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21.
提出了一种泥页岩脆裂性质的表征方法——脆裂指数法,介绍了脆裂指数的测定流程和步骤。这种方法操作简便、对样品的大小、外形无特殊要求,对于泥页岩样品测试具有普遍意义。实验数据表明,泥页岩脆裂指数与孔隙度、比表面积大小呈正相关关系。从测定流程、方法、实验数据以及文献分析来看,泥页岩脆裂指数具有表征孔隙发育程度及其内部结构,尤其是微孔隙、微裂隙的潜在应用价值。初步探讨了脆裂指数在表征泥页岩内部结构性质以及气体解吸行为研究等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2.
王敏  杨振恒 《锻压技术》1996,21(2):32-35
在LF3防儿中合金板超塑性变形特性研究的基础上,对该材料的超塑气压成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F3防锈铝合金板材在成形温度为500℃,吹气压力由低到高,逐步升到1.4MPa压力,单件吹塑时间约30min。采用Ti-3及蜂蜡作润滑剂,效果良好。经过小批量生产实践证明,工艺稳定,产品性能,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23.
用超塑性材料Zn-22%Al挤压制作冲裁凹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超塑性材料Zn-22%Al合金在超塑状态下通过热挤压的方法制作出冲裁凹模,模腔部分可以省去机械加工,凸凹模之间即达无间隙配合,经过生产实践证明了这种简易制模方法的精确性与经济性。  相似文献   
24.
本文讨论了用应力松弛法测定超塑性材料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的原理。结合对 Ti—2.5%Cu 合金的测试结果,分析并比较了用应力松弛法和最常用的应变速率改变试验法测得的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的差别;并讨论了它们的应用范固。  相似文献   
25.
以四川盆地南部威远—荣昌页岩气区块五峰组—龙马溪组典型取心井为例,基于岩心观察描述,利用薄片鉴定、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物性测试、X-射线衍射及地球化学分析、现场含气量解析等多种测试手段,从岩石学矿物组成、有机地球化学特征、成烃生物类型及组合、储集物性、孔隙类型和结构及含气性等方面,系统评价了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地质甜点层段特征。研究表明,威远—荣昌地区地质甜点层岩性主要以黑色炭质页岩为主,纹层发育,碳酸盐矿物含量明显高于焦石坝地区,硅质含量相对较低;有机碳含量高,演化处于高过成熟阶段,生气充足,富含笔石、藻类、海绵骨针、细菌等成烃生物化石;甜点层无机孔和有机孔发育较好,无机孔隙主要以黏土矿物孔、长石蚀变孔、黄铁矿晶间孔为主,为页岩气提供赋存空间。目的层具有较有利的顶底板条件,不存在较大破坏性断裂和破坏性的流体活动,保存条件好,使得页岩气富集并得以保存。最终体现在含气性方面,具有高原地含气量和高初始逸散速度的特征,为高产稳产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26.
页岩热模拟演化过程中,液态烃含量及赋存状态的变化是深入研究页岩孔隙演化和储层表征的重要内容。对川西北广元上寺剖面低成熟大隆组页岩进行半封闭体系热模拟实验,并对原岩及热模拟样品进行氩离子抛光扫描电镜观察、热模拟样品及其萃取液态烃后的样品开展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结果表明,低成熟大隆组页岩中有机孔不发育,随着热模拟温度的增加,有机孔开始发育、数量增多、孔径变大,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显著增加且与热模拟温度具有较好的线性正相关性,但中、大孔体积随热模拟温度增加并未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规律;TOC减少量与比表面积和孔隙体积之间具有较好的正相关性,说明有机质转化为油气过程中微孔数量显著增加。扫描电镜揭示液态烃主要赋存在页岩的晶间孔及已生成的有机孔内;随着热模拟温度增加,液态烃呈现先显著增加后急剧降低的现象,在热模拟温度为325℃和340℃时,液态烃具有最高含量,在热模拟温度450℃以后,液态烃的含量可忽略不计。萃取液态烃后,样品的氮气吸附能力普遍增强;热模拟样品的孔隙呈单峰型分布,孔峰分布在14.36~23.56 nm,而萃取样品的孔峰向更小的孔隙移动,分布在12.05~22 nm。萃取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微孔和中孔体积比热模拟样品显著增加,且比表面积和微孔体积与热模拟温度之间的相关性变好,反映了液态烃主要赋存在泥页岩的微孔及部分中孔内。  相似文献   
27.
MB15是含5.0~6.0%Zn、0.3~0.9%Zr的高强度变形镁合金,与苏联的MA14、美国的ZK60A合金成分接近,在航空工业上主要用作受力较大的零件,如机翼长桁、翼肋、摇臂等。该合金不能在冷态下变形,高温下由于滑移面增加,塑性有所提高,如热挤棒材在室温下的延伸率为14.8%,而在300℃时为62%。如果温度控制不好,就会产生废品。因此,研究  相似文献   
28.
最近英国铸造研究协会(BCIRA)组织了一次题为“八十年代的铸造技术”的座谈会。出席这次座谈会的除西欧各国的铸造专家外,还有美国、巴西、奥大利亚、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代表。座淡的题目包括金属的熔化和处理;合金铸铁最近的进展,造型和型芯制作;铸件的修整,清砂,铸件质量的控制和管理。《Foundry Trade journal》分两期(1979、6、7和1979、6、21)发表了座谈会报告摘要以及讨论记录。这些报告摘要有助于我们了解国外铸造的目前水平和将来的动向,特节译分期刊登于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9.
此主要对工业牌号防锈铝合金板LF3、LF21进行了组织超塑性研究。结果表明,LF3防锈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470-510℃,ελ=(5.56-1.11)×10^-4s^-1的试验条件下可实现超塑性;LF21防锈铝合金,在变形温度为510-540℃、ελ=(5.56-8.83)×10^-4s^-1的试验条件具有超塑性。  相似文献   
30.
陆相页岩层系的流体分析是页岩油甜点评价的重要基础,针对岩心样品中气态烃易于散失的特性和页岩油钻井现场的需求,研发了井场岩心气态烃快速采集测定装置及方法,探讨了基于岩心气态烃分析和热解含油性分析资料快速计算视气油比和估算游离油损失的方法。研究表明,该装置适用于全直径岩心和块状样品的气态烃检测,既可以实现全直径岩心在常温、常压下逸散气态烃的采集测定,也可以测定块状岩心样品的气态烃总量,气态烃检测相对误差10%,测试结果可以转换为单位质量岩样气态烃含量。全直径岩心逸散气分析可实现岩心气态烃的非破坏式采集和测定,反映了页岩层系垂向上含油气性及其非均质性的变化特征。视气油比可反映页岩层系含油气性和可流动性的趋势,视气油比越大,代表相应页岩层系页岩油可流动性越好。利用视气油比可估算岩心经历降压降温脱气过程中游离烃的损失量,在建立岩心降温降压脱气过程的热解游离烃损失恢复方法中具有较大应用潜力。岩心气态烃井场测定技术丰富了适用于井场的岩心流体分析实验技术手段和方法,为陆相页岩层系流体评价及甜点确定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