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37 毫秒
21.
本文介绍用长管—微机法测量柴油机喷油规律的原理和装置,给出并分析了对6130Q柴油机供油系统的测量结果。  相似文献   
22.
天然气水合物三轴压缩试验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天然气水合物强度试验对我国天然气水合物的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天然气水合物三轴强度试验研究,对国内外进展和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相关试验装置,总结了目前主要的几种实验方法,分析了其优点与不足,并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的一些相关研究工作。图5参21  相似文献   
23.
在热采过程中存在热、流、固等多场耦合作用,目前的研究方法和分析模型存在一定不足。针对油藏特点,提出油藏热质传递过程的“两箱”分析法,即用于一般分析的“黑箱分析法”和用于精细分析的“白箱分析法”,“黑箱分析法”不涉及油藏多孔介质内部热质传递过程,研究油藏与外界的能量传递过程,以及体系内能量的变化,而“白箱分析法”包括“黑箱分析法”的内容,同时要研究体系内部各部分间的能量转换过程。在此基础上,应用CMG软件进行数值模拟计算和分析,对于热采注汽过程中的蒸汽凝结区域和蒸汽凝结前缘位置,给出分析和判定方法。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开展稠油热采注汽过程流体运移特性和提高油气采收率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4.
油气集输过程产量R/S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实际油气集输过程中一定时间区间内平均产量基本稳定,但瞬时产量在小尺度范围内尚有波动的情形,利用分形理论和时间序列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了基于分形无标度区间的集输过程产量时间跨度分析模型.利用该模型,对辽河油田3个采油小站的产量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集输过程产量时间序列变化在无标度区间内具有分形特征,无标度区间在1~10 000 s范围内,以天为标度间距过大,依本研究计算结果分形特征会消失.各小站集输过程产量时间序列Hurst指数均小于0.5,说明油气集输过程产量变化具有反持续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重标度极差分析(即R/S分析)模型分析油气集输过程产量时间跨度变化规律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5.
基于粗宏观表征体元RMV,建立了CaSiO3多孔介质"三箱"模型,即:黑箱模型、灰箱模型和白箱模型。推导了"三箱"传热物理模型下,导热系数计算的数学模型。数值计算了101.325 k Pa、400 K的过热水蒸气在CaSiO3粗宏观表征体元中传递时的导热系数。数值模拟了孔隙率为30%和70%的CaSiO3灰箱传热模型温度场分布。结果表明,导热系数随孔隙率增大而减小,导热系数随孔隙通道分布系数和迂曲度增大而增大。研究结果对CaSiO3多孔介质及其它功能材料多孔介质热质传递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工程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26.
本文提出了一种能够测量非对称喷雾场三维浓度与温度分布的新的测量方法--激光干涉层析技术。详细论述了利用这种技术进行任意非轴对称三维喷雾折射率场测量,及由折射率场反演浓度场与温度场的理论基础。指出了三维场的测量必须在多个方向上获取全息干涉图这一干涉层析技术的特点,讨论了各拍摄方向的夹角的选择问题,从而为三维瞬变喷雾场浓度与温度分布的测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7.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无损的可视化检测手段,其应用范围逐渐由医学影像领域扩展到工程领域.多孔介质断面孔隙度分析通常是将样品进行磨片处理后采用显微镜、扫描电镜成像等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会造成样品无法重复利用.本文采用玻璃砂作为多孔介质样品,应用MRI多断面快速扫描技术对样品进行了成像实验.获取了样品一系列扫描片层的骨架...  相似文献   
28.
本文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喷油嘴开启压力、喷油背压和循环喷油量对伞形喷射喷油嘴喷雾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29.
吕秋楠  宋永臣  李小森 《化工进展》2016,35(12):3777-3782
采用鼓泡装置研究了盐水体系中环戊烷(CP)-甲烷水合物的生成动力学,分别考察了进气速率、温度、压力对水合物生成速率和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提高进气速率、压力,降低温度均可提高水合物生成速率。但进气速率对气体转化率有影响,进气速率过大,单位时间内进入到反应器内的气体过多,气体还未参与反应便被排出,导致气体转化率反而减小。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环戊烷-甲烷水合物的生成过程,认为水合物晶体首先在环戊烷-水界面生成,并逐步向内部气相生长,最后水合物壳破裂,气泡逸出。水合物逐渐生长成粒状,并不断聚集在一起。  相似文献   
30.
天然气水合物在资源和环境上的重要性,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目前实验室采用多种检测及分析技术对天然气水合物进行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光学检测可应用于非沉积物的水合物实验;电阻法将在研究水合物成核机理中发挥重要作用;温压法、超声检测、TDR及CT技术也可有效地检测水合物的生成与分解过程;衍射法、拉曼光谱及核磁共振可用于确定水合物晶体结构;DSC则为研究水合物的分解行为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