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工业技术   7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基于DDS的数字倍频器研究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DDS并结合等精度频率测量原理实现了周期性信号的数字倍频.倍频时通过单片机测出输入信号频率,并根据倍频系数算出倍频信号频率,最后利用DDS来产生所需的倍频信号.对倍频的原理、信号倍频的准确度作了理论分析,并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62.
智慧校园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学校的管理服务水平,本文针对目前校园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以云计算技术为依托,提出了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智慧校园的总体设计方案,归纳总结了智慧校园中各应用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   
63.
可通过在沉沙池首部增设调流板,调整沉沙池内的水流结构,提高沉沙池的沉沙效率.在对调流板的过流面积和水头损失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调流板水头损失的定量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调流板孔洞面积与调流板面积的适宜比,指出:调流板孔洞布置时,应底孔大、表孔小、中孔小、边孔大,且宜对称布置.  相似文献   
64.
沉沙池中调流板对水流调节作用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沉沙池是一种重要的泥沙处理工程设施,其作用是沉降含沙水流中有害粒径的泥沙。泥沙在沉沙池中沉降效果的好坏,与池内水流流场分布直接有关。为使沉沙池内水流流场分布更利于泥沙的沉降,对传统沉沙池进行了改进,在沉沙池工作段首部加设调流板来对人池水流进行调节,并用室内模型试验检验调节效果。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表明经过调流板调节后的水流流场分布更利于泥沙在沉沙池内的沉降,可为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5.
针对柳北低渗区油藏强水敏、强应力敏感性、塑性特点,在对储层进行系统分析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注水井压裂技术及双元黏土防膨压裂液体系研究。该技术使用保护储层的酸性黏土稳定剂复合黏土防膨剂,防止黏土膨胀、扩散和运移带来的伤害。考虑塑性地层对有效支撑裂缝的影响,优化了裂缝长度及加砂强度。利用水井返排控制优化技术,消除应力敏感性对增注效果的影响,从而减小了施工规模,降低了施工成本,提高了水井压裂施工效果。该技术在柳北低渗区的应用,获得了明显的增注效果。  相似文献   
66.
吴均  张岩 《西北水电》2009,(4):40-43
在水利水电工程和路桥工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边坡开挖问题.而在边坡开挖中应遵循"少开挖,少扰动自然边坡"的原则."扇子面"开挖理念,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小坡体的开挖量,尽量少地扰动自然坡体,保护生态平衡,降低边坡开挖及处理费用,加快施工进度,尽早创造效益.  相似文献   
67.
陈佳昕  赵晓娟  吴均  杜木英 《食品科学》2014,35(11):129-134
以重庆酉阳生产的苦荞为原料,应用液态发酵技术,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对苦荞酒的酿造工艺条件进行优化,从而确定苦荞酒的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苦荞酒最佳液化工艺条件为α-淀粉酶添加量0.15%、pH 6.5、温度60 ℃、液化时间2.5 h;最佳糖化工艺条件为糖化酶添加量1.5%、pH 5.0、温度60 ℃、糖化时间3 h;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酵母菌添加量0.1%、发酵温度28 ℃、pH 4.5。在此条件下发酵72 h即可得到酒度为9°左右的苦荞酒。  相似文献   
68.
近年来,随着社会现代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我国的工程建设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工程的施工质量与造价管理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施工工程不仅仅与国际民生联系密切,还关系着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本文中,笔者根据自身的实践经验并结合对工程监理工作中造价管理的调研,对工程监理工作中造价管理的概念与现状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对工程监理工作中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对工程监理工作中造价管理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69.
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及其品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均  黄传书  赵珮  刘艳 《中国酿造》2021,40(1):98-104
以桑葚为原料,以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糖度和酵母接种量为自变量,以花色苷含量为响应值,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优化桑葚果酒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桑葚果酒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发酵时间8 d、发酵温度26 ℃,初始糖度24.5 °Bx,酵母接种量0.10 g/L。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所得桑葚果酒花色苷含量为208.79 mg/L,残糖量为3.1 g/L,酒精度为12.7%vol,对DPPH和ABTS自由基的清除率分别为95.55%、97.82%。桑葚果酒呈澄清透明的紫红色,酒香馥郁,口感柔和,带有明亮的桑葚风味。  相似文献   
70.
通过对冀东油田南堡五号构造裂缝性火山岩储层开展岩石力学特性、岩石脆性、水平应力差、天然裂缝发育情况等分析,明确了复杂裂缝网络构建的关键因素,同时确定了施工排量、施工规模、缝内净压力、液体黏度等工程因素对构建复杂裂缝网络的影响,提出混合水注入、酸蚀多缝改造等配套工艺,明确了冀东裂缝性火山岩气藏压裂实现复杂缝网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