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6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6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41.
鄂尔多斯盆地南缘露头沥青赋存于下奥陶统亮甲山组灰岩裂缝中,裂缝近垂直于层面,沥青高约75m,宽约1~44cm,下宽上窄。其沥青质的碳同位素为-28‰,沥青等效反射率分布在1.829%~1.965%之间;沥青和上奥陶统背锅山组烃源岩均具有较低的Pr/Ph值、较高的C24四环萜烷的生物标志物,沥青的C29甾烷优势和低伽马蜡烷指数可能揭示其成烃母质形成于微咸水的低等海洋浮游生物的环境。沥青和背锅山组烃源岩规则甾烷组成均有“V”型特征,C24四环萜烷/C26三环萜烷、Tm/Ts值萜烷生物标志物参数值接近,表示他们具有亲缘关系。南缘奥陶系沥青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研究,对评价南缘下古生界碳酸盐岩的勘探潜力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生产价值。   相似文献   
42.
通过对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测试资料的分析,总结了松辽盆地扶杨油层的岩石矿物学特征、成岩作用及其演化过程,并研究了成岩演化与砂岩输导层物性和含油气性的关系。综合研究认为,扶杨油层埋藏深,成岩作用强,成岩演化控制着砂岩输导层的物性和含油气性,并直接影响了油气运移方式。  相似文献   
43.
沈家铺油田枣Ⅴ油层组流体非均质性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家铺油田主力产油层枣Ⅴ油层组被多条断层切割 ,被分为 5个断块 ,每个断块都具有独立的油水系统 ,油水关系复杂 ,储集层流体非均质性强 ,原油具有密度、黏度、胶质与沥青质含量、含硫量都高的“四高”特点。将薄层色谱 火焰离子检测技术(TLC FID)和岩石热解分析 (Rock Eval)相结合 ,对枣Ⅴ油层组密集取样的储集层岩心抽提物进行族组分绝对定量分析 ,研究枣Ⅴ油组储集层流体非均质性分布特征 ,并对其成因进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 :纵向上随深度增加 ,枣Ⅴ油层组的含油性逐渐变差 ,但原油性质逐渐变好 ,可能是岩性变化和原油充注方向不同导致的 ;横向上 ,从北东向南西 ,枣Ⅴ油层组的原油性质逐渐变好 ,密度、黏度逐渐降低 ,胶质与沥青质含量逐渐减少 ,推测可能与油气运移方向和构造位置有关。图 3表 3参 3  相似文献   
44.
目的测定丹参糖蛋白4种浓度的乙醇分级沉淀物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方法用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结果丹参糖蛋白的4种乙醇分级沉淀物对DPPH,.OH,O2-.自由基均有明显的清除作用,清除率可达到15.3%~86.9%,且量效关系明显。结论丹参糖蛋白是一种良好的自由基清除剂。  相似文献   
45.
分子蒸馏技术是一种新型、特殊的用于分离或精制的技术。本文介绍了分子蒸馏的概念基本原理及其分离特点。并综述了分子蒸馏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46.
从系统的建设背景、设计思想,安全架构等方面介绍了在天滓通信企业网多业务平台上通过各种安全技术手段建立的天津通信财务安全认证系统。  相似文献   
47.
济源—黄口地区地层埋藏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48.
针对实物影像反求中反求精度和反求速度要求的不同,提出了一种新的实物影像反求的方法,该方法无需对光学系统进行复杂的标定,也不需要对摄像机进行定标,在精度略微降低的前提下,可大大提高处理速度,适全于一些快速提取物体三维模型,但精度要求又不是特别高的场合。  相似文献   
49.
在2030碳达峰和2060碳中和的背景下,大规模的风电及光伏电站即将并网运行.风电和光伏电站的大规模直接并网运行会影响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水电作为良好的调节电源,与风电及光伏电站联合运行能够有效地消除其对电网稳定性的影响.本文介绍和讨论了国内外研究人员对新能源电站和基于水电调节的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研究.包括优化模型,调度策略,容量配置及对水电机组的影响等问题,以作为进一步研究多能互补发电系统的基础.  相似文献   
50.
怀远运动(加里东期Ⅰ-Ⅱ幕)是鄂尔多斯盆地早古生代一次较大的构造活动,其影响仅次于加里东期(Ⅲ幕)—海西运动,存在长时间的沉积间断,在古隆起附近形成了较为有利的岩溶储层。怀远运动不整合面在乌审旗隆起东北侧表现为奥陶系马家沟组一段与寒武系三山子组之间的平行不整合接触。不整合面上、下均为碳酸盐岩地层,但在测井电性、岩石矿物、元素以及同位素分析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三山子组为细晶白云岩,在测井响应上具有低伽马值、高电阻率的特征,发育不规则状溶蚀孔隙,是岩溶储层发育段。三山子组储层多属于相对高能的近隆浅滩、正常海水环境,白云化作用为浅埋藏期渗透回流白云岩化。马家沟组一段是怀远运动后的首套沉积地层,由于靠近乌审旗古陆,岩性复杂,呈现出膏-云-泥-砂混杂沉积的特征,沉积时虽然也属于海相环境,但其与三山子组沉积时相比已发生了较大变化,属于海侵早期靠近古陆的混积潮坪沉积环境,气候相对干旱,以海源碳酸盐沉积为主,又常有间歇性的陆源碎屑补给,白云岩则是准同生期萨布哈白云岩化作用的产物。三山子组储层受相对高能原始相带以及怀远运动相关白云岩化作用和岩溶作用共同控制,储层多为白云岩化作用和表生岩溶作用叠加形成,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