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篇
  免费   60篇
  国内免费   37篇
工业技术   752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29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7篇
  2011年   3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3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1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8 毫秒
101.
舒静  陈季旺  周琦  陈悦  庞彦卿  宋光森 《食品科学》2014,35(10):284-289
采用壳聚糖-乳清分离蛋白复合膜(chitosan-whey protein isolate composite film,CWF)涂膜1、2、3 次及去离子水、乙酸处理鲜切雷竹笋,于4 ℃冷藏15 d,以贮藏过程雷竹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活力、丙二醛(MDA)、多酚、木质素含量、菌落总数等为指标,研究CWF对鲜切雷竹笋木质化和品质劣变以及涂膜次数对保鲜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乙酸对鲜切雷竹笋的木质化和微生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影响不显著;CWF涂膜可以显著降低鲜切雷竹笋表面的微生物数量,抑制PAL和POD活力,降低木质素、MDA含量,延长鲜切雷竹笋的货架期。随着CWF涂膜次数的增加,保鲜效果更好,考虑到生产成本选择涂膜2 次。  相似文献   
102.
陈悦  陈季旺  周琦  夏文水 《食品科学》2014,35(9):106-111
以壳聚糖(chitosan,CTS)和乳清分离蛋白(whey protein isolate, WPI)为成膜基质,制备壳聚糖-乳清分离蛋白复合膜(chitosan/whey protein isolate composite film,CWF),并分析CWF的理化性质。通过测定CWF的拉伸强度、断裂延伸率、水蒸气透过率、透明度,优化CWF的成膜条件为CTS脱乙酰度90%、分子质量300 kD,成膜液pH 3,甘油添加量1.5%,WPI添加量0.5%。CWF的机械性能和剥离性比CTS膜显著改善,WVP和透明度有良好的改善。扫描电镜分析显示CWF的横截面更规则、均匀,且外观为均匀半透明膜。傅里叶红外光谱扫描结果显示CTS、WPI制备CWF时在其分子之间形成了强烈的相互作用,二者有良好的相容性。  相似文献   
103.
夏浩  黄俊  周琦  王雪娟  杨立  景岩 《焊接学报》2017,38(11):124-128
采用氮化硅陶瓷搅拌头外加TIG电弧和背部加热垫板复合的方式对2 mm厚616装甲钢进行焊接试验. 分析了搅拌头转速、焊接速度、TIG电弧的预热电流、背部加热垫板的预热温度等在内的各项焊接参数对焊缝成形的影响,对比了不同参数下焊缝的成形状况,得到了预热参数与搅拌摩擦焊接工艺参数的匹配关系. 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搅拌摩擦焊焊缝相比,复合热源焊接的焊缝成形质量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搅拌头转速为1 000~1 200 r/min,焊接速度为35~40 mm/min,预热电流为30~40 A,背部垫板预热温度200 ℃的焊接工艺参数下,能得到成形良好的焊接接头.  相似文献   
104.
研究固相微萃取与气质联用研究发酵菜粕的风味物质及比较不同品种菜粕发酵前后风味物质的变化,以峰面积及峰数为指标,通过萃取头、萃取温度、吸附时间和样品量的优化,确定了固相微萃取和气质联用研究发酵菜粕风味固相微萃取的条件,并比较了3种代表性菜粕发酵前后风味物质及硫苷组分和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固相微萃取最佳条件是:50/30μm DVB/CAR/PDMS(DCP)萃取头,温度70℃,吸附30 min,样品量2 g,其中萃取头和吸附温度显著影响萃取效率。发酵前后菜粕的挥发性组分及含量变化都较大,发酵后风味物质的总量都显著增加,硫苷的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发酵不但显著增加了风味物质的含量改变了风味,而显著降低了抗营养物质硫苷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5.
天津滨海新区吹填造陆浅层超软土加固技术研发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于新近吹填淤泥形成的超软土地基,常规软基处理方法难以取得理想加固效果或根本无法实施。为适应天津滨海新区大面积吹填造陆的需要,针对当地吹填超软土的工程特性,研发出一种适合于天津滨海新区的浅层超软土加固技术,详细介绍该技术的加固目的、技术方案、工艺要点及其工程应用情况。依托天津滨海新区中船重工造修船基地造船B区软基处理工程,结合各种监测检测成果,评价其加固效果并分析其中原因,同时指出该技术尚存在的问题。工程实践表明,经过该技术处理的吹填淤泥,浅层土体含水率大幅降低,物理力学性质明显改善,表层形成一层具有一定承载力的硬壳层,完全可以满足后续吹填砂垫层和机械插板的施工要求,工程应用成功,同时该技术具有成本低、工期短、工艺简单等特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6.
针对柔性互联装置交流电网三相不平衡引发直流侧电压波动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托里拆利点的柔性互联装置直流电压波动抑制策略。首先,通过定义三相不平衡不对称故障系统电压三角形托里拆利点为“新中性点”,将传统三相坐标系下的电压幅值不对称、相角漂移的故障转化为托里拆利点坐标系下的电压幅值故障;其次,通过分析系统三相功率有功功率振荡、直流波动之间的关系,建立新型控制策略,通过抑制有功功率二倍频分量波动,有效抑制系统直流母线电压波动。最后,基于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7.
本文提出一种用于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的方法,即使用核径迹热释中子探测器测量中子通量密度,该方法在低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已成功在微型中子源反应堆上得到验证。为了测试其在高中子通量密度测量方面的适用性,在中国先进研究堆辐照孔道内进行了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孔道内中子通量密度相对分布总体趋势与MCNP的计算结果符合较好,此种方法测量高中子通量密度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08.
模板采用冷金属过渡(CMT)焊接工艺,以ER4043铝硅焊丝作为焊缝填充金属对AZ31镁合金和6061铝合金进行对接,焊接过程稳定,焊缝成型良好。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和X射线衍射等表征方法,对接头的组织、成分和相组成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填充金属与铝母材界面结合良好,与镁母材联生结晶,晶粒长大形成均匀分布的柱状晶,为α镁基固溶体和γ(Mg17Al12)的共晶组织,镁侧熔合区生成了Mg17Al12、Mg2Al3、Mg2Si金属间化合物。力学性能测试表明:镁侧熔合区的显微硬度值较高, 该处生成了脆硬的金属间化合物;断裂均发生在镁侧熔合区,属于脆性断裂。断裂的主要原因是镁侧熔合区生成了大量的Mg2Si、Mg17Al12和Mg2Al3金属间化合物。  相似文献   
109.
采用快速凝固与去合金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纳米多孔铜,用XRD、SEM分析样品的相组成和微观形貌,研究前驱体AlCu合金成分对纳米多孔铜微观结构及Al2Cu、AlCu协同性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Cu原子分数为33%时,去合金化后形成具有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铜;Cu原子分数为38%时,形成比表面积更高、更均匀细小的双连续结构纳米多孔铜,平均孔径尺寸约100 ~ 150 nm,平均系带尺寸约50 ~ 80 nm;Cu原子分数为43%时,形成了双连续结构的纳米多孔铜并在其中分散着纳米颗粒聚集体;Cu原子分数为50%时,形成了纳米颗粒聚集的纳米多孔铜.实验发现,Al2Cu、AlCu腐蚀的协同作用对双连续结构的形貌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0.
南京明城墙的历史遭遇 元末明初,朱元璋定都应天,历时30余年,建成新城,周长33.68公里的城墙,留存至今(图1)。其间700余年,饱经风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