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20篇
工业技术   14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含油气盆地缓坡带是油气聚集的有利指向区,明确各类缓坡带油气分布样式对于指导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以渤海湾盆地为例,基于构造分区影响下的缓坡带基底产状,将缓坡带划分为简单型缓坡带、过渡型缓坡带和复杂型缓坡带3种类型。研究表明,简单型缓坡带构造活动弱,基底形态呈单斜式,倾角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岩性油气藏为主,油气富集层系单一,以早期成藏为主,具有典型的“一字型”油气分布特征;过渡型缓坡带构造活动较强,基底呈双斜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构造-岩性为主,存在少量地层油气藏,富集层系跨度较大,油气借助于断层和砂体配置运移,具有“阶梯型”油气分布特征;复杂型缓坡带构造活动强,基底形态呈三斜式,油气藏类型以构造、岩性-构造为主,且地层油气藏数量相对较多,油气富集层位跨度大,具有“梳齿型”油气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32.
通过气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天然气轻烃及构造活动综合分析,探讨了济阳坳陷渤南-孤北地区深层天然气藏的形成时间和期次.研究表明,孤北潜山带存在2期不同成因天然气的充注过程:煤成气于新近纪馆陶沉积晚期充注、油型气于新近纪明化镇中期充注;渤南洼陷油型气藏存在沙一末至东营末期和明化镇期至现今的2次充注过程,以第二期充注为主.不同构造部位、不同层系的成藏期有明显差异,构造低部位气藏形成时间早于高部位.  相似文献   
133.
根据油气分布的差异性,系统分析了断面优势运移通道的形成、有效性及其对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断裂内部结构差异控制优势运移通道的发育,断层面在纵向上和走向上均可划分为3种基本类型。断面优势运移通道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存在明显的有效性,油源供给条件、断层分布位置、断层性质、断层活动性和流体压力等是影响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有效性的主要因素。断面优势运移通道控制油气的纵向分布层系和横向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34.
富油凹陷不同洼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特征差异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渤海湾盆地富油凹陷通常发育多个生烃洼陷,每个洼陷往往为相对独立的生烃中心;由于沉积埋藏史的差异,不同洼陷及其不同构造部位烃源岩的热演化和生烃特征存在明显差异。以渤海湾盆地东濮凹陷和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主要烃源岩系为例,对比分析了两凹陷中主要生烃洼陷烃源岩的热演化及生烃史特征,并探讨了其对油气藏形成及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认为,在发育多个生烃洼陷的富油凹陷,以毗邻陡坡带大断裂的洼陷埋藏最深,烃源岩最发育、热演化程度最高、生烃能力最强、资源量最丰富;由于母质条件和埋藏热史的差异,同一层系不同亚段烃源岩、同一洼陷不同构造部位烃源岩的生烃特征具有较大差异;不同富油凹陷烃源岩埋藏演化生烃也存在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5.
以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中央隆起带为例,从油气地化特征、流体性质、油气显示、原油物性等方面入手,总结了断陷盆地油气有效输导体系的判识方法,明确了有效输导体系的分布特征。研究表明,断陷盆地有效输导体系主要受断层"时空有效性"控制,在时间和空间上与输导断层匹配较好的砂体与其共同组成有效输导体系;油气从生油洼陷沿运移通道呈发散状运移,随着运移层位及距离的改变,逐渐向输导断层较强的优势输导部位聚集成藏;靠近生油洼陷切穿烃源岩的二、三级断层的活动时间较长,活动期与成藏时间匹配较好,多为有效输导断层,控制了该区油气的运聚过程和分布规律。  相似文献   
136.
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深层气藏(包括凝析气藏)现今地层流体压力变化大,既有常压,也有超压,未能真实反映古流体压力的变化特征。为明确该区地层压力变化与油气成藏的关系,在分析现今地层压力的基础上,根据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气液比和流体组分测定等资料,采用VTFLINC古流体压力热动力学模拟软件来拟定古流体压力,结合古埋藏史埋深所对应的古静水压力,得到古流体压力系数和捕获年龄,构建了该区地层古流体压力的演化过程,并剖析了古流体压力演化的两种作用机制及其地质意义。结论认为:1该区深部地层的古流体压力经历超压—泄压—超压和超压—泄压—常压两种演化过程,非平衡压实作用和生烃增压作用是深层流体压力增大的主要原因;2早期欠压实作用保存了储层孔隙,有利于后期凝析气充注,形成流体压力系数高、油气产能高的凝析气藏,此类凝析气藏是该区天然气勘探的重点对象;3早期生烃作用与油气充注形成的古油藏经后期高温作用,重烃裂解形成凝析气藏和常规气藏,该类气藏亦具有重要的天然气勘探价值。  相似文献   
137.
济阳坳陷不整合结构地质特征及油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对济阳坳陷不整合取心井的岩心观察以及矿物、元素的微观研究表明,济阳坳陷完整的地层不整合包括风化黏土层、半风化岩石和未风化岩石3部分.风化黏土层完全被风化,母岩原生构造及层理完全消失,岩石中长石、方解石完全蚀变;黏土矿物含量高,Si、Fe、Al元素富集,Ca、Mg元素淋失;受后期成岩作用的影响,孔隙性、渗透性变差.半风化岩石未被完全风化,残留部分方解石、长石;发育次生黏土矿物,元素富集及淋失程度低于风化黏土层;可见网膜状构造、裂缝充填构造,溶孔、裂缝发育,孔隙性、渗透性较好.两者在空间上构成良好的储、盖配置关系,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场所.  相似文献   
138.
济阳坳陷沾化地区发育网格状断裂,油气分布复杂。通过分析区域应力场和断层活动性,探讨了沾化地区断裂特征及其对成藏要素和油气分布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受郯庐断裂带不同时期走滑作用影响,沾化地区先后发育早期北西向和晚期北东向、(近)东西向3组断裂,断裂叠加呈网格状分布。早期北西向的罗西、孤西和五号桩3条逆冲断层,控制形成了罗西、垦利—埕东和垦东—埕岛3条北西向的潜山披覆构造带,并与晚期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叠加,形成了沾化地区多位序潜山披覆构造并存的构造格局。研究区北西向断裂自西向东依次消亡,北东向和(近)东西向断裂自南向北具有"琴键式"迁移规律,含油层系自西向东、自南向北具有依次增多的规律;同一构造带上,不同位序潜山披覆构造控制了油气的富集层段。  相似文献   
139.
济阳坳陷埕东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断层与油气的运移和聚集密切相关,通过对研究区断层活动、烃源岩热演化及油气运移路径等的研究,探讨了该区断层输导与油气运移特征。结果表明,埕南断层是研究区唯一的油源断层,其活动性自西向东逐渐增强,停止活动时间逐渐变晚;渤南洼陷沙三段烃源岩为埕东地区主要供烃层系,与洼陷相比,洼陷东部热演化程度更高、供烃能力更强。埕南断层活动性与烃源岩生烃史的匹配关系控制其输导油气的能力,二者匹配性越好,断层输导能力越强、输导量越大,油气运移距离就越长。油气具有从洼陷区到埕南断阶区再到埕东凸起运移的趋势,并沿埕南断层存在埕古12井、埕古13井、埕92井等多个注入点,且注入点一般都分布在构造脊上,断层和构造脊共同控制了油气的优势运移路径和指向。  相似文献   
140.
济阳坳陷南部油气成藏特征对比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济阳坳陷南部的东营凹陷与惠民凹陷相邻,成藏条件与油气富集特征既有相似性,又存在较大差异。东营凹陷与惠民凹陷主力生、储油层系的岩性、层位基本相同,圈闭及油气藏类型相似,均具有两期成藏并以晚期成藏为主的特点,均在凹陷中央形成中央隆起带,并成为油气富集区带。东营凹陷与惠民凹陷面积相近,但油气丰度悬殊,东营凹陷探明储量大体为惠民凹陷的7倍,其主要原因是虽然凹陷内部均发育多个次级洼陷,但洼陷的演化历史存在较大差异,尤其是惠民凹陷只有南部临南洼陷是继承性发育的深洼陷,其它洼陷在古近纪后期沉降缓慢,大大影响了有机质的成熟进程。凹陷沉降演化史不仅控制了烃源岩有机质的成熟演化,对储盖条件也有重要影响。图4表1参1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