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26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1.
存储式测井技术在川西水平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川西地区水平井大幅增加,因井身结构、井眼状况、温度、压力、腐蚀性气体等诸多因素造成的测井难度日益加大,常规的测井工艺不能完全满足需求.存储式测井是一项专门用于复杂井、水平井、裸眼井的测井新技术;测井时直接用钻具杆将仪器输送至井底,它可以解决因井眼、泥浆、狗腿度和键槽等工程方面造成的复杂井眼条件下的测井问题.从施工情况看,存储式测井系统组合能力强、故障率低,施工成功率高,测井资料可靠,能够满足储层评价和工程评价需要.存储式测井技术的引进,成功解决了川西复杂井测井施工难题.  相似文献   
12.
李阳兵  张筠  徐炳高  何会 《测井技术》2009,33(3):243-248
在对鲕滩储层基本地质特征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应用纵横波速度比和电成像资料结合的方法对鲕滩储层岩性进行识别.实际运用中纵横波速度比值不仅与储层含流体性质有关,还受岩性、孔隙度、岩石所承受的有效应力、裂缝等因素的影响.对鲕滩储层流体性质的识别是利用泊松比与体积压缩系数重叠和纵横波时差比与纵波交会识别流体性质;对鲕滩储层的孔隙型、裂缝型、裂缝一溶洞型等典型储层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储层类型划分.通过对实例的剖析研究,在应用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同类储层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裂缝信息的测井识别与高分辨率地震反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建良  徐炳高  张筠 《测井技术》2006,30(3):213-216
开展了微电阻率扫描成像的裂缝识别、参数提取以及裂缝参数的地震高分辨率反演研究.在对微电阻率扫描成像测井数据处理和图像生成的基础上,计算了裂缝孔隙度、裂缝密度、裂缝长度、平均裂缝宽度、裂缝水动力宽度等5个裂缝参数,定量描述了裂缝的发育状况.以测井计算的裂缝参数为学习样本,开展了高分辨率非线性地震反演(ANFIS),该技术将模糊技术与神经网络技术相结合,集模糊逻辑推理的结构性知识表达能力与神经网络的自学能力于一体.ANFIS采用(GD LSE)混合算法自适应地进行调节,该算法减少了原始纯反向传播算法的收缩空间的维数,因而收敛速度非常快.在实际反演中,由井点出发构筑测井信息与井旁地震道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根据地下介质在横向上的变化特征来更新非线性映射关系,并在地质约束下进行自适应外推,实现高分辨率反演,获得了高分辨率的裂缝参数剖面,反演的裂缝参数与成像测井裂缝参数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4.
川西马进地区下白垩统含气性识别在测井解释上,主要在于储层含气水差异分辨较困难,气和水在测井曲线上的响应比较接近,过去解释的部分气层经测试却产水,常规的测井解释方法很将二者分开,以钻井录井显示和测试结果为依据,利用交会图分析技术,成功地对储层含气,水性质进行了识别,利用模糊聚类分析技术对含气性差异与念水性差异进行了判别,在此基础上,对含气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井漏、井壁坍塌、井喷等现象,分析川西须家河组井壁失稳原因.钻井井壁失稳最基本的原因在于钻井中泥浆密度使用不合理,钻开地层后在井眼周围形成应力集中,钻井液性能不足以有效平衡井壁应力而引发井壁失稳.利用测井资料计算了岩石力学参数,在此基础上计算地层应力、三压力(地层压力、破裂压力、坍塌压力),分区分层位确定合理的安全泥浆密度窗口.根据计算与研究成果,共设计了3口井共计11个层位的钻井液密度安全窗口建议值,有效指导了钻井工程设计.  相似文献   
16.
李阳兵  张筠  徐炳高  葛祥  何会 《测井技术》2010,34(4):348-351
通过对川西地区须家河组大量的电成像及岩心资料的详细分析,识别出了研究区域裂缝成因的类型,主要包括构造缝、后期成岩改造缝、非构造成因缝等。对裂缝形成期次进行了探讨,认为研究区域裂缝至少存在3个期次,分别为北西最早、其次为北东、北东东向裂缝最晚,且走向为北东东向的裂缝为该区域最有利勘探方位。  相似文献   
17.
川东北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物性变化大,孔隙结构复杂,导致饱和度模型参数m、n值变化大,为饱和度计算参数合理选取带来难度.利用实验结果计算了m、n值,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m、n值与储层类型、储层物性等因素有关;随着储层孔隙度增高,m、n值逐渐增加,而裂缝的存在使m值明显降低、n值增大;根据m、n值变化对含水饱和度计...  相似文献   
18.
通过沉积相、测井相、地震相的综合研究,认为四川中江地区沙溪庙期为河流-湖泊相沉积环境,从早至晚经历了浅湖→半深湖→湖底扇→三角洲→曲流河环境演化过程。根据不同时期沉积微相特点及平面展布,指出了有利的含气砂体相带。   相似文献   
19.
徐炳高 《测井技术》2004,28(5):410-413
对川东北地区飞仙关组开展了聚类分析研究、储层综合分类研究、气水识别研究,在此基础上进行储层含气性评价.根据飞仙关组测井数据分布特征,将储层聚类分为3类,建立了类中心模型,开展了聚类分析;利用聚类分析结果,结合储层参数特征、储层岩性特征以及测井曲线特征,对储层进行了综合分类研究,将储层分为Ⅰ、Ⅱ、Ⅲ、Ⅳ类;以测试结果为依据,选择典型的含气储层和含水储层为样本,建立了气水差异识别图版,对储层含气水性质进行分辨.综合利用储层分类结果、气水识别结果对储层含气性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川西地区天然气储层主要集中在浅中层及深层的致密碎屑岩储层中一对于浅中层近常规一致密储层,主要利用常规测井信息开展评价,建立了多参数判别、视地层水电阻率含气性识别、基于中子挖掘效应含气性识别等储层评价技术;对于深层须家河组致密一超致密储层,依据成像、核磁、偶极声波测井资料,建立了裂缝识别与有效性评价、核磁测井储层评价、纵横波速度比等储层评价技术,评价的关键在于裂缝识别与有效性评价,流体识别最有效的手段是基于核磁测井含气性综合识别。通过方法技术适应性分析,认为特殊测井在浅中层测井储层评价中必要性不强,但在深层却必不可少。指出了日前的技术缺陷及下步研究方向,对浅中层应加强不同地区与层位的针对性研究,深层应加强核磁测井评价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