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20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9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通过调研,对比分析美国和中国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设置情况,发现中美两国在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设置上存在较大差异。基于国内石油大学对地质类课程教育重视程度存在较大提升空间,提出了中国大学石油工程专业地质类课程设置的方案。  相似文献   
52.
表皮系数分解与油气层伤害定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井解释的表皮系数是一个总的表皮系数,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将表皮系数进行分解,以真实表皮系数为依据确定地层伤害深度,来指导储层改造实践,可对改造效果预测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53.
油田注汽锅炉水质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君  程林松  房宝才  郭伟 《油田化学》2005,22(4):321-323,365
分析了影响注蒸汽锅炉水质的因素,包括硬度、含氧、pH值、含钠、含铁,指出前三项是主要因素,还分析了蒸汽干度的影响。2003年6月起大庆葡北油田三断块葡71-75井组进行蒸汽驱先导性试验,使用OH20-ND-25XAMT型锅炉,注汽压力12 MPa,注汽温度320℃,蒸汽干度75%,日注气量160 m3。介绍了该锅炉用水的软化处理装置及工艺。给出的一组水质分析数据表明,清水硬度(钙镁)为2.83 mmol/L,软化后锅炉生水硬度(镁)和炉水硬度(镁)均为0.04 mmol/L;pH值在正常范围(8.87,8.08,8.32);矿化度和钠钾含量逐步升高。考察了当清水水温分别为0~20℃、含氧量分别为14.6~9.2 mg/L时,为彻底除氧而加入的除氧剂Na2S2O3量,超出理论需要量的剩余量应≤10 mg/L。图1表2参4。  相似文献   
54.
文章通过室内物理模拟气体驱替岩心实验,从流体在低渗透多孔介质渗流机理出发,对所得实验数据进行处理,研究了一种确定低渗气藏气体渗流克林肯贝尔常数和非达西系数的新方法,并验证了气体在低渗气藏中的渗流存在滑脱现象,即克林肯贝尔效应,遵循非达西渗流规律。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得到低渗气藏气体渗流克林肯贝尔常数大小与地层平均渗透率关系式,并绘制了求解低渗气藏气体渗流克林肯贝尔常数大小的理论图版。文章中所确定的克林肯贝尔常数和非达西系数数学表达式为建立气、水两相渗流数学模型、数值模型以及求解数值模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5.
考虑生产段表皮因子变化的水平井产能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生产段的表皮因子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沿生产段非均匀分布。针对裸眼完井方式下水平井生产段表皮因子沿程分布进行研究,总结并建立表皮因子常见几种变化模式,将生产段表皮因子沿程变化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考虑进产能模型,修正水平井生产段流动模型,并推导出考虑表皮因子沿生产段变化的水平井产能的半解析模型。最后结合现场数据进行应用计算分析,并与现有的产能解析公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考虑生产段表皮因子变化的水平井产能模型要比现有的产能解析公式计算精度高,更为符合现场实际。  相似文献   
56.
鱼骨型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推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根据等值渗流阻力方法和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推导了鱼骨型水平井产能计算公式.利用所推导的公式对实际油井产能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生产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精度能够满足工程计算的需要.  相似文献   
57.
葡北油田稀油油藏注蒸汽过程中采出水性质变化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葡北油田稀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采出水性质的变化特征,了解稀油油藏蒸汽驱过程中采出水性质所呈现的规律,为评价稀油油藏蒸汽驱开发效果提供理论依据。注蒸汽初期,Cl-、Mg2 、Ca2 浓度急剧下降,该阶段是蒸汽驱的储备阶段,整个过程油井产量并不变化;随着注汽进程的推进,3种离子浓度大幅度上升,其中,Cl-浓度超过其初始值,Mg2 、Ca2 浓度接近初始值;该阶段是蒸汽驱的见效阶段,主要表现为产油量上升、油层温度升高。  相似文献   
58.
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及Surfer制图软件制作了蒸汽辅助重力泄油(SAGD)和蒸汽与天然气驱(SAGP)两种开采方式在采油过程中不同重力泄油阶段(泄油初期、泄油高峰期、泄油末期)的温度场、剩余油饱和度场的场图,更直观、可靠地对比研究了SAGD与SAGP的蒸汽腔形成及扩展过程以及不同泄油阶段蒸汽腔形状及渗流特征,并对两种开采...  相似文献   
59.
水平井井筒周围局部脱气时产能计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压力一般高于饱和压力,而井底流压常常低于饱和压力,井筒周围出现局部脱气。这种局部脱气现象往往被人们忽视,这种条件下水平井产能的工程计算一般采用单相渗流公式,使计算结果产生较大误差。将渗流模型进行适当简化,并将两相渗流区进行徽元处理,建立了局部脱气水平井产能计算方法。该方法使局部脱气时水平井产能计算结果更加合理。另外,该方法还可用来计算水平井极限产能和极限生产压差。  相似文献   
60.
特低渗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新的求解方法及应用   总被引:49,自引:1,他引:48  
对长庆油田三叠系油藏25块不同渗透率岩心(渗透率为0.022~8.057mD,多数小于1mD)进行室内驱替实验,获得实测启动压力梯度。依据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后的一维非达西定律,对实验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获得了低渗透岩心的启动压力梯度与地层平均渗透率的幂函数关系式,绘制了启动压力梯度与渗透率关系的双对数坐标理论图版。利用实验得到的回归关系式和求解启动压力梯度的理论图版,结合低渗透油田实际,得到不同生产压差下确定极限注采井距的双对数坐标理论图版,可为低渗透油田开发确定合理井网密度提供理论依据。图3表1参1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