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20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以宋河酒厂高温大曲为样品,分离出3株酵母菌,经过形态、生理生化特征的测验表明:它们分别归属于酵母属甲的假丝酵母、三角酵母、红冬孢酵母.热力致死指标D值结果显示菌株S1、S2和S3的最适生长温度分别为45℃、51℃和48℃;温度的敏感指标Z值结果表明S1耐热性最差,S3耐热性稍高,S2耐热性最好.  相似文献   
72.
针对锥双螺杆螺旋槽,提出了一种采用多轴联动铣削锥双螺杆的方法,给出了倾斜圆柱形立铣刀实际切削半径的计算公式,提出了圆柱直柄立铣刀铣削锥双螺杆梯形槽过程中刀具加工参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切削仿真验证了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目的采用乳铁蛋白快速检测试剂盒,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法定量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铁蛋白含量,并验证该方法的准确性、稳定性和可靠性。方法按照试剂盒操作说明制作标准曲线,选取乳铁蛋白阴性样品进行添加回收实验,验证方法的准确性;选取一个乳铁蛋白阳性样品,重复检测6次,计算结果偏差,验证方法的稳定性;选取12个乳铁蛋白阳性样品,分别采用试剂盒方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对比2种方法的检测结果,验证试剂盒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试剂盒检出限为2 mg/100 g;试剂盒检测方法回收率在101.6%~109%;相对标准偏差(relative standard deviation,RSD)为5.34%;试剂盒方法检测结果与标签值的偏差为-6.90%~6.45%,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结果的偏差为-6.45%~6.9%,说明试剂盒方法具有很好的可靠性。结论乳铁蛋白试剂盒检测方法灵敏度高、操作简单,能快速准确地测定婴儿配方奶粉中的乳铁蛋白含量。  相似文献   
74.
目的对乳粉中维生素检测的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方法依据国标方法对GB 10765-2010中必需要求的13种维生素进行检测,在同一实验室对同一乳粉中的维生素进行重复检测确定产品的合格性;在不同实验室对同一乳粉中的维生素进行检测,发现实验室检测稳定性的差异。结果同一实验室对同一批次乳粉中维生素检测的稳定性较好,不同实验室间维生素稳定性相对较差。结论统一实验室检测方法,提升实验室检测水平,尽可能开发仪器检测方法,是确保检测稳定性的前提,有利于为企业生产时提供准确的检测数据,对制定产品配方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5.
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建立一种羊乳中磷酸化肽段的检测方法。以商品化二氧化钛(Ti O2)为富集材料用于羊乳中低丰度磷酸肽的富集,并优化了商品化Ti O2富集羊乳中磷酸肽的最佳吸附洗脱条件,得到的结果为,孵育缓冲液为乙腈∶水(50∶50,体积比)+1%三氟乙酸,洗脱液为氨水15%。接着探讨了脱脂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MALDI-TOF MS分析实际乳磷酸肽时,需要对乳类样品进行脱脂才能更完整的鉴定磷酸肽,从羊乳中鉴定出八个磷酸化肽段通过Mascot数据库检索。本研究为乳类磷酸肽指纹图谱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基础,指纹图谱的建立能够应用于掺假乳的快速鉴定。  相似文献   
76.
闫伦彤  武泽林  李聪明  王俊英 《应用化工》2023,(11):3018-3022+3026
电催化二氧化碳减排(CO2RR)通过将可再生能源转化为增值燃料和化学品,是实现可持续能源经济和全球气候变化目标最有潜力的途径之一。采用简单易行的水热法合成了不同掺杂比例的In-SnS2催化剂,对催化剂结构进行表征以及测试电催化CO2还原性能,对比了不同掺杂量In-SnS2催化剂对CO2RR的影响。结果表明,元素In的掺杂调节了Sn元素的电子结构,促进CO2活化过程;掺杂量也是影响催化剂电化学活性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中原子含量为3%的In-SnS2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电化学活性,在-1.2 V vs.RHE下该电极电催化CO2为甲酸盐的法拉第效率(FE)为95.48%,且在较宽的电压范围内甲酸盐FE均在80%以上。这项工作为电催化还原CO2领域中硫化物催化剂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77.
支撑裂缝处理剂性能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研制了一种支撑裂缝处理剂,在实验室考察了该处理剂的应用性能,并在3口井上进行了成功的应用试验.该处理剂为含有氧化剂、助氧化剂、催化剂的水溶液,用于处理加砂压裂后的支撑剂充填裂缝,破解裂缝内压裂液冻胶,溶解压裂液残渣和聚合物滤饼,以改善破胶液返排效果,提高裂缝导流能力.室内性能考察结果表明,与使用过硫酸铵破胶相比,该处理剂在≥40℃破胶迅速,破胶液粘度很低(~1mPa*s),可使压裂液残渣产生量减少73%以上,可完全溶解常规破胶法产生的残渣,使导流能力提高40%以上,对支撑剂的强度无影响.在3口油井试用,压裂液平均返排时间比一口对比井缩短约60%,平均返排率为86.8%,比对比井提高近20%.  相似文献   
78.
水基压裂液高温延缓型有机硼锆交联剂CZB-03的制备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栋  王俊英  刘洪升  周达飞 《油田化学》2004,21(2):113-115,119
报道了水基压裂液用低伤害、耐温、延缓型有机硼锆交联剂CZB-03的制备。在交联比100:0.4、NaCl加量O.04%条件下,以HPG压裂液交联时间和冻胶耐温温度为指标,考察了合成工艺条件,得到最佳工艺如下:氧氯化锆在质量比为1:1.25 3.75的水 异丙醇(溶剂)中与质量比为1:1.25 0.00625的多元醇PA 多羟基羧酸钠PH(复合多羟基络合剂)在温度为50℃、pH=2条件下反应4h,得到有机锆交联剂OZ-1,加入0.4%吸附抑制剂ZYCS,再与早先研制的有机硼交联剂OB-200按质量比1:1复配,得到有机硼锆交联剂CZB-03,交联时间约180 s,耐温温度高于160℃。图5表1参3。  相似文献   
79.
高温低伤害的有机硼锆CZB-03交联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验研究了有机硼锆交联剂CZB 0 3(有机锆交联剂OZ 1用一种复合吸附抑制剂处理后与等质量的有机硼交联剂OB 2 0 0的复配物 )与HPG的交联性能、冻胶耐温性和伤害性 ,实验体系为加有 0 .3%复合添加剂CA 0 3的0 .6 %HPG/CZB 0 3压裂液。该体系的最佳pH值为 9~ 11,适宜交联比为 10 0∶0 .3~ 0 .4 ,在温度≤ 4 0℃时延缓交联时间为 2~ 4min。该体系的耐温性高于 16 0℃ ,在 16 0℃、170s-1剪切 12 0min ,粘度保持 10 0mPa·s以上。该体系的滤失控制性能较好 ,加入 1%降滤失剂ZJ 1可使 16 0℃、3.5MPa滤失系数C3 (m/min0 .5)由 9.19× 10 -4降到6 .98× 10 -4。加入 0 .0 4 %专用破胶剂EB 0 3,在 16 0℃放置 2h后破胶液粘度为 5 .2mPa·s。CZB 0 3压裂液对支撑裂缝导流能力的伤害远小于OZ 1压裂液 ,略高于OB 2 0 0压裂液 ,在室温和 4 0~ 70MPa下 ,CZB 0 3,OZ 1,OB 2 0 0交联HPG压裂液的伤害率分别在 13.8%~ 16 .1% ,4 9.8%~ 5 1.2 % ,9.1%~ 11.7% ,平均值分别为 14 .7% ,5 0 .4 % ,10 .6 %。图 3表 3参 2。  相似文献   
80.
高温延缓型有机硼交联剂OB-200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从合成反应原理出发,考察了水基冻胶压裂液用的有机硼络合物交联剂的各项合成反应条件。得到了耐高温延缓型交联剂0B-200的最佳合成工艺。反应物的用量以体积计分别为:硼酸盐15%~20%,配位体(质量比1:7~10的葡萄酸钠和多元醇LB-2)35%,溶剂(体积分数0.25的丙三醇水溶液)45%~50%,催化剂为质量比10:2的稀土金属硫酸盐和Na0H,用量0.15%,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3.5~4.0小时。有机硼0B-200/羟丙基瓜尔胶压裂液(5g/L HPG水溶液,交联比100:3),交联时间在300~305s,冻胶的耐温性达143℃。图6表2参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