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10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31.
研究单晶硅片磨削用陶瓷结合剂金刚石砂轮的组织结构对砂轮性能的影响,评估砂轮组织结构对砂轮磨损速率、磨床主轴电流、磨削后的单晶硅片表面粗糙度及其表面形貌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主轴电流随着砂轮组织中孔隙率的增加呈现下降趋势,从最高的7.0 A降低至6.3 A;砂轮的磨损速率则表现出相反的规律,气孔率最大的砂轮的磨损速率是最小的砂轮的近2倍,分别为2.525 2 μm/片和1.423 8 μm/片;砂轮组织结构对磨削后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影响不大,工件的表面粗糙度Ra值分别为7.67、7.47和7.37 nm;但当气孔孔径过大、孔壁变薄时,会造成磨削工件表面出现深划痕,导致硅片磨削质量恶化。   相似文献   
32.
中国东部构造-热体制与断陷盆地多期性迁移特征   总被引:12,自引:11,他引:1  
中国东部新生代断陷盆地为台地岩石圈相对减薄区,上地幔区域性抬升与今坳陷呈倒影关系。深部热能量通过壳幔层性质的改变以及岩浆岩的侵入传递到上地壳,形成了断陷期较高的地热场。后期热物质冷却收缩或迁移与区域性坳陷差异补偿相匹配形成了坳陷期较低的地热场。断陷期的高地热场及坳陷期的进一步深埋使源岩全面进入生烃阶段。主断裂系统活动中心及强度的改变直接影响了凹陷的沉降、沉积中心的变化,因而也带来了成烃作用的变化。因此,构造-热体制是导致中国东部盆地(坳陷)的沉积、沉降速率及资源丰度变化较大的主导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3.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生烃潜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北东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二次生烃”潜力主要取决于烃源岩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该区上古生界烃源岩主要有4种埋藏史类型:早期浅埋-中期抬升-晚期深埋型、早期浅埋-中期浅埋-晚期深埋型、早期中埋-中期深埋-晚期浅埋型和早期深埋-中晚期抬升型。生烃史模拟结果表明,东濮凹陷“二次生烃”集中于古近纪,晚期生烃潜力大;济阳坳陷“二次生烃”以古近纪为主,晚期生烃潜力较大;临清坳陷“二次生烃”主要在侏罗纪-白垩纪,晚期生烃潜力小。上古生界砂岩储集层物性主要受控于沉积相和埋藏深度,石英含量高、粒度粗的储集层物性条件好,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大。“二次生烃”深度上限与有效储集层深度下限共同控藏模式表明,东濮凹陷和济阳坳陷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条件好,周口坳陷和临清坳陷较差。图5表2参20  相似文献   
34.
在溱潼凹陷北坡阜三段主要目的层段进行地震层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结合岩心、测井资料进行了综合分析,并以三维可视化资料对储层展布进行了验证。通过地震相类型的沉积微相解释,编制了地震相平面图和沉积微相平面展布图,从而预测了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35.
概述了热态保温法的基本原理及工艺特点,介绍了热态保温法近年来的工艺研究进展,分析了保温温度、保温时间、碱度以及冷却制度对钢渣中f-CaO和活性的影响,讨论了热态保温法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6.
干燥系数广泛应用于煤成气(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成藏研究,而对于煤成气干燥系数影响因素的专题研究较少。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杭锦旗)、大牛地、苏里格气田上古生界煤成气化学组分的测试及资料收集,分析了该区煤成气干燥系数的纵、横向分布特征,建立了“二段式”纵向分布模式,并结合区域地质背景,探讨了控制其分布的主要地质因素。研究表明:①该区上古生界煤成气干燥系数呈自盆地中心向边缘减小的平面分布特征和自下而上先减小再增大的“二段式”纵向分布特征;②煤成气干燥系数受到成熟度、地质色层作用和逸散作用等影响;③干燥系数的宏观区域分布主要受控于气源岩成熟度作用。纵向上,影响干燥系数“二段式”分布的主控因素不同,下部烃源层内为成熟度作用,而上部储集层内则是地质色层作用。局部保存条件欠佳地区干燥系数还受到逸散作用影响而减小。  相似文献   
37.
定北地区是中国石化在鄂尔多斯盆地的重要探区之一,近年来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取得了重要突破,但对该区天然气成因和来源的研究程度偏低,前人对盆地内上古生界天然气是否发生了大规模侧向运移也存在争议。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定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为典型干气,干燥系数(C_1/C_(1-5))介于0.977~0.986之间,δ~(13)C_1值、δ~(13)C_2值和δD_1值分别为-30.6‰~-28.6‰、-25.9‰~-24.1‰和-191‰~-177‰,CH_4、C_2H_6碳、氢同位素组成均为正序特征。烷烃气碳、氢同位素组成等综合表明,定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为典型煤成气。根据煤成气二阶段分馏模式计算所得R_O值与定北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样品实测R_O值一致,表明定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主要来自原地的太原组—山西组烃源岩。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的大牛地气田与定北地区相比,其天然气具有较低的δ~(13) C_1值、C_1/C值_(1-5)和C_1/C_(2+3)值及更高的C_2/C_1值,表现出来自相对较低成熟度的烃源岩的特征而不是运移效应,这表明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未发生大规模的侧向运移。  相似文献   
38.
朱建辉 《建材与装饰》2007,(10Z):323-324
本文在对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经验的基础上,闸述了建设工程的特点,结合项目管理模式的发展,探讨了针对不同特点、不同规模的工程项目,适宜采取的项目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39.
介绍了一种价格低廉的由计算机控制的三自由度电液比例控制模拟船舰平台。对该平台的结构、电气控制、控制软件也作了简单介绍。可供同类型的设计参考。该文的研究表明,充分利用计算机的控制特性及软件的资源,由大死区的电液比例阀构成的闭环控制系统也可以获得较好的控制性能。  相似文献   
40.
渤海湾盆地中南部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渤海湾盆地上古生界煤系烃源岩经历了复杂的埋藏史、热史和生烃史,具有多期次的生烃过程,该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具有晚期成藏特征,古近纪以来所生成的天然气具有较大的资源意义。为此,建立了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岩的生烃史地质模型,据此对生烃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生成生烃强度随地理坐标和时间变化的三维数据体,实现了对任意平面范围、任意时间段生烃量的定量计算。依据越晚期的生烃量其资源贡献率越高的原理,结合对天然气成藏条件的深入分析,预测了渤海湾盆地中南部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资源量的分布规律,进而提出了勘探建议:惠民凹陷的滋镇洼陷、阳信洼陷,东营凹陷南部,东濮凹陷东部次洼、中央隆起带和西部次洼是寻找上古生界天然气的远景区;沾化凹陷孤北地区、东濮凹陷中央隆起带、东营凹陷南坡、惠民凹陷的滋镇洼陷南坡则可作为近期寻找天然气资源的重点区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