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4篇
工业技术   23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旋进旋涡流量计结构参数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借助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对旋进旋涡流量计进行了研究,获得了流量计内部流场信息,验证了在流量计工作范围内旋涡进动频率与流量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重点对几种旋进旋涡流量计结构改进优化方案进行了仿真分析,这些结构优化方案包括在旋进旋涡流量计起旋器入口加装导流叶片、改变扩张段的扩张角和改变收缩比.结果发现,加装导流叶片可以显著减小流量计压力损失,并可增加涡核的旋转强度,使得检测信号的强度得到增强,从而扩展了测量下限;收缩比和扩张角过大和过小对于流量计性能都不利,存在一个最佳值.  相似文献   
42.
并列旋转双圆柱流动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该文基于k - ε湍流模型,采用Galerkin有限元法对并列旋转双圆柱的绕流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的雷诺数为 1550.为了考查两圆柱旋转和间距的相互作用,文中采用三种间距比分别是T/D = 1.2,1.6和3.0 (T 为两圆柱中心之间的距离,D为圆柱直径) 和一系列不同的旋转速度比 (|α| ≤ 2).计算显示,当 |α| = 0,即圆柱不转动时,对应三种间距有三种典型的流型,单钝体流型对应小间距、偏流对应中等间距和对称流对应大间距;当 |α| 达到临界值时,涡脱落得到了有效的抑制,流动趋于稳定,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的脉动值趋于零;平均升力系数和阻力系数随着 |α| 的增大分别增大和减小.  相似文献   
43.
针对目前普遍使用的艾滋病PA检测法的结果判定问题,提出一种用于艾滋病PA检测的图像处理方法.在对PA检测图像进行去噪、去背景处理后,利用最大类间方差法对图像进行分割,得到面积、周长、质心等参数,进而给出艾滋病诊断结果.该方法可减少人眼误判,提高艾滋病诊断的正确率,同时也适用于其他疾病PA检测的图像分析.  相似文献   
44.
菩提寺矩形渡槽是四川省东风渠灌区的重要输水建筑物,其运行的安全性对灌区的正常运行具有重要影响.为了评估菩提寺矩形渡槽结构的安全状态,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该渡槽进行静动力三维有限元计算分析,研究不同运行工况下该渡槽结构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结果表明:①在静动力各工况条件下,渡槽结构横槽向和顺槽向的位移均不大,综合位...  相似文献   
45.
目前颈椎治疗主要通过治疗仪将病变的颈椎牵引到正常的生理曲度,这些医疗器械的设计都要对颈椎进行生物力学分析。研究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根据1位颈椎病患者的全颈椎(C1~C7)的CT图像,逆向重建光滑的颈椎模型,直接导出STL模型,然后导入3D打印软件中进行打印,同时通过ANSYS软件对颈椎模型进行模拟站立、前屈、后伸的有限元加载试验,最后分析颈椎患者的应力分布变化。结果显示,将30 N预载荷加载于颈椎模型之上时,最大等效应力3.7716 MPa分布在寰椎上;当对其施加1.53 N·m的弯矩时,最大应力1.86 MPa出现在椎体后缘,且椎间盘内部等效应力由上往下慢慢增大。快速逆向重建颈椎3D模型,可通过对颈椎模型施加载荷,模拟颈椎生理活动的过载实验,得出颈椎受力后的应力数据,可以为颈椎按摩仪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6.
分插机构中高速齿轮的传动性能直接影响着旱地洋葱插秧机的插秧精度与使用寿命。以工程仿生学和有限元理论为基础,为实现齿轮的参数化建模,在SolidWorks软件中建立了高精度齿轮模型,运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分析了仿生球形凹坑表面形态齿轮的动力学性能。通过对普通齿轮和仿生球形凹坑表面形态齿轮(仿生齿轮)进行模态分析及静力学分析,分别计算出前10阶固有频率及振型,同时分析了其接触应力与应变状态,并用nCode软件对仿生齿轮和普通齿轮进行了疲劳寿命分析。结果表明,相对于普通齿轮,仿生齿轮的各阶最大振幅更小,其固有频率数值和范围明显减小,整体趋势更加平稳。仿生齿轮可改善接触应力分布状态,减小接触应力,还能存储磨屑并形成局部油池,从而降低齿轮的磨损程度。仿生齿轮的最大疲劳损伤和最小疲劳寿命相对于普通齿轮分别减小了27.64%和增大了38.16%,有效改善了齿轮的力学性能,提高了齿轮传动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47.
48.
49.
以A油田H区长6储层的测井、岩性物性资料为基础,计算出各井纵向上和平面上的各小层非均质参数,对每小层在研究区内的非均质性进行分析。并结合取心井分析资料,并利用SPSS软件对取心井进行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进而对全区储层进行综合研究并划分出流动单元。  相似文献   
50.
加工中心精度是影响产品加工精度的最重要因素,误差补偿技术是提高加工中心精度的重要方式。通过分析五轴加工中心的空间误差及建模结果,以TTTRR五轴加工中心为例,建立了综合空间误差模型,为误差补偿打下理论基础;通过研究多种误差补偿技术,提出了一种可以基于建模结果的平动轴几何误差测量新方法,结合旋转轴几何误差的测量结果,最后通过在某台五轴加工中心上进行测量和补偿实验,验证了建模结果的正确性和新位移测量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