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49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民和盆地油气藏形成地质条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虎权 《中国石油勘探》1998,(1):20-23,26,6
民和盆地是发育在中祁连隆起带前寒武系变质岩基底之上的一个中、新生代山间盆地。中、新生界总厚度近7000m,中侏罗统窑街组暗色泥岩和油页岩为主要烃源岩,上侏罗统享堂组及下白垩统河口组砂岩为主要储集岩,长期在中央古隆起控制下所形成的各类圈闭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2.
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与煤炭成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汝箕沟煤矿的热液活动: 石英脉(硅化)、白云石化、绿泥石化、伊利石化、黄铁矿化, 特别是煤矿中广泛分布的玄武岩, 均表明了裂谷的拉张构造环境; 认为盆地中存在着地幔流体活动。地学断面揭示了盆地的深部地壳有一低速高导层, 富含大量的Na+、K+、Mg2+等碱金属、碱土金属离子, 还有大量的烃。这些流体不仅提供了一些金属离子与金属矿物, 而且提供了大量的碳元素, 这些碳元素构成了煤的主要组成并形成了高变质的无烟煤。结论指出, 煤不仅可以由植物而形成, 也可以通过深部流体而生成。  相似文献   
13.
石油与砂岩型铀矿床的相互关系受到重视。铀矿石与石油中的微量元素(特别是铼、镍、钒等)的共生关系表明它们均可能是深源的,而石油、沥青中的铅、锶、钕同位素示踪与定年则显示原油特别是甲烷与氢气均具有深源特征,砂岩型铀矿的沉淀与成矿是由于深部油气的还原作用的结果。根据石油与铀的特征及成因联系,提出了寻找大油气田的一般准则,即如果有砂岩型铀矿,而其深部中地壳有低速高导层,则可以圈定大油气田的靶区。  相似文献   
14.
再谈油气成因和拓宽勘探领域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国家石油安全、发展油气地质理论和拓宽油气勘探领域的视角出发,评述了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和香山科学会议第265次学术讨论会――非生物(无机)油气的形成和资源前景,并与第十届全国有机地球化学学术会议论文“关于油气勘探中石油生成的理论基础问题――与无机生油理论者商榷”的作者讨论了油气的成因问题和我国油气资源前景的估计问题。在学术争论和科学发展史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盆地深部地壳构造特征与油气勘探方向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的一个大型含油气盆地,其油气的成因与勘探目标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中地壳低速层(vP≤6.1 km/s),乌尔禾沥青的Pb、Sr、Nd同位素组成及太平洋型同位素地球化学资料的分析表明,克拉玛依油田及克拉玛依-乌尔禾断裂带的油气为无机(非生物)成因。过去几十年,在克拉玛依-乌尔禾断裂带至坳陷中心的斜坡带的勘探失败,说明油气可能并不是来自二叠系有机质的有机成因类型。由此提出2个油气勘探目标:①玛纳斯凸起-莫索湾地区;②石西凹陷。  相似文献   
16.
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和地球物理特征,对民和盆地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进行了处理和解释。根据大地电磁测深的解释结果,确定了主要目的层系的分布,推断了主要目的层系的沉积和沉降中心,重新划分了民和盆地的构造单元,认为该盆地是一个多沉积、沉降和生油气中心的盆地,其中周家台低隆起及其两侧是油气聚集的有利区带。该盆地的勘探实践证明,大地电磁测深是一种快速、高效、经济的油气普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石油地震储层研究是随着地震勘探技术和储层地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种综合研究方法。结合储层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最新动态,进一步定义了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概念,厘定了其研究思路、核心内容与技术方法体系。认为岩石地球物理实验是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基础,而储层地质研究、储层地球物理模拟与方法实验、储层地震地质解译及表征和储层综合评价与建模则是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4个基本研究步骤,简称为"四步法",并提出了测井分析技术、岩石地球物理模拟实验技术、储层地震预测、流体预测、储层建模和三维可视化是石油地震储层研究的6项关键技术。将石油地震储层研究"四步法"应用于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碳酸盐岩储层研究中,实现了碳酸盐岩缝洞体定量化三维空间表征与建模,有效提高了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8.
民和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民和盆地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进行研究,发现其天然气主要为煤层甲烷气和二氧化碳气,分析气源岩地球化学与天然气碳、氢、氧同位素,认为气源岩主要为中侏罗统窑街组的暗色泥岩、油页岩、藻煤、腐殖煤和炭质泥岩,其中暗色泥岩、油页岩、藻煤为Ⅰ-Ⅱ型干酪根,有机质丰度高;盆地煤层甲烷气为有机成因气,具有油型与煤型混合气特征,以油型气为主;煤层高浓度二氧化碳气不是有机成因气,也不是岩石化学热解无机成因气,而可能是与F19断裂带有关的深部无机成因气。甲烷气形成时间早,埋藏浅,大多逸散丢失而未形成气藏。CO2气形成时间晚,来自深部,可以在合适的断层圈闭中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9.
普光气田的天然气可能是无机成因的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普光气田天然气的成因由于地质储量和气源等认识有待深入而备受关注。普光气田的深部中地壳存在一个低速层,该低速层是一个塑性层,具流变性质,是充满气体及离子的热液流体。一方面,热液流体与橄榄岩等超基性岩发生蚀变反应,生成Fe2+、Mg2+及V、Ni等;另一方面,CO2(或CO)与H2在中地壳的恰当温度、压力下,在V、Ni等金属的催化下,发生费-托合成烃的反应。这时,携带K+、Na+、Cl-、Fe2+、Mg2+的热液体上升到沉积地层,当遇到碳酸盐岩时,便发生Mg2+交代或Fe2+、Mg2+交代形成铁白云石及盐岩等,当遇到碎屑岩(硅酸盐)时,便发生绿泥石化(Mg2+交代)、伊利石化(K+交代)、蒙脱石化(Mg2+交代)作用并生成盐类矿物。费-托反应生成的烃可沿断裂系统上升到储层中(如白云岩及砂岩)而成藏。研究结果表明,普光气田天然气的成因及成藏模式可能就是通过上述途径实现的,即普光气田的天然气可能是无机成因的。川东地区还是一个地球强烈排气的区域,那些尚没有圈闭成藏的天然气影响了当地气候(如酷热、森林大火等)。结论认为:寻找普光气田型的天然气藏(生物礁-白云岩-膏盐组合)是21世纪四川盆地天然气勘探的主要目标  相似文献   
20.
地震储层学与相关学科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推动地震储层学的快速发展,有必要进一步阐述地震储层学的相关概念、研究内容和关键技术、提出的背景以及与其它相关学科的关系。地震储层学是一门刚刚处于萌芽阶段的地震地质交叉学科,是储层地质学的一门分支学科,适用于从勘探到开发各个阶段。地震储层学继承了地震地层学、层序地层学和地震沉积学的思想,又在此基础之上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的外延,即利用地震和地质资料对储层的岩性、空间几何形态、储集空间、物性、所含流体进行研究,半定量、定量化描述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使井间的储层和储层非均质性以及储层的三维空间特征得到更精细、更准确的描述。随着地球物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地震储层学将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