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采用小波包分频技术对风电功率进行分解,考虑储能选型策略与混合储能容量配置之间的相互影响,提出一种用于风电平抑的双循环储能容量配置方法。该方法内循环以混合储能组合方案为优化变量,外循环以储能内部功率划分的分界点为优化变量。以储能成本为目标函数,评估各分界点下不同储能方案的经济性,同时进行混合储能的选型和容量的配置。最后将与提出的风电平抑方法与其他方法进行对比,利用Matlab仿真软件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62.
直流配电系统可以更高效、可靠地接纳分布式发电系统、储能单元、电动汽车及其他直流用电负荷,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有效途径之一.总结国内外直流配电系统示范工程的现状,分析国内外示范工程的实践经验.工程案例表明,政策支持是直流配电系统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关键技术和设备的研发是实现直流配电系统大范围推广的关键因素,直流配电系统的发展和推广有利于能源的高效利用与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消纳.结合我国目前直流配电系统的发展现状,给出我国未来直流配电系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63.
首先介绍了光储微网系统结构和光伏阵列功率模型,提出了光伏系统可靠性指标。负荷缺电率(LOLP)技术指标衡量了削峰填谷的作用效果。针对储能系统(BESS)的削峰填谷的功能分析,建立了基于蓄电池储能系统的运行模型,优化了储能系统配置容量。最后提出了一种用于削峰填谷功能的实时、动态储能系统控制策略,以实际算例分析验证了策略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4.
建立了伴有电弧过程的小电流接地系统的仿真模型,利用电磁暂态程序EMTP全面仿真了不同故障情况对故障稳态和暂态电压、电流幅值特征和相位特征产生的影响.借助于Matlab程序设计得到了相应的零序电压及零序电流的幅值、相位及波形.通过对仿真数据及波形的进一步分析,得到了基于暂态零序电流的故障检测方法灵敏度高于基于稳态零序电流的检测方法,它不仅适用于中性点不接地系统,而且也适用于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系统及间歇性电孤接地故障的结论.  相似文献   
65.
石油管道局研究院研制的环氧粉末静电喷涂作业线于1988年10月21日通过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的技术鉴定.该作业线由钢管道抛丸除锈;中频加热;静电喷涂;红外线加热固化等工艺设备组成.适用于喷涂φ377×7~φ720×7mm的大口径螺纹焊缝钢管.产品质量指标达到了国内外要求.用该作业线喷涂的4km长的φ377×7mm的螺纹钢管,已应用到马惠宁输油管线马宁段穿越黄河工程中.该作业线操作连续平稳、喷涂均匀、表面光滑、粉末损耗少.该作业线的研制成功,为输油管线的防腐开辟了又一条新路.  相似文献   
66.
“六五”期间,油气田地面工程建设在保证原油生产的前提下,围绕节能降耗进行了一系列攻关研究和技术改造,取得了显著成绩。例如,在油气集输技术流程上,采用了“单管密闭,投球清蜡,两级布站,泡沫塑料保温”的密闭常温集油新工艺,使每输1t原油的耗气量从20~25m~8下降到8~10m~8,节气60%;河南油田实现了原油全密闭输送,使损耗率从开始的4%降到0.3%左右,创全国最高水平,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原油稳定和轻烃回收技术,也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为了减少损耗,全国大中型油田已建  相似文献   
67.
海南3断块进入中后期开发阶段后,油水井因各种原因关停45口,占总井数39%,严重制约了区块的开发效果。地质人员通过对区块长停井关井原因进行分类分析和研究,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不同的复产方案,共恢复长停井161口,累增油1.43万吨,有效确保了区块稳产。  相似文献   
68.
直流微网无需考虑频率、相位等因素,拓扑结构简单且易于控制,但基于大量电力电子变换器接口的直流微网惯性较低,严重时会影响微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针对此问题,文中通过分析扰动时电压波动各阶段系统对惯性的需求,以及惯量阻尼参数对系统惯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附加动态调节系数的惯量阻尼自适应控制策略,可以根据电压变化率与电压偏差灵活调节系统惯性,减小功率波动对母线电压的影响。建立了系统小信号模型,利用阻抗比判据分析了惯量阻尼参数的小信号稳定性。最后利用PSCAD/EMTDC仿真软件建立了直流微网仿真模型进行分析,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69.
针对配电网小电流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故障频发及发生高阻接地时故障特征信号微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与优化支持向量机的小电流接地故障区段定位新方法。首先,结合单相接地故障时主谐振分量能量最大原理确定变分模态分解的最优分解层数,分解故障线路上各区段的零序电流得到平稳的本征模态分量;其次,挖掘暂态信息中能充分体现故障检测点差异性的5种特征量,即衰减直流分量衰减速度、暂态主频分量峰值与稳态工频分量幅值比、暂态主频分量与衰减直流分量能量比、相邻检测点故障零序电流波形差异系数、相邻检测点暂态主频分量极性比,构造多维度特征向量,输入到经改进鲸鱼算法优化的支持向量机分类模型中训练测试。仿真结果表明,本文定位模型能够准确判别故障区段。  相似文献   
70.
随着分布式发电及电动汽车的大规模接入,直流配电系统中的随机因素日益增加,直流源荷设备的随机性扰动以及交流线路参数、滤波电容参数的不确定性都会影响到系统的稳定性。建立了直流配电系统随机动态模型,提出了基于Hamilton系统理论的随机稳定控制方法,设计了预反馈控制律及镇定控制器,搭建了仿真及实验系统,并对比了加入镇定控制器前后的系统动态特性及稳定性,仿真和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镇定控制器能够抑制随机扰动产生的振荡现象,提高系统的动态特性及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