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塔里木盆地库车坳陷第三系盐构造与油气   总被引:76,自引:8,他引:68  
塔里木盆地北部的库车坳陷第三纪发育盐湖,沉积了巨厚的膏盐岩层,在喜山运动中晚期强烈的构造挤压下形成了大量的盐构造,造成深浅层构造不一致,库车盐构造的类型有丘形、喇叭形、劈形、拱形、脊形,广泛分布于库喀断褶带、拜城向斜带、秋立塔克断褶带及羊塔克-亚肯背斜带,其演化按构造位置可分为两种情况。盐岩不仅是极好的区域性盖层,还可改善盐下岩层的储集物性,而三叠-侏罗系烃源岩又位于盐下,因此盐下构造圈闭是库车坳陷最为有利的勘探远景目标。在世界含油气盆地中,笔者发现伊朗油田与库车坳陷具有相似的构造特征和油气聚集规律,挤压型盐构造非常发育。盐岩及盐构造对于库车坳陷形成大中型油气田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应加强对盐下构造圈闭的勘探。  相似文献   
12.
张朝军  王婷 《上海电力》2009,(4):267-269
分布式能源是相对于传统的集中式供电方式而言,一些各种集成或单独使用、靠近用户的小型、模块化发电装置。文章介绍了利用冷热电三联供技术,以分散方式将冷热电系统布置在用户附近,用来制冷、供暖和生活热水,并阐述了分布式供能的意义、应用领域及其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西秋构造带盐下构造圈闭及其天然气成藏条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观点认为库车前陆盆地西秋构造带盐下为大单斜背景下的低隆起,构造带中部不存在较大幅度的隆升。而通过对该区钻井、地震、重力、电法等多种资料的分析研究,认为该区存在大型盐下背斜构造:①盐下连续性很强的地震反射波组解释为以砂泥岩为主的岩层更合理;②新的构造解释模型与邻区克拉苏和东秋—迪那构造带相似;③重力、电法资料均显示西秋构造带核部存在盐下中生界隆升,证实存在盐下大型构造。该盐下构造规模较大,构造圈闭比较完整,邻区的钻井显示古近系和白垩系发育优质砂岩储层,古近系膏盐的封盖条件好,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优越,有望形成大型整装气田。建议加大对该区的油气勘探力度,开展地震资料处理,在中戈壁区部署高密度宽线地震联络测线,落实盐下构造圈闭,并进行风险勘探目标的论证工作。  相似文献   
14.
前陆盆地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追溯了前陆盆地概念的形成与发展过程,研究了这一理论的应用现状.结果表明,现代前陆盆地理论的研究对象仅限于与阿尔卑斯造山带相关的聚敛盆地,而将离散拉张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和与其伴生的边缘盆地以及前阿尔卑斯期的老前陆盆地等一概排除在外,因而使前陆盆地的内涵存在严重的缺陷,这是其在应用中无法克服的障碍.A俯冲和C俯冲都只是一种地球动力学环境的形象表达方式;离散拉张与聚敛挤压的转换应贯穿于前陆盆地演化的始终;周缘前陆盆地应包括3种类型.前陆盆地也要向前发展、演化而不断改变其属性,前陆盆地没有一个简单统一的结构模式,不切实际地普遍套用Decelles等人的"前陆盆地体系"4大单元和以泛化前陆盆地来人为地提升其油气资源值得商榷.在中国西部近一时期泛化为前陆盆地的14个山前带中,有一半不是前陆盆地.  相似文献   
15.
准噶尔多旋回叠合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准噶尔盆地是在拼合增生的微陆块和古生代岛弧带基底上发展起来的大型复合叠合盆地,受控于古亚洲洋和周边造山带的演化,显生宙以来盆地经历了五大构造演化旋回,即寒武纪—中志留世的北准噶尔洋伸展—消减旋回、晚志留世—早石炭世的克拉美丽有限洋盆拉张聚敛旋回、晚石炭世—三叠纪的古亚洲洋全面消亡、早侏罗世—古近纪的陆内断坳旋回和新近纪—第四纪的压扭强挤压聚敛造山旋回。伸展期原盆的稳定地层层序往往发育良好的烃源岩,聚敛期原盆受到改造,成为构造圈闭发育或油气聚集的时期;此外,通过恢复盆地的演化过程指出泥盆—石炭系是未来准噶尔盆地寻找油气勘探大场面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16.
17.
18.
JBS偏流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朝军  裴镭 《计测》1993,19(4):5-9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麻花钻设计过程复杂、设计效率低等问题.本研究以UG软件为设计平台,运用了UG/Open Menuscrip、UG/OpenAPI、UG/Open UIStyler、和Visual C++6.0等二次开发工具,开发了内冷式麻花钻三维建模的可视化界面及钻头参数的选择模块,实现了设计人员在UG软件中通过用户操纵界面直接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