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48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41.
四极质谱仪在空气中七种常量微量组分在线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GAM 300四极质谱仪对空气中的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正庚烷、苯、甲苯、三氯甲烷等七种常量微量物质进行了在线测定.对仪器的进样系统作了优化.苯等微量组分的检出限达到40μg/m3.讨论了质谱测量参数(检测器电压、测量时间、放大器调整间隔时间)对测量准确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42.
王志平  朱维耀  高英  张玉广  岳明 《特种油气藏》2012,19(3):101-103,107,156
针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中裂缝-基质耦合渗流的特殊性,以等值渗流阻力法及叠加原理为基础,采用流场划分原则,划分渗流区域,建立多条横向裂缝相互干扰的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产量预测模型。分析水平井压裂缝长、裂缝条数、裂缝位置及与水平井筒的夹角对井网产量的影响,揭示低渗透油藏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井网开采变化规律,指导油田整体压裂开发方案设计。研究结果表明:裂缝条数越多,裂缝干扰越强,水平井压裂存在1个最优裂缝条数;压裂裂缝沿水平井筒等间距排布时,两端长、中间短的开发效果最好;水平井裂缝产生互相干扰时,裂缝越靠近水平段两端排布,开发效果越好;目标水平井-直井整体压裂组合采用矩形七点井网,水平井压裂裂缝与水平井筒最优夹角为60°。  相似文献   
43.
松辽盆地大庆油田徐深气田火山岩储气层由于天然裂缝发育及局部构造变化大,从而导致压裂中出现高滤失、高停泵压力梯度以及近井高摩阻等疑难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疑难储层改造的施工成功率,基于以往对徐深气田火山岩储层测试压裂方法(传统“G函数”模型,二维)研究的成果,建立了更适合该气田的火山岩储层压裂参数解释的扩展“G函数”模型(三维)。选取11口井共31层段进行现场实验,包括了天然裂缝较发育、天然裂缝极其发育、低滤失、高度衰退、复合型5种“G函数”图版类型,其中仅有4个层设计加砂符合率低于80%,其余27层设计加砂符合率均高于80%。现场应用情况的统计结果表明,新理论模型使得压裂设计加砂符合率由72.4%提高到87.1%,从而更好地解决了火山岩难压储层改造成功率低的问题,为该类储层压裂成功率的提高提供了理论基础,对水力压裂技术在裂缝性火山岩储层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4.
对啤酒短期的热影响(热灌装、巴氏杀菌、瞬时灭菌)可通过某种酶活性的降低或完全失活而检验出来。当评价长期剧烈影响吋(例如:强制变质),除了感官方法外,也可以用定量测定来确定热指数,即在对啤酒样品进行适当的处理后,用色谱分析法对热指示剂进行定量测定而确定热指数。这里可以用光度分析法作为一种替代方法。光度分析法包括一个参数的确定,这个参数是经过多次试验得出的所谓苯胺指数,就象确定硫代  相似文献   
45.
不同平面非均质条件下含水低渗气藏开采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含水低渗气藏气体流动特性进行分析为基础,通过对含可动水、含约束可动水和含束缚水影响下的三类低速非达西渗流进行了分类阐述,阐明了气体滑脱效应和启动压力梯度各自存在和同时存在的条件,建立了启动压力梯度存在时反映平面非均质渗流特征的渗流数学模型,利用积分变换推导出了模型的解析解,通过分析模型计算结果,发现非均质储层渗透率由高到低的开发过程中储层全程泄压效果要远好于渗透率由低到高的开发情况,且生产过程中存在最佳生产压差,为矿场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6.
利用代替煤矿狭窄坑道的模拟装置,研究了不同环境条件中人体各种状态和不同动作速度变化下的人体动态放电模型及不同人体静电放电模型最易引爆瓦斯的条件,为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提供理论与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47.
对于疏松应力敏感储层,试油压差的优选需要满足2个条件:一是在所选压差下生产时出砂量需在允许的范围内;二是在出砂量处在允许范围的基础上,获得最大的排液速度。采用岩石力学方法建立了出砂量和压差的关系以及排液速度和压差的关系。研究表明,生产压差小于出砂临界压差时,地层不出砂;当生产压差超过出砂临界压差,地层开始稳定出砂;随着生产压差的进一步增大,引起地层大量出砂。产液量随生产压差的增大并不是单调增大的,而是存在一个拐点,此时排液速度达到最大。根据出砂量与生产压差的关系曲线和排液速度与生产压差曲线可以得到优化的试油压差。  相似文献   
48.
多缝压裂所造的裂缝虽起增产作用,但缝间干扰现象更明显,而且各参数的相互干扰很难全面分析确定。建立压裂裂缝数值模型模拟确定各参数的相关性,研究影响裂缝干扰的主次因素,确定不同储层条件下的干扰界限。研究认为:在其他参数一定时,缝间干扰随原油流度和压力系数的增加而增加;裂缝长度对缝间干扰很小,可以忽略不计。研究成果对水平井压裂裂缝参数优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