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塔中地区岩溶风化壳裂缝型储层预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断裂是塔中地区岩溶风化壳裂缝型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且裂缝对于改善碳酸盐岩储层的储集性能、提高储层的连通性作用明显,裂缝预测技术的优选尤为重要。通过探讨地震裂缝预测技术在塔中岩溶风化壳裂缝型储层中的适用性,对比分析其预测效果,得出地震裂缝预测技术的预测结果与该区的钻井资料吻合。曲率分析法预测的无效裂缝较多,相干预测的裂缝方位与断裂走向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古应力场分析法主要用于预测断裂、裂缝的发育趋势,叠前AVO梯度法对于大断裂周围的裂缝发育带或者岩溶缝洞体的边缘地带预测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2.
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缝洞体储层大多距灰岩顶界较近,灰岩顶界表现为强地震反射,对储层的地震响应会造成影响。正演模拟表明:缝洞体距灰岩顶界0~30m时,灰岩顶界呈现地震反射缺失或明显减弱,内幕为杂乱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60m时,灰岩顶界反射振幅变弱,内幕为强反射;缝洞体距灰岩顶界超过150m时,对灰岩顶界反射基本没有影响,缝洞体本身以"串珠状"反射形态出现。同时,通过实钻结果的精细标定对正演结论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33.
海西期是塔西南坳陷麦盖提斜坡油藏形成的主要时期,古生界是勘探的重点层系。多年来针对麦盖提斜坡古生界的油气勘探一直持续不断而未获重大进展,主要原因是对油气成藏条件认识不清。为此,通过分析麦盖提斜坡与周边地区成藏条件(烃源岩演化、油气输导条件、古隆起演化过程、储层和保存条件)的差异,得到以下认识:①与塔北、塔中地区海西期下寒武统烃源岩大规模生烃不同,该时期麦盖提斜坡烃源岩演化尚未达到生烃高峰,成藏规模有限。②麦盖提斜坡不同区带的成藏条件也存在差异。东、西段古隆起发育区为油气运移的有利指向区,油气输导条件好,有利于海西期古油藏聚集,并且晚海西期古油藏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坏;斜坡中段在海西期长期处于构造低部位,盐上油气输导条件较差,以盐下成藏为主。③差异性成藏条件决定了麦盖提斜坡海西期油气藏在不同区带、不同层系聚集的差异性,从而决定了在斜坡东、西段寻找海西期古油藏,在中段寻找喜山期天然气藏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34.
储层预测不仅要解决砂层在横向上的变化规律,有时还需落实含油气的有效储层在空间的展布情况。通常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技术难以实现此目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利用测井精细解释中测井曲线识别油气层的技术重构了含气储层的特征曲线用于合气储层的地震反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5.
煤层气成因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于煤层气来自于煤及煤系地层的问题提出了不同的观点。通过观察煤层气的碳同位素组成(CH4和CO2)、煤岩及烃源岩的热模拟产物及碳同位素组成、煤层气中异常高的汞含量,分析了煤层气储集地层的大地构造环境及煤矿气体突出和森林火灾,发现气体突出和森林火灾前有卫星热红外异常。根据美国煤层气的勘探实践经验,推断煤层气可能来自深部地壳或上地幔,甲烷气体是通过上地幔脱气作用或中地壳的费托合成而生成的,而不是来自煤及其煤系地层。根据这一成因模式,可以探索预防煤矿瓦斯爆炸的新方案,重新考虑煤层气勘探目标。  相似文献   
36.
非生物(无机)成因油气基础科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为了更好地了解原油、沥青的成因,对克拉玛依油田沥青、塔里木盆地干酪根和沥青、辽河油田下第三系干酪根和沥青A以及原油进行了Pb、Sr、N d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准噶尔、塔里木和辽河3个盆地的沥青及原油的Pb同位素均显示出了壳-幔相互作用的特征,也均表现出不同于干酪根Pb同位素组成的特征(干酪根的Pb同位素组成明显表现出壳源的特征);克拉玛依沥青的Rb-Sr等时线年龄及初始Sr比值(87Sr/86Sr)I(即IO)与达尔布特断裂带附近金矿的成矿年龄和IO相一致,表明沥青与金矿的金均来自相同的深部源区。指出在准噶尔盆地通过深部地震测深所获得的中地壳低速层存在的信息支持了这样一个假说,油气可能为非生物(无机)成因。  相似文献   
37.
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综合预测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理论方法为指导,针对碳酸盐岩储层横向变化快、非均质性强、成藏条件复杂等特点,并以碳酸盐岩储层地球物理响应特征为基础,在实际应用中形成了古地貌恢复、地震属性综合分析、三维地震相干体分析、频谱分解、叠前和叠后裂缝预测、岩石物理分析、三维可视化等一套针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综合预测技术。该技术有效地指导了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的勘探,大力推动了碳酸盐岩地震储层学的深入发展,且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8.
民和盆地原油地球化学特征与油源对比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民和盆地是一个油、煤、气共生的盆地,其原油属中等密度、低粘度、低硫高蜡较轻质油,具饱和烃含量高(占原油的60%~80%)和C27甾烷含量低、C29甾烷含量高等特点。指出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油页岩、碳质泥岩及煤为主要烃源岩,上侏罗统享堂组及下白垩统河口组砂岩为主要储集岩。通过饱和烃气相色谱、甾烷、霍烷、生物标记化合物等的对比表明,民和盆地原油与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和油页岩有较明显的亲缘关系,因此认为民和盆地的原油主要来自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和油页岩。  相似文献   
39.
关于石油成因理论的争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的几年间,关于石油成因理论的争鸣一直在进行着,国外(如美国、俄罗斯等)对于油气无机成因的研究也在进行着。面对诸如膏盐、白云石(岩)、粘土矿物等成因的石油地质学的一些基本问题也在深入展开,至于深部流体、地幔柱与油气关系的讨论也开始引起注意。重要的是,近年来,石油无机成因理论已开始应用于油气勘探实践,即预测未来油气勘探的靶区。油气无机成因的现代概念已逐渐形成。  相似文献   
40.
民和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在前期系统的石油地质综合研究及二次资源评价基础上,对民和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基本石油地质条件进行了总结,展示了盆地良好的含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