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8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²�Ʒ�¼�������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射孔被认为是钻井工程的最后一道简单工序。固井后射孔,建立流体进入井筒的通道就交井了事。近来,随着对油气田内部微观分析的加强,找出了引起油气层孔隙堵塞的各种原因,提出了防止油气层损害和保护油气层的技术要求。同时,依据油气井的不同类型和特点优选完井方式而提高油气井完善程度,从而达到提高油气井单井产量的目的。文中正是根据这种新兴的完井工程概念介绍了新型射孔弹、射孔枪、射孔新技术以及它们在减轻地层伤害、提高单井产量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超正压射孔工艺技术及在碳酸盐岩地层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陈锋  袁吉诚 《测井技术》2001,25(6):447-451
超正压射孔工艺是一项射孔完井新技术。介绍了它的施工管柱、起爆方法、配套设备工具器材和施工工艺,并用施工实例介绍了超正压射孔与大型酸化的联作方法。在碳酸盐岩井中成功应用了8井次,从实际产量与测井资料预测产量比较、与临近的同产层地质条件相当的井负压射孔后再酸化的产量比较,以及试油成本的降低等几方面对其评价,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复合射孔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但是至今还没有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地面检测方法,影响了该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本文提出使用一种新型复合射孔器地面检测容器并对其加以探讨和论证,希望在复合射孔器的地面检测方法和规范化方面起到推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袁吉诚  黄智 《测井技术》1999,23(6):469-473,477
在井内加压下进行水泥胶结测井带压作业,其目的是将微环空与串槽区分开。井内加压由泵车提供。采用大能量流管、大直径电缆,重新设计制作了防喷管。对影响大直径电缆动密封的各种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理论计算,提出了推广应用此项技术应注意的关键因素,对3口的实际应用结果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5.
射孔作业中产生“丢弹”是常有的现象。本文叙述了鱼1井射孔作业情况,分析了5发弹未起爆(丢弹)的原因,进行了相应的实验,得出了产生丢弹现象的试验结论,提出了具体的整改措施,为避免或减少丢弹现象作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16.
射孔是油气开发的一道重要工序.为适应油气开发对象和作业要求的变化,射孔经历了打开油气通道、保护油气层以提高完井效果、与增产措施结合以进一步解放油气层的角色变化.在此过程中,发展了负压射孔、复合射孔、联作射孔、超高温超高压射孔、定面/定向/定方位/定射角射孔、分簇射孔等系列技术及配套工艺,发挥了提升完井效果和增产改造效果、保护油气层、提高作业效率的作用.通过梳理当前的射孔技术现状,查找中国与国外的技术差距,结合中国油气开发形势和特点,提出射孔发展建议,推动技术进步,使射孔能够更好地为油气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17.
超正压射孔工艺是一项射孔完井新技术,该文介绍了它的施工管柱,起爆方法,配套设备,工具器材和施工工艺,并用施工实例介绍了超正压射孔与大型酸化的联作方法,我们在碳酸盐岩井中成功应用了8井次,从实际产量与测井资料预测产量比较,与临近的同产层地质条件相当的井负压射孔后再酸化的产量比较,以及试油成本的降低等几方面对其评价,获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克拉2-气田具有五大射孔难题:射孔井段长、地层压力大、产气量大、流体中腐蚀性物质和不宜丢枪,作业风险非常大。提出了带枪生产和射孔后取枪生产2种射孔方案,通过分析对比优选了最佳方案——最终选定模块式射孔枪过油管方案,并对该方案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在后来的施工中成功地得到了印证。  相似文献   
19.
袁吉诚  陈锋 《国外测井技术》1999,14(1):47-50,57
本文介绍了水平井重力定向射孔两种方式的工作原理,从运用范围、定向精度的定量分析以 向射孔的检测手段方面比较了两者的优缺点,列举了该技术在国内的使用情况,总结出水平井定向射孔方式的优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克拉2是世界级射孔难度的气田,在该气田的射孔施工中.美国两家公司使用了世界上最先进的射孔技术。本文总结了各种射孔方案的设计依据、射孔管柱、实施方法、方案评价以及先进的设计理念,希望能在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打开我们的新思路,加快我国射孔技术前进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