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民和盆地油气藏形成地质条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虎权 《勘探家》1998,3(1):20-23,26
民和盆地是发育在中祁连隆起带前寒武系变质岩基底之上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中、新生界总厚度近7000m,中侏罗统窑街组色泥岩和油页岩为主要烃源岩,  相似文献   
42.
针对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特别是杂乱弱振幅反射特征的储层预测难度较大。在对地震反射波形成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地震趋势异常识别碳酸盐岩缝洞型储层的新方法。该方法利用趋势面分析技术,近似求取地层界面反射波,根据波的叠加原理,有效分解出缝洞型储层的地震响应,达到对缝洞型储层有效预测的目的。地震趋势异常技术不但能识别“串珠”状地震反射所代表的储层,同时可有效识别“杂乱”状弱振幅地震反射所代表的储层,这一新方法补充了缝洞型储层预测的方法,为井位部署提供依据,在实际应用中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3.
民和盆地二次资源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前期系统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基础上,以寻找有利的勘探地区为目的,应用盆地模拟技术及油气勘探新成果,对民和盆地进行了多学科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工作,加深了盆地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的研究,展示了盆地良好的找油找气前景。  相似文献   
44.
也谈威远气田的气源——与戴金星院士商榷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四川威远气田是我国储层最老的气田,有关该气田气源的争论从未停止,有主张无机成因的、有主张有机成因的。其中后者又有3种不同观点:①来自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②来自寒武系九老洞组泥页岩;③既来自灯影组又来自九老洞组。主张有机成因者的判断依据如下:①花岗岩裂隙气与灯影组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组成;②花岗岩矿物包裹体中气相组分与灯影组天然气组分的比较;③灯影组天然气中的氦含量及3He/4Ne比值;④灯影组天然气中的40Ar/36Ar比值等。文章分析认为,威远气田灯影组天然气的来源应是地壳深部,可能一部分与花岗岩有关,另一部分与上地幔有关。  相似文献   
45.
中国西部大气田形成与深部地壳构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中国西部大气田与塔里木板块、扬子板块、中朝板块之间的关系引起高度关注。随着板块构造理论在世界大陆的失败, 对于与俯冲带相关的弧后引张、大陆增生、地壳物质返回地幔、成矿作用和油气藏等均存在较大问题。以一些大气田为例说明天然气的生成与深部地壳构造有关, 尤其是与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有关, 在中地壳的低速高导层中, 天然气可通过地幔流体(如CO2、CO、H2等) 进行费-托合成。天然气的生成与分布与这一假说相一致。按照这一假说, 预测了一些未来的大气田的方向。  相似文献   
46.
为明确准噶尔盆地玛湖凹陷下二叠统风城组烃源岩中黏土矿物的特征及其成因,利用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测试,分析了研究区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中黏土矿物组成。结果表明,风城组碱湖相烃源岩黏土矿物具有蒙皂石和伊蒙混层含量高及伊利石含量较低的特点,呈现蒙皂石伊利石化缓慢的现象;结合风城组的沉积背景,蒙皂石异常转化主要受物源区火山岩、气候和成岩流体的共同影响。中基性火山岩和干湿交替的气候,促进了蒙皂石的形成;而以CO2-3 为主要阴离子的碱性水体,抑制了蒙皂石的伊利石化。  相似文献   
47.
塔里木盆地英买A区碳酸盐岩储层发育,但储层类型多样且非均质性较强,储层含油气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给该区油气上产增加了难度。因此本文以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分析了不同成因储层的地震响应特征,明确了"串珠"和"片状强反射"储层可开展叠前AVO油气检测;进而以岩石物理方法为基础,进行流体替换和正演分析,确定这两类含油气储层的AVO敏感属性为P×G属性,据此开展了这两类储层含油气性的预测。通过实际钻井资料验证,该方法预测结果的准确度高,可以作为该区井位部署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8.
柴达木盆地地壳深部构造特征及油气勘探新领域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柴达木盆地从20 世纪50 年代以来, 已探明三大油气区: 西南尕斯库勒一带的第三系油气区, 北部冷湖、鱼卡、南八仙一带的侏罗系油气区以及东部三湖地区的第四系天然气区。但未来的油气勘探领域在哪里, 这是人们十分关注的问题。盆地榴辉岩、镁铁-超镁铁岩的发现和盆地边缘大量金矿的分布, 以及盆地中膏盐、白云岩、伊利石、锶矿床等的存在则表明了盆地广泛存在地幔流体活动。地震测深结果显示: 柴达木盆地中地壳广泛发育低速- 高导层, 这是无机油气的发生器。分析中地壳低速- 高导层与深大断裂分布关系, 大断裂与不整合面、浅层断裂及储集层的配套关系, 对寻找大油气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研究表明, 柴西地区深部花岗岩及其风化壳是未来石油勘探的重 点, 而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深部则是寻找大气田的有利靶区。  相似文献   
49.
该文以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理论和技术为指导,以塔中I号断裂坡折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复合体为目标,结合缝洞储集体主控因素,针对性地选用印模法古地貌恢复技术、波动方程正演模拟技术、地震相波形分类组合技术、多属性约束井一震联合孔隙度反演技术以及叠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分层次、分类型、分级别对缝洞储集体进行刻画,满足了勘探开发一体化的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