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25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采用文献2提出的用褶积求微分、用交错网格取代一般矩形差分网格的有限差分方法,实现了TI各向导性介质中P-SV波波动方程有限差分炮点记录的模拟,该软件现已安装在IBM地震处理系统中。文中用同一软件实现了各向同性介质中P-SV波波动方程地点记录的模拟;提出了各向异性P-SV波波动方程边界吸收的基本思想及交错网格情况下的点震源模拟方法─—双圆模式法(DRM法);介绍了各向异性P-SV波波场模拟结果及其分析。与文献1的对比表明,本方法在自由边界吸收方面有所改进。  相似文献   
22.
目前用于自激自收(水平迭加)剖面偏移的上行波波动方程,由于忽略了uzz项,只适用于倾角小于15°地层的偏移,通常称为15°偏移方程。最近[1]中介绍了一种改进了的上行波波动方程,由于它仅忽略了uzzz项,因此适用于更大倾角(小于45°)地层的偏移,称为45°偏转方程。其在波数域实现偏移时,对大倾角取得了更好的效果,并进一步提出波数-频率域的偏移方法。本文根据[1]中提出的45°偏移方程,给出在普通的距离-时间域实现偏移的差分方法。它与15°偏移方程相比,方法类同,只要将15°偏移程序稍加修改即可实现,增加计算工作量约四分之一。最后给出当延拓层时间间隔大于记录时间采样间隔时,在延拓层时间间隔内偏移值的内插公式。  相似文献   
23.
储层横向预测的多元地质统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多元统计方法,利用地震属性并辅以钻井,测井资料对某地区某层段砂的厚度和孔隙率进行了横向预测。在多元统计 ,主要应用了有效数计算,逐步回归分析和Krig插值等方法。  相似文献   
24.
根据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P波和SV波的相速度公式,在沿垂直对称轴贩近似条件下,讨论了提取TI介质中速度参数的方法,所给出的公式可以用常规的动校正速度分析方法及相应的软件实现。实际中,小井源距多波VSP观测的直达波满足这种沿垂直对称轴方向的近似条件,因此本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5.
VSP的双程无反射波动方程逆时偏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VSP 资料通常为共炮点道集,因所含数据量较少,采用常规偏移方法,难以获得良好的偏移结果。而用双程无反射波动方程作逆时偏移,可以剔除内部界面反射波和层间多次波,同时使用 Clayton 的吸收边界条件,还可以消除VSP 中的边界反射波。可见采用这种逆时偏移方法能够较好地改善偏移效果。其成像条件仍由Claerbout 成像原理推广,求解镜像方程得到,此法是一种适用性很强的波动方程偏移方法,既适用叠前 VSP 记录,又适用常规多偏移距的炮点道集,还可用于 VSP 和地面资料的联合偏移,并能适应各种速度的变化。此法用于实际 VSP 资料处理时,要预先切除初至波,剪接边道或设置边道阻尼,并要作空间插值补道、频率滤波等项处理,否则将影响 VSP 偏移剖面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