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437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介绍一种可实现汽车转向器性能试验及数据处理自动化的自动测试系统,介绍了测试系统的硬件组成和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92.
通过RCS(雷达截面)综合测试系统,对实验室自制的陶瓷复合吸波材料的吸波性能与材料表面形貌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陶瓷复合吸波材料表面存在分形的重要特征,所制3块材料的表面灰度分维数分别为2.3602、2.3907、2.6255;(2)实验频率范围内,陶瓷复合吸波材料的相对反射率与发射频率存在显著线性关系;(3)随着发射频率的升高,不同表面形貌的材料的相对反射率的升高速率不同;(4)陶瓷复合吸波材料的相对反射率随发射频率的变化速率(斜率)与材料表面分维数存在极其显著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93.
94.
弱碱替代强碱的三元复合驱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实验对比了不同碳链长度表面活性剂和混合碳链表面活性剂(NS)的界面张力,优选出NS表面活性剂.研究了NS表面活性剂在弱碱条件下的界面张力,从而确定了弱碱三元复合体系中,弱碱和表面活性剂的浓度.参照强碱三元复合驱室内驱油模拟实验,进行了弱碱三元体系驱油模拟实验.讨论了弱碱(NaHCO3)条件下,不同浓度NS表面活性剂对驱油效果的影响.最后,得出一种弱碱三元复合驱油体系配方.  相似文献   
95.
注水时机对油田的开发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确定特低渗油藏注水时机,对延长油田稳产时间以及提高采收率都十分重要[1]。本文通过对定边油田卜掌油区不同注水时机的递减率、示踪剂、见效时长等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超前注水能够尽快建立有效的压力驱替系统,及时补充地层能量,油井投产后,产量较高且稳定,初期递减小;超前注水保持较高的地层压力,可降低因地层压力下降造成的地层伤害;超前注水提高了驱替压力、驱油效率、波及体积,可提高最终采收率。  相似文献   
96.
新北油田位于渤海湾盆地垦东凸起北部,勘探程度较低。为认识新北油田古近系成藏规律,通过对该区古近系地层展布分析、单井相分析、连井剖面对比以及针对油气来源、输导路径、圈闭和油藏类型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新北油田古近系沙河街组和东营组地层自北向南层层超覆于垦东凸起之上,其中沙河街组以滨浅湖滩坝沉积为主,东营组6砂组发育近岸水下扇沉积相,东营5-1砂组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相;受沉积相控制,沙河街组与东营组6砂组储层主要沿湖盆边缘展布,东营5-1砂组储层全区发育;储层与断层、不整合面配置发育了构造、地层超覆和岩性上倾尖灭圈闭;来自桩东凹陷的油气,沿断层、砂体以及不整合面进入圈闭,形成了构造、地层超覆以及岩性上倾尖灭油气藏。  相似文献   
97.
以飞雁滩油田河流相薄砂岩储层为研究对象,以地震沉积学中的切片和分频技术为手段,达到对储层准确刻画的目的。飞雁滩河流相储层具有埋深浅、胶结疏松、层状发育的特点,地球物理技术方法对该区储层研究效果显著,但是储层刻画的精度不能满足勘探开发需要。采用约束稀疏脉冲反演得到地震波阻抗属性与储层厚度之间的相关关系,通过地震属性的提取和分频处理技术的运用,实现河流相储层平面的准确识别。研究认为馆陶组1砂组4小层和5小层(Ng4+51)河道呈NW—SE向展布,砂岩厚度中心位于研究区西北部,主河道砂岩厚度为11m,决口扇厚度为5~8m;馆陶组1砂组7小层(Ng71)砂体广泛分布,河道走向由SW流向NE方向,砂岩厚度中心位于主河道位置厚度可达12m。  相似文献   
98.
遇油\遇水自膨胀封隔器在水平井完井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遇油\遇水自膨胀封隔器是一种新型的完井工具。利用自膨胀封隔器代替常规封隔器进行水平井完井,可以提高完井效率,降低完井风险,减少完井费用。介绍了自膨胀封隔器在水平井裸眼分段、固井辅助密封、多分支井完井3个方面的应用,并说明了该完井技术的工艺特点和技术优势。经多次现场试验,遇油\遇水自膨胀封隔器完井技术是成功的,对我国复杂油气藏的有效开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
准噶尔盆地中部1区块(准中1区块)侏罗系三工河组是陆相地层油气勘探的热点层位。在三工河组沉积时期,准中1区块沉积了一套较为稳定的浅水三角洲—滨湖相地层。准噶尔盆地在早侏罗世处于张性构造环境,盆地具有盆大、水浅和坡缓等沉积特征,在盆地腹部的地震剖面中较难进行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通过对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进行小波变换和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实现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在单井中识别出小波变换最佳尺度因子(a),分别对应短期旋回、中期旋回和长期旋回,尺度因子的能量越大,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值变化越剧烈,判定为水进面或者水退面。基于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技术,三工河组中识别出负拐点和正拐点,负拐点指示层序界面,也有可能是最大水泛面;正拐点指示初始水泛面。依据合成预测误差滤波曲线的负趋势和正趋势,判别沉积地层的旋回性。准中1区块三工河组基准面分析,证实了小波变换和合成预测误差滤波分析在沉积环境稳定的陆相地层研究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效果和应用前景。根据基准面旋回的变化分析沉积过程,指出三工河组二段是主要砂体发育层位,是重点的勘探方向。  相似文献   
100.
用高分辨电子显微术研究了在氯化钾、氯化钠单晶上外延生长的稀土双酞菁(LnPc_2H,Ln=Nd,Tb,Er,Tm,Tb and Lu)薄膜,发现了四方和底心正交两种晶体结构。研究结果说明:几何异构体的存在、分子形状和分子间力的各向异性在分子排列中起着重要作用。在氯化钾上生长的薄膜中有大量孪晶,孪晶关系可以根据分子形状和分子排列的几何学来解释。提出了双酞菁金属络合物中两个酞菁配位体之间的转角可以在一定范围变化的推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