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工业技术   1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食品接触材料含有非故意添加物质可能来源于反应副产物、低聚物、降解过程、包装材料与食品之间的化学反应、生产原料中的杂质。在这篇综述中,综述非故意添加物质的定义、非故意添加物质的分析方法。纸和纸板中的非故意添加物质主要来自印刷油墨、粘合剂、上浆剂和表面涂料。通常针对已知的非故意添加物质进行靶标分析,而采用非靶标分析法分析未知的非故意添加物质。本文主要对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中非故意添加物质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旨在给国内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并有助于后续食品接触材料纸和纸板中非故意添加物质分析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2.
山梨酸盐与钙胁迫对甜樱桃灰霉病抗性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秦樱1号’樱桃为试材,研究不同质量浓度山梨酸钾(1、3、5、7 g/L)、CaCl2(5、10、15、 20 g/L)处理对离体灰霉菌的抑制效果,通过菌丝生长抑制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芽管生长及孢子萌发抑制率 筛选出最佳处理质量浓度。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山梨酸钾、CaCl2处理均能不同程度地抑制灰霉菌菌丝的生 长,抑制灰霉菌芽管的伸长,降低孢子的萌发率,抑制效果随质量浓度的升高逐渐加强,20 g/L CaCl2、5 g/L山梨 酸钾处理抑制效果最好。以无菌水为对照,用采前喷20 g/L CaCl2、采后5 g/L山梨酸钾处理及二者复合处理接种灰 霉菌的甜樱桃,在(23±1)℃下存放5 d,通过测定发病率、病斑直径及相关酶活力探究不同处理对甜樱桃灰霉病 的抑制效果。在活体接种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20 g/L CaCl2、5 g/L山梨酸钾单独及复合处理均能有效抑制接种 到甜樱桃果实上灰霉菌的生长,减缓病斑的扩展,CaCl2与山梨酸钾处理能显著抑制樱桃果实中MDA含量上升,诱 导果实合成与积累抗性相关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在接种1 d后或接种3 d后的 活力提高,以5 g/L山梨酸钾与20 g/L CaCl2复合处理抑制效果最好,该研究为降低由灰霉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及采后 甜樱桃果实防腐保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使大豆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 superoxide dismutase,MnSOD)在乳酸乳球菌中高效表达,将克隆的MnSOD基因开放阅读框序列分别重组到质粒pNZ8149和经改造的质粒pNZS上,表达载体pNZ-SOD和分泌表达载体pNZS-SOD,将两者分别以电穿孔法转化乳酸乳球菌L. lactis NZ3900,经Elliker琼脂板筛选、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酶切鉴定正确后,获得的两重组菌株加入Nisin进行诱导表达,对L. lactisNZ3900/pNZ-SOD和L. lactis NZ3900/pNZS-SOD的表达产物进行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odiumdodecyl sulfate -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SDS-PAGE)和酶活性对比分析。结果显示:L. lactis NZ3900/pNZS-SOD菌株表达SOD总活性约是L. lactis NZ3900/pNZ-SOD菌株的1.6 倍,是L. lactis NZ3900/pNZ8149的13.5倍,且可将表达的约2/3的SOD分泌到胞外,表明经改造的乳酸菌分泌表达系统L. lactis NZ3900/pNZS能够分泌表达SOD,并增强SOD的表达。  相似文献   
54.
目的:铁死亡可能是高糖高脂诱导胰岛β细胞死亡的一种主要形式,本研究探讨葡萄籽原花青素提取物(grape seed procyanidin extract,GSPE)对高糖高脂诱导胰岛β细胞铁死亡的拮抗作用机制。方法:用25 mmol/L葡萄糖和200μmol/L棕榈酸钠干预MIN6细胞建立胰岛β细胞损伤模型,进一步用不同质量浓度10、20、30、40、50、75、100 mg/L的GSPE以及核转录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小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进行干预,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ell counting kit-8 assay,CCK8)检测细胞活性,用试剂盒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含量以及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用Western blot检测Nrf2、血红素氧化酶1(heme oxygenase-1,HO-1)、醌氧化还原酶1(NA...  相似文献   
55.
[目的]对球毛壳霉原生质体进行紫外诱变处理筛选出一株高产木聚糖酶菌株.[方法]实验在不同条件下制备球毛壳霉(Chaetomium globosum AS3.3601)原生质体,分析不同酶浓度、酶解温度和时间对原生质体生成率和再生率的影响,利用单因素实验确定了紫外线诱变剂量,经初筛和复筛后,DNS法测定木聚糖酶活性.[结果]结果表明:结合原生质体的生成率和再生率确定其最佳制备条件为酶浓度1.5%,酶解温度30℃,酶解时间4h,在紫外照射时间60s下处理过的原生质体,木聚糖酶活性可达到9980IU/mL.[结论]获得的诱变菌株YZ-8比原始菌株提高了92.6%,此菌株经多次传代,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6.
紫外诱变球毛壳霉选育木聚糖酶高产菌株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木聚糖酶具有重要的潜在应用价值,为获得一株遗传性状稳定的木聚糖酶高产菌株,以木聚糖酶的酶活为评价指标,采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紫外线照射时间,通过含木聚糖的初筛培养基对紫外诱变后的菌株进行初筛,然后采用DNS法测定木聚糖酶活性对诱变菌株进行复筛.将筛选出的木聚糖酶活力最高的诱变菌株进行传代培养,测定其酶活,探讨其遗传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紫外灯功率20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120s,球毛壳霉致死率为92.35%.在此条件下进行菌株的紫外诱变获得高产木聚糖酶的正突变株15株,其中1株高产菌株Z30 - 56的酶活为9850IU/mL,比出发菌株提高53.7%,并且遗传性能稳定.  相似文献   
57.
将1,1-二氨基-2,2-二硝基乙烯(FOX-7)与环三亚甲基三硝胺(RDX)、1,3,5-三氨基-2,4,6-三硝基苯(TATB)、1-氧-2,6-二氨基-3,5-二硝基吡嗪(LLM-105)、环四亚甲基四硝胺(HMX)和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五种常用单质炸药分别以质量比为1∶1混合,获得五种含FOX-7的混合炸药。采用变温X-射线粉末衍射技术,研究了温度对混合炸药中FOX-7晶型转变的影响。升温过程,在105~125℃,五种混合炸药中FOX-7都发生了α→β相转变;当继续升温时,HMX/FOX-7、LLM-105/FOX-7混合炸药中FOX-7并未发生β→γ晶型转变过程;降温过程中,RDX/FOX-7和CL-20/FOX-7混合炸药中FOX-7没有发生γ→β晶型转变,而是直接发生γ→α晶型转变;而FOX-7在其它三种混合炸药中的降温过程晶型转变与升温过程晶型转变是可逆的,即在降温过程发生从γ→β或β→α的晶型转变。  相似文献   
58.
工程选址在工程建设中极为重要。本文介绍了高密度电阻率法和探地雷达两种物探技术的基本原理、数据采集、分析解释等,以及利用两者结合的物探方法对某铝业废料处置厂选址进行勘探,叙述两种物探技术在工程选址中的应用,研究成果对工程选址工作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59.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完善水治理体系、保障国家水安全的制度创新,编制"一河一策"行动计划是落实全面推进河长制各项要求和任务的重要举措。针对阜宁县复杂的河流水系特性以及存在的水旱灾害、侵占岸线、水质污染、水流阻塞、淤积断流等突出问题,围绕实施河长制水资源管理、河道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修复、长效管护、执法监督、综合功能提升八大任务,提出了相应治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0.
多氯联苯(Polychlorinated biphenyls,PCBs)作为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具有生物毒性,极易通过生物富集作用在食物链中累积和传递,从而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鱼类食品作为普通人群广泛摄入的食品,其PCBs摄入风险不可忽视。本文对鱼类食品中PCBs的污染特征进行了综述,并对通过鱼类食品摄入PCBs的风险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