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2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21篇
工业技术   65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4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47篇
  2008年   26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81.
黑加仑果酒发酵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加仑(Ribes nigrum L.)为原料制作果酒,接种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后,每隔24 h测定黑加仑果酒的酵母菌数、酒精度和还原糖含量,探讨黑加仑果酒低温发酵过程中主要指标的变化。采用Logistic模型、SGompertz模型、DoseResp模型和Boltzmann模型进行非线性拟合,研究黑加仑果酒发酵过程动力学。结果表明,Logistic、DoseResp、Boltzmann和SGompertz等模型对黑加仑果酒发酵过程均呈现较好的拟合效果。其中,Logistic模型能较好地反映黑加仑果酒的发酵过程,对酵母菌数、酒精度和还原糖含量的拟合度分别为0.986 45、0.997 69、0.996 22,表明Logistic模型拟合黑加仑果酒发酵过程的动力学特征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82.
不同乳酸菌在毛酸浆发酵中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比较嗜热链球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1)、保加利亚乳杆菌(Lactobacillus bulgaricus)(L2)、瑞士乳杆菌(Lactobacillus helveticus)(L3)、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L4)、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L5)和干酪乳杆菌(Lacbobacillus casei)(L6)在毛酸浆发酵中的特性,研究发酵过程中总酸含量、活菌数和色泽的变化。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6种乳酸菌活菌数均能维持在8.0 lg(CFU/mL)以上,生长良好,其中乳酸菌L4、L5和L6在毛酸浆中产酸能力较好,最高总酸含量分别为11.85 g/L、10.95 g/L、10.45 g/L,并均能很好地保持发酵液本身的颜色,色差值均<54.51;当乳酸菌L4、L5和L6按不同接种比例复合发酵毛酸浆果汁时,各处理间活菌数和发酵液颜色变化基本一致,当乳酸菌L4∶L6为3∶2(V/V)进行复合发酵时,最终所得毛酸浆发酵液的总酸含量(17.91 g/L)最高。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糜子麸皮中多酚提取条件及抗氧化活性,利用超声波-微波协同萃取技术,以多酚提取量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料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以及超声波功率进行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并用响应面法优化多酚的提取工艺;同时,对糜子麸皮中多酚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和还原力进行评价。结果表明,糜子麸皮中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料液比1︰50,乙醇体积分数60%,提取温度75 ℃,超声波功率1000 W,微波功率为200 W,提取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糜子麸皮中多酚提取量为8.92 mg/g。抗氧化实验结果显示,该多酚对于DPPH自由基清除率,羟自由基清除率,超氧自由基清除率和还原力的IC50值分别为:0.006 mg/mL,0.142 mg/mL,12.048 mg/mL和4.022 mg/mL,并且糜子麸皮多酚与上述抗氧化活性指标间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糜子麸皮中多酚具有较强的抗氧化和自由基清除能力。  相似文献   
84.
杂交狼尾草发泡缓冲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拓展杂交狼尾草作为植物基发泡缓冲材料在包装领域的市场,减少发泡聚苯乙烯材料对环境的污染,以杂交狼尾草为主要材料,玉米淀粉为胶粘剂,异氰酸酯为发泡剂制备缓冲材料。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发泡成型的优化条件为:主料狼尾草与胶粘剂玉米淀粉、聚乙烯醇的质量比为1∶0.3∶0.15;每100 g狼尾草内添加30 mL发泡剂异氰酸酯;微波发泡时间为7 min。狼尾草发泡成型材料在含水率为14.4%时,其密度为0.30g/cm3,每平方厘米的泡孔数为19.7;狼尾草发泡成型材料在应变为15%时,其应力值为76.3 MPa,回弹率为80.99%。研究表明,狼尾草发泡成型材料为偏硬性缓冲材料,适合包装质量大、体积大的产品。  相似文献   
85.
以陕西周至被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actinidiae,Psa)污染的猕猴桃花粉为原料,分别用ClO_2溶液、噻霉酮和可杀得三千进行处理,研究3种药剂处理对Psa杀灭率、花粉生活力及处理后的花粉授粉对座果率、产量、单果重和种子数的影响。结果表明,ClO_2溶液、噻霉酮和可杀得三千3种药剂处理对花粉中Psa的杀灭率分别为99.7%,99.6%,99.4%,花粉生活力分别为62.2%,50.1%,51.2%,比对照组分别下降了0.5%,19.1%,24.1%;用处理后的花粉授粉对座果率的影响极显著(P0.01),ClO_2处理组最佳,比对照组仅降低12%;ClO_2处理组对果实的总产量、单果重和种子数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用10mg/L ClO_2溶液处理花粉45min,对防止猕猴桃花粉传播Psa有较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6.
以马齿苋茎叶为原料提取马齿苋色素,并对影响提取收率的因素如提取剂的选择、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提取剂用量等条件进行了实验,由正交试验研究确定了从马齿苋中提取马齿苋色素的最佳条件.然后对该色素的耐酸碱性、耐热性、耐光性、耐氧化还原性等理化性质和稳定性进行测定和分析,旨在为马齿苋色素的开发、利用提供有实用价值的信息.结果表明:以丙酮作为浸提溶剂浸提效果最好,影响该色素提取效果的因素依次为:温度>料液比>时间,马齿苋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料液比1 ∶ 30,在50℃下浸提4h.温度对马齿苋色素有一定的影响,50℃以下稳定性良好,高温对马齿苋色素有降解作用;pH值变化对马齿苋色素有一定的影响;该色素对光的耐受性较差,尤其对紫外光较敏感.但对常用食品添加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抗氧化性较强,具有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7.
利用响应面分析法对桑黄菌产胞外多糖的液体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时间等因素对桑黄菌胞外多糖产量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设计和响应面分析法对温度、摇床转速、装液量、接种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桑黄菌产胞外多糖的最佳液体发酵培养条件为:温度为26.3℃,摇床转速为162r/min,装液量为81.4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为16.0%.在此条件下的验证试验表明,胞外多糖平均可达1.866g/L.  相似文献   
88.
为深入探讨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的稳定性与缓释性能,进行了高温加速试验和在模拟胃液和肠液中的释放性试验。结果表明:在60±0.5℃条件下微胶囊化南瓜籽油在其试验过程中的氧化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表明经微胶囊化处理后的南瓜籽油稳定性显著增强;在高温条件下的释放试验表明,微胶囊化产品的残留率随着温度的升高以及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而下降;南瓜籽油微胶囊产品在人工胃液中存在时间较长,7~8.5h还能看到完整的微胶囊颗粒,而在人工肠液中存在的时间较短,为2.0~3.0h,因而具有良好缓释性和肠溶性。  相似文献   
89.
采用中试规模的压力式超滤膜系统处理水厂的沉淀池出水,对试验期间的膜污染控制技术进行研究.用物理反洗、化学强化反洗(CEB)、化学清洗和预氯化对膜污染进行控制.结果表明:物理反洗工艺对于膜污染的去除效果不明显;CEB是一种物理和化学方法相结合的在线清洗方法,能够有效地恢复膜比通量,平均恢复率达85%;采用草酸进行化学清洗效果较好,4次清洗膜比通量平均提高了265 L/(m2·h·0.1 MPa).对膜反洗水的成分分析表明:铁和溶解性有机物是导致中试系统膜污染的主要因素.预氯化可以有效地减缓膜污染速率.  相似文献   
90.
朱丹 《硅谷》2012,(15):8-9,63
在对被控对象进行相关控制策略之前要先了解被控对象的传递函数,以便更精确的控制。利用最小二乘法对含有噪声的离散系统进行离线的系统结构和参数辨识,并在MATLAB中编写M文件进行仿真。该算法也易于用C语言编写,在单片机中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