探失利较多。本经与川东石炭系气区对比后,认为华蓥山构造带北端与川东石炭系气区其它地区相似具有气富集的因素,残余厚度较大,准同生白云岩发育,储层较好,有较多有利气聚集的低潜圈闭,章对这些低潜圈闭进行了分类后分别作了评述。  相似文献   
16.
川东石炭系溶蚀岩性气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根据川东石炭系储层孔隙的发育,主要是由于沉积后曾上升为陆,长期遭受大气淡水溶蚀淋滤,使各地孔隙段的发育很不一致这一特点,认为当其被二叠系泥页岩覆盖后,由于未被溶蚀的部分仍处致密状态而具不渗透性,各孔隙段也可能相互连通,也可能各自成一独立的孔渗体系,而其周缘均被不渗透层所封闭,这样就可能形成大气淡水溶蚀岩性油气藏。从这一观点出发,作者对板西和卧龙河地区石炭系气水分布异常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认为板西地区石炭系为断层-溶蚀岩性圈闭气藏,卧龙河气田北段石炭系气水分布的殊异主要是由于溶蚀岩性圈闭所致,从而解决了卧龙河石炭系气藏多年来遗留下来的南北段气水界面不一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川东石炭系断层圈闭气藏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川东石炭系已发现断层圈闭气藏占川东石炭系气藏总数的57.9%,勘探成功率55%。本文按形成方式和形态,将川东石炭系断层圈闭分为8类。这些圈闭一般都具有较好的遮挡条件,其中以半背斜、地垒背斜和逆断层上盘窄带状类型的圈闭条件最好。前二者勘探成功率大于60%;后者孔缝发育,高产井多。已知圈闭尚有2/3未钻探。随着地震工作的增加,新发现的圈闭还会增多。进一步勘探时如能充分考虑石炭系残余厚度、沉积相变化,精选好井位,勘探成功率将会更高。  相似文献   
18.
七里峡构造带是川东石炭系高陡构造带之一.主体构造为一典型的狭长地垒背斜,虽已获五灵山和高桥两个气藏,但圈闭气充满度低.这主要是受两翼倾轴逆断层(倾向背斜轴部的逆断层)所限,气只能从狭窄地垒背斜轴部下伏志留系气源层向上和从构造两端进入圈闭.天然气主要富集于主体构造两侧的低潜圈闭(经地震发现的闭合高度相对较小的潜伏圈闭),已发现双家坝和胡家坝两个气藏.这两个气藏不仅气产量高,而且圈闭气充满度也高,其原因除保存条件好外,更重要的是圈闭紧邻宽向斜,捕获气的范围广,气源丰富.本区主体构造两侧尚有较多不同类型的低潜圈闭未探,前景乐观.  相似文献   
19.
四川盆地长兴组生物礁气藏及天然气勘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四川盆地上二叠统长兴组主要发育了平原河流相、海陆交互相、碳酸盐岩台地浅缓坡相、台地边缘礁相、开梁海槽相和蜀北-鄂西海盆相,具有形成生物礁气藏的有利生、储、盖条件.为提高地震预测生物礁异常的可靠性,根据已知礁体地质特征及相应的地震反射特征,经过反复研究,于20世纪末成功建立了生物礁地震异常识别模式,在川东发现生物礁异常182个.据沉积相研究,发现开梁海槽两侧至鄂西存在一台地边缘礁相,其上已发现36个边缘礁地震异常,这些边缘礁面积大,钻探证实储量、产量高,是很有价值的勘探领域,预测该相带向北西很可能延伸至盆地西缘.台地浅缓坡相发育大量点礁,仅盆地东部即已发现146个点礁地震异常,预测盆地中部广大地区都很可能是点礁发育区.图6表2参18  相似文献   
20.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一段储层,早印支期形成的泸州、开江两个古隆起及其东南雷一段储层残存甚少,勘探领域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和北西边缘.目前,仅于川中遂宁发现一个较大的磨溪气田,其储集空间主要为连续而较稳定的溶蚀针孔白云岩和石灰岩.尽管该溶孔储集岩在泸州-开江两个古隆起北、西侧钻达的井尚少,但雷一段于武胜龙女寺、岳池罗渡溪、合川涞滩场、华蓥西、铜梁王家场、潼南以及荣昌河包场等构造和地区均有发现,并于罗渡溪构造钻获工业气流.因此,预测雷一段储层可能是一区域性较好的储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