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6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通过简单加热并搅拌甲基咪唑盐酸盐和草酸的混合物合成了甲基咪唑盐酸盐/草酸([HMIM]Cl/H2C2O4)型酸性低共熔溶剂,以[HMIM]Cl/H2C2O4为萃取剂和催化剂、H2O2为氧化剂催化氧化法脱除模拟油中的二苯并噻吩,考察不同的脱硫体系、反应温度、催化剂加入量、氧硫比、模拟油中含硫化合物类型对脱硫率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反应温度为40℃、模拟油量为5 ml、[HMIM]Cl/H2C2O4加入量为1.25 ml、O/S 12、反应时间为140 min的最佳反应条件下二苯并噻吩的脱除率可以达到92.2%。动力学分析表明,该氧化脱硫体系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循环使用7次后催化剂的活性没有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2.
以页岩油为原料油,以Mo-Ni/Al2O3为加氢催化剂,利用固定床加氢反应装置对页岩油加氢改质的氢耗进行了研究。将加氢反应分为杂原子脱除、烯烃和芳烃饱和、环烷烃开环和加氢裂化3类反应,通过分析原料油与产物的性质组成,计算各项反应化学氢耗量。结果表明,在进料量为50 g/h、温度为380℃、压力为8.0 MPa、体积空速为1.5 h-1、氢油体积比为600∶1的条件下,杂原子脱除、烯烃和芳烃饱和、环烷烃开环和加氢裂化3类反应平均氢耗量占总化学氢耗量分别为11.38%,56.51%,32.10%。在2种不同工况条件下计算出的理论总氢耗(物理氢耗为0.140 1 g/h)分别为2.422 1,2.811 6 g/h,与实测氢耗量相比,误差分别为4.64%,4.04%。  相似文献   
13.
柴油中碱性氮化物脱除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S复合溶剂脱除催化柴油中的碱性氮化物,以改善催化柴油的质量和储存安定性;考察了精制溶剂组成、剂油比、精制温度、反应时间及静置时间对脱碱氮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采用V(甲醇):V(二甲基亚砜):V(聚丙烯酰胺):V(NaOH溶液)=2:1:0.5:6.5,复配的复合溶剂作为络合溶剂、络合时间3min、剂油比0.02、络合温度为室温时效果最佳,精制后的柴油,色度由25下降为14,碱氮脱除率达到92.30%。精制后的催柴油品颜色和氧化安定性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4.
以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为原料,采用催化聚合法制备改质沥青,并在中低温煤焦油沥青中加入乙烯焦油和蒽油进行调和来提高改质沥青的流变性能,分别考察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催化剂和交联剂的加入量对改质沥青的软化点、结焦值、甲苯不溶物含量和喹啉不溶物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乙烯焦油和蒽油调和可以有效提高改质沥青的流变性能,催化剂和交联剂按照1∶1的质量比加入,可以有效降低改质沥青的软化点,这是因为酸性催化剂和交联剂之间形成相对均相的反应体系,解决了改质沥青软化点高的问题。采用调和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制备改质沥青,筛选出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70℃,反应时间7h,催化剂和交联剂的加入量2.5%,该条件下制备的改质沥青的性质符合工业标准YB/T 5194-2015的要求,改质沥青的软化点为120℃,结焦值为56.28%,甲苯不溶物含量为30.52%,喹啉不溶物含量为8.21%,β树脂含量为22.31%。采用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和偏光显微镜对制备出的改质沥青和中低温煤焦油沥青进行分析,初步推断出改质沥青中化合物芳环上的取代基明显增加且烷基取代的化合物大多数为芳烃分子,且在偏光显微镜下改质沥青中出现小球体,表明中低温煤焦油沥青在制备成改质沥青的这一过程中其相对分子质量变大,稠环芳烃含量增多。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道路沥青的老化问题,选用适宜的原料配制出新型再生养护剂,将其添加到经过旋转薄膜烘箱老化的沥青中,通过前后针入度、软化点和延度指标的对比,筛选出再生效果最优的再生养护剂及其最适宜用量。再生养护剂可使沥青路面上的细小裂缝基本愈合。  相似文献   
16.
在800℃下用酸溶-微湿空气法从抚顺油页岩灰中提取γ-Al_2O_3。经铝酸钙、硫酸钠聚合,制得高聚PACS絮凝剂。结果表明,聚合的最佳条件为:铝酸钙投加量18 g,聚合时间12 h,盐酸投加量20%。当PACS投加量为40 mg/L、盐基度为65%、原水pH值7.5、SO_4~(2-)/Al~(3+)摩尔比15%时,净水效果达到最佳,符合水处理剂聚合氯化铝国家标准(GB/T 22627—2014)的要求。实验制备的PACS的净水效果优于市售PAC。  相似文献   
17.
现代二氧化碳吸收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综述了现代二氧化碳吸收工艺研究进展,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现有的二氧化碳吸收方法,包括物理吸收法、膜吸收法、化学吸收法、离子液体法、电化学法和O2/CO2燃烧法,简要介绍了各种吸收方法的特点及所做研究,重点讨论了工业应用较广的化学吸收法,分析了离子液体法与其他有机溶剂比较的优缺点,并对新工艺方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在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60 min,沉降时间2 h工艺条件下,以TiCl4/CuCl2.2H2O混合物为络合剂,以磷酸/环己烷混合物为萃取剂,研究了提取配方对抚顺页岩油抽出油中氮化物提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m(萃取剂)/m(抽出油)为1.0,m(萃取剂)/m(络合剂)为8.0,m(TiCl4)/m(CuCl2.2H2O)为1.2的最佳条件下,碱性氮和总氮的提取率分别为98.5%,70.5%。  相似文献   
19.
以中国石化某炼化分公司罐底油泥为原料,考察了甲苯、石油醚、烃类和醇类复配溶剂、石脑油和汽油对含油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萃取效果,选择最优萃取剂进行复配,得到了高萃取率的复合萃取剂,同时考察了剂泥比、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搅拌速率对含油污泥有机污染物萃取率的影响,并对提取出的有机污染物和尾砂中的多环芳烃(PAHs)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复合萃取剂(甲苯/烃类和醇类复配溶剂)质量配比为6:4、剂泥质量比为3、萃取温度为70 ℃、萃取时间为30 min、搅拌速率为1 000 r/min的条件下,复合萃取剂对含油污泥中有机污染物的萃取率可达95%以上,萃取量可达0.159 g/mL;提取出的有机污染物中多环芳烃质量分数达到了1 579.87 μg/g,其中7种致癌的多环芳烃占44%,潜在的致癌风险较大;尾砂中多环芳烃质量分数小于6 μg/g,可直接排放,用作园地、牧草地土壤,不会对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20.
用双氧水对中海油惠州炼油分公司减压渣油(ZHVR)进行氧化处理,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氧化前后硫化物形态,以渣油四组分分析方法测定了氧化剂添加量对氧化前后渣油中饱和分、芳香分、胶质和沥青质4种组分含量及其硫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ZHVR中的硫化物以硫醚和噻吩类为主,氧化处理后主要转化为亚砜和砜类硫化物;氧化处理对渣油中饱和分的含量影响不大,但饱和分的硫含量明显降低;氧化处理使渣油中芳香分和胶质的含量降低,且二者的硫含量均降低;氧化处理使渣油中沥青质的含量显著升高,且沥青质的硫含量也升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