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油藏地球化学在新站油气藏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在简要介绍了新站油气田地质特征的基础上 ,应用油藏地球化学参数探讨了油气运移方向及油藏的连通性 ,得出新站黑帝庙、葡萄花油气藏内部纵向上同一油层不同砂岩组之间相互分隔 ;平面上同一断块油层连通性好、不同断块油层分隔性强及油气藏成因具有多期次性的结论 ,这一结论对于新站油气藏的有效开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2.
断层封闭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断层封闭性对油气勘探与开发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进行断层的封闭性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断层封闭的复杂性,目前还没有一种能解释各种断层封闭性的通用方法,在断层封闭性分析中存在着一些实际问题.文中分析了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断层封闭效应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封闭性评价中可能遇到却容易被遗漏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认为在分析一条断层的封闭性时,首先应确定影响断层封闭性的主要地质因素,然后应用多种资料,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多方面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相似文献   
23.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水平井的产能公式进行了分析。应用数理统计方法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产能公式进行了改进,使水平井的产能公式更加完善。将改进的公式应用到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其计算结果与水平井实际的生产数据比较接近,对大庆外围低渗透油田水平井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4.
新站油田葡萄花油层油藏成因及保存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研究新站油田葡萄花油层的垂直直裂缝系统分布,油藏压力梯度分布及油水分布的关系入手,在深入研究油藏的异常压力成因,断层及垂直裂缝系统形成期的基础上,根据油藏的成藏时期与断层及其垂直裂缝形成,活动时期的先后关系,分析不同时期形成的断层及其裂缝系统对油藏的影响,从而归纳出油水分布的规律性,指导整个新站油田的评价与开发。  相似文献   
25.
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油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宝文  周永炳  刘国志 《石油学报》2006,27(Z1):151-154
在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相对渗透率资料计算出不同渗透率油层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并在3口密闭取心井岩心分析和试油(采)资料校正下,得到油藏条件下不同渗透率油层含水率与含水饱和度关系式,建立特低渗透油水同层油藏油层初期含水率解释图版。经葡西油田古109试验区11口井单层射孔资料验证,图版解释符合率为82%。该图版为油水同层油藏开发中确定开发井完井下限和界定开发井射孔层位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26.
国外许多实例研究表明,油藏内流体非均质性特征可作为判断油藏连通性的主要依据,但我国陆相含油气盆地碎屑岩储层物性非均质性强,导致油层内流体性质非均质性现象也更加复杂化、多样化。该文以松辽盆地新站油田为例,分析了油层内原油在族组成、饱和烃色谱指纹特征和生物标志物等方面存在的非均质性现象和分布特征,讨论了油源、油气运移、油层岩性、油藏内次生变化及油层连通性等地质/地球化学因素对造成油层内流体非均质性和油藏内原油组成混合作用的影响。研究表明,影响油层内流体非均质性的因素十分复杂,不能简单地根据油层流体非均质性判断油层的连通性,必须在原油族群划分对比、在对影响流体非均质性诸因素充分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判断。   相似文献   
27.
页岩对气体的吸附能力评价是页岩气研究的基础工作,兰氏体积数据是评价页岩气体吸附能力的重要参数,但局限于兰氏体积的应用研究不能满足工作需要,现有数据的信息挖掘和应用还有较大的空间。页岩与气体构成的吸附体系,对气体的吸附能力、特性可以利用吸附势理论进行分析和描述。实验数据分析表明,页岩与不同气体构成不同的吸附体系,具有不同的吸附特性曲线,吸附特性曲线基本不受温度影响,可以用于等温吸附曲线的预测。以川东南五峰—龙马溪组优质页岩为例,进行了地层条件下页岩气体吸附能力的预测。预测结果显示,页岩样品地层条件下的吸附气量与兰氏体积存在较大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温度和压力对页岩气体吸附能力的影响和控制作用,暗示地层条件下页岩吸附气量预测研究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8.
大庆外围油田葡萄花油层以薄互层储层为主,砂体规模及展布方向的预测难度大,统计密井网条件实验变异函数拟合出的理论变异函数,不但可以分析密井网区块的单砂体规模和展布方向,而且可以分析密井网区块的叠合砂体规模和展布方向,在地质条件相似,钻井资料较少的区块进行地质建模时,还可以直接借用其理论变异函数进行统计计算单砂体和叠合砂体的规模和展布方向。利用葡西试验区33口井的资料,计算沿井排和垂直井模方向的变异函数,并拟合出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最后,通过套合结构分析的方法研究单砂体及叠合后砂体的规模及展布方向。利用变异函数研究薄互层储层单砂体和叠合砂体的解释结果与利用实际密井网钻井资料的砂体解剖结果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29.
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凝析气藏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根据葡西油田开发试验区的钻井、生产动态和实验分析资料,探讨了葡西油田产凝析油的问题,通过解剖葡西试验区单砂体分布,在搞清油气水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利用生产动态资料和PVT实验资料进一步分析认为葡西试验区局部存在的小气顶为凝析气藏,且以产气为主,仅产极少量凝析油。挥发性黑油类型的存在说明葡西油田葡萄花油层的油藏和凝析气藏是同源的,凝析气藏为原生油藏压力下降至饱和压力脱出溶解气后再次运移、集聚而成。葡西油田葡萄花油藏类型以油水同层油藏为主,局部存在凝析气藏。  相似文献   
30.
针对外围油藏的复杂性及时实现油藏评价对象的转变,以工业油流井单井综合评价为突破口,按照“单井评价、注重落实、探采并举、加快开发”的技术路线形成了以井一震相模式预测技术、探边测试和单井滚动开发设计为主的单井评价技术和“百井工程”开发模式。对进一步扩大目标探井勘探成果,加快储量动用步伐,实现勘探开发经济效益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