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工业技术   5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6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利用ADMC401的三相16位PWM调制输出功能、灵活多样的接口方式及其高速的DSP计算速度,实现了电力系统中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COM)的控制。考虑到控制系统的实时性要求,该控制系统采用了DSP和单片机组成的双CPU接口方式,保证了系统运算和控制的高速响应能力。同时,ADMC401具有专用的看门狗控制逻辑,可有效保证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52.
基于相反电性表面活性剂之间的协同作用,采用烷基磺酸盐CnSO3Na(n=8,12,14,16)与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八烷基羧基甜菜碱(BS-18)合成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考察了碳链长度对BS-18表观黏度的影响及温度对合成的黏弹性表面活性剂表观黏度的影响,并研究了BS-18/C12SO3Na体系溶液的稳态流变性能.实验...  相似文献   
53.
在超临界可视体积系统中,采用成像法研究了原油-CO2两亲化合物芳香聚醚酯R1Em1R0对CO2/稠油体系相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50℃,添加2%(w)R1Em1R0,1#稠油质量变化率最大为31.67%,过程中观察到稳定的泡沫油,这种泡沫油对提高稠油采出非常有利;温度对稠油膨胀具有负面影响,稠油黏度越高,膨胀现象越明显,稠油黏度越低,抽提作用越明显。  相似文献   
54.
通过浊点压力实验考察了温度、聚合度、烷基链长度以及烷基聚醚含量对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2中溶解度的影响,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分析了烷基聚醚分子间相互作用、烷基聚醚和CO2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探索了烷基聚醚与CO2的微观相溶规律。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升高,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减小,烷基聚醚与CO2之间的亲和性降低;在分子中引入聚氧丙烯基团有利于提高烷基聚醚在超临界CO2中的溶解度,但存在最佳聚合度范围。十二烷基聚氧丙烯醚比十二烷基聚氧乙烯醚的溶解度参数小,分子间相互作用更弱,且在超临界CO2中更分散,与CO2的相互作用能更大,使其与CO2亲和性更强,浊点压力更低,溶解度更好。  相似文献   
55.
合成了包含不同烷基(辛烷基、癸烷基、十二烷基)链和反离子(HCO3-,C6H5COO-,CH3COO-,C2H5COO-,C3H7COO-)的烷基脒表面活性剂,并测定了这些烷基脒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及CMC下的表面张力(γcmc)。实验结果表明,烷基脒碳酸氢盐在去离子水中的CMC为0.6~21.7 mmol/L,此时γcmc可降至24.11~27.40 mN/m;反离子由碳酸氢盐变为羧酸盐,γcmc基本不变,但CMC显著降低;去离子水中加入0.5%~5.0%(w)的NaCl,对十二烷基脒丙酸盐的CMC与γcmc基本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