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12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2篇
  195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基于改性的高硅铝ZSM-5催化剂反应动力学模型,本文探讨了甲苯甲醇甲基化反应中影响对二甲苯(PX)选择性的因素,提出了基于选择性强化的短流程甲苯甲醇甲基化PX生产工艺,并从原料利用率、能耗以及经济指标等角度,与已有工艺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短停留时间、高甲苯/甲醇进料比、高稀释剂/甲醇进料比、较低反应温度和压力条件下,可以促使PX在二甲苯异构体中的选择性达到99.7 %以上。短流程PX生产工艺规避了二甲苯异构体的分离,具有原料利用率高、能耗低、工艺简单的特点,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当前工艺研究进一步提升了甲苯甲醇甲基化PX生产工艺的技术竞争力,利用非石油基的甲醇,有助于形成煤化工和石油化工技术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相似文献   
102.
贠宏飞  赵鹬  李贵贤 《化工进展》2022,41(12):6338-6349
通过程序升温焙烧改变气相纳米二氧化硅表面的羟基含量及种类,并以其为载体,采用蒸氨法制备了Cu/SiO2催化剂,使用比表面积测试(BET)、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漫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DRIFT)、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H2程序升温还原(H2-TPR)、NH3/CO2程序升温脱附(NH3/CO2-TP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俄歇电子能谱(AES)等方法研究了Cu/SiO2催化剂的结构和酸碱性,采用固定床反应器在低温(448K)、低压(1.5MPa)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草酸二甲酯加氢制备乙二醇的反应,评价其催化活性。结果表明,高温焙烧二氧化硅载体可显著改变后续合成Cu/SiO2催化剂的结构并降低其酸碱性,对提高乙二醇选择性和降低草酸二甲酯加氢过程中醇类或醚类副产物的选择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但同时该过程会导致催化剂的活性降低,载体焙烧(473K)后合成的催化剂均需要提高氢酯比方能获得最佳反应结果。其中经873K焙烧的二氧化硅制备的Cu/SiO2-4催化剂,在最佳反应条件下乙二醇的选择性由低温焙烧后的92%左右提升到97%以上,草酸二甲酯转化率保持在100%。  相似文献   
103.
合成系列新型杂多酸盐Co(8-n)/2(Cpyr)nP2Mo16V2O62(n=1~8),用原子吸收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分析方法表征杂多化合物的结构,将其应用到乙苯氧化合成苯乙酮的反应中,并探讨其反应机理。结果表明,新型杂多酸盐Co(8-n)/2(Cpyr)nP2Mo16V2O62具有Dawson结构,过渡金属钴与活性中心钒之间存在协同作用,提高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其中Co2(Cpyr)4P2Mo16V2O62催化活性最高,乙苯的转化率达到83.7%,苯乙酮的收率达到74.8%。  相似文献   
104.
针对兰州石化公司20×104t/a高压聚乙烯生产用ACS1000中压变频器水冷系统的纯水精制剂严重老化、精制纯水能力明显下降、冷却降温效果越来越差等问题,复配出了高效纯水精制剂,并设计制作了三级纯水精制反应器,开发出了一套变频器水冷技术。两年的工业运行结果表明,该技术较ABB水冷技术的纯水精制效率提高了50%,冷却效率提高了40%,系统稳定运行期间,冷却水电导率在0.08~0.14μS/cm之间,各项指标均优于ABB技术。该技术成功替代了ABB公司技术,并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相似文献   
105.
基于AutoCAD2005系统开发研究的化工CAD系统,是化工专业进行工艺设计不可缺少的软件系统,其工作界面简单、易学,可用于化工专业的CAD教学。用其不但可以按照化工制图标准绘制化工机器图、化工设备图、工艺流程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等,而且还可以查询化工物性数据以及进行化工计算、化工仿真模拟与动画等。通过使用证明该系统性能可靠,教学科研效果良好。本软件交互使用C语言、Visual Lisp、Visual Basic、AutoCAD2005内嵌的VBA等语言进行开发。  相似文献   
106.
天然气制氨工艺技术比较与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了几种以天然气为原料大型制氨工艺及其特点 ,阐述了技术进展 ,从当前技术水平和实践预测了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7.
DMC的清洁合成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DMC的清洁合成技术和以DMC为原料的下游化工产品开发及其在工业上的应用,并对国内DMC的消费市场和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08.
现行的换热网络目标方法,在进行换热网络价格估算时,未考虑热物流的热损失。在真实的设计中,换热器壳体保温后仍与环境温度相差较大,则其热损失不可忽略。文章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热损失的换热网络夹点设计法,该方法首先以综合费用最小为目标确定出最小温差,然后建立问题表格确定出夹点位置及最小公用工程消耗,最后再进行换热网络设计。文中采用某石油常减压换热网络系统为典型算例对该方法的前两步进行了分析研究,论证了该方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结果表明:该方法与基本Linnhoff夹点技术法估算的投资费用有较大的差距之外,在一定的最小温差下,其与基本Linnhoff夹点技术法确定的夹点位置不同,公用工程消耗也有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9.
大量的化石燃料燃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全球气候变暖。世界各国以全球协约的方式减排CO2,我国也由此提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CO2捕集以及转化制液体燃料和化学品是双碳目标下行之有效的碳减排措施之一,不仅可以实现CO2的资源化利用,同时也缓解了国家能源安全问题。本文以燃煤电厂烟气CO2捕集和CO2合成甲醇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基于四种不同CO2捕集技术的CO2耦合绿氢制甲醇工艺。对四种不同CO2捕集技术的CO2制甲醇工艺进行了严格的稳态建模和模拟,分析和比较了不同CO2捕集技术情景下的CO2制甲醇工艺的技术和经济性能。结果表明,MEA、PCS、DMC和GMS情景的单位甲醇能耗分别是7.81、5.48、5.91和4.66 GJ/ t CH3OH,GMS情景的单位能耗最低,其次是PCS情景,但随着更高效相变吸收剂的开发,PCS情景的单位甲醇产品的能耗将降低至2.29~2.58 GJ/t CH3OH。四种情景的总生产成本分别是4314、4204、4279和4367 CNY/ t CH3OH,PCS情景的成本最低,更具有经济优势。综合分析表明PCS情景的性能表现最好,为可用于燃煤电厂最佳的碳捕集技术,为CO2高效合成燃料化学品提供方向,缓解化石燃料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110.
针对垃圾渗滤液传统处理方法工艺复杂、效果欠佳的缺点,采用间歇式超临界水氧化反应装置,对西安市某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进行氧化降解试验研究。分析了压力、温度、停留时间及过氧量等影响氧化降解效果的4个主要因素。结果表明,压力、温度、停留时间及过氧量的增加能显著提高垃圾渗滤液中CODCr及NH3-N的去除率;在压力为26 MPa、温度为420℃、停留时间为10 min、过氧量为2.0的条件下,该水样的CODCr去除率最高可达98.43%,NH3-N去除率最高可达96.6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