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31.
本论文主要针对发动机的机油异常消耗焦点问题,结合缸孔网纹的实际控制现状。对缸孔网纹的主要参数及评价方式进行论述,并结合缸孔网纹参数对机油消耗的影响机理,识别过程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缸孔网纹加工相关参数控制的研究和分析,针对网纹粗糙度和缸孔圆柱度的控制,比较和测试不同缸孔的参数,确定缸孔网纹参数与发动机机油消耗的相关性,进行分析验证确认其潜在要因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32.
Underground Electro 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has become so serious that there were false alarms in monitoring system, which induced troubles of coal mine safety in production. In order to overcome difficulties caused by the explosion-proof enclosure of the equipments and the limitation of multiple startup and stop in transient process during EMI measurement, a novel technique was proposed to measure underground EMI distribution indirectly and enhance Electromagnetic Campatibility(EMC) of the monitoring system. The wavelet time-frequency analysis was introduced to underground monitoring system. Therefore, the sources, the startup time, duration and waveform of EMI could be ascertained correctly based on running records of underground electric equipments. The electrical fast transient/burst (EFT/B) was studied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wavelet analysis. EMI filter was improved in accordance of the EMI distribution gotten from wavelet analysis. Power port immunity was developed obviously. In addition, the method of setting wavelet thresholds was amended based upon conventional thresholds in the wavelet filter design. Therefore the EFT/B of data port was restrained markedly with the wavelet filtering. Coordinative effect of EMI power and wavelet filter makes false alarms of monitoring system reduce evidently. It is concluded that wavelet analysis and the improved EMI filter have enhanced the EMC of monitoring system obviously.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50674093)  相似文献   
33.
在三维矿业软件系统下,能够建立起矿床的三维可视化模型,在基础地质数学计算机化后,矿床三维可视化模型能够为矿山开采技术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提供基础技术平台.在建立云南某铜矿深部矿床三维矿床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地质统计学评价方法对资源进行评价,并模拟开采方法计算出设计采矿量,最后对不同开拓技术方案建立直观的三维模型,辅助论证不同开拓方案的优缺点.得出三维可视化技术具有较强的辅助开采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34.
最优估值方法以矿床矿化的各向异性为出发点,采用地质统计学方法通过变异函数依据已知样品点对未知点进行品位估值。由于该方法考虑了矿床矿化各向异性的实际,更能真实反映矿床的矿化特征,其估算结果更接近于矿床的真实品位。最优估值方法改变了传统复杂的求体积、体重的储量计算方法。本文通过某铜矿山为例,介绍了在DIMINE软件中应用最优估值方法进行品位估计的实现步骤。  相似文献   
35.
砂卵石土作为一种特殊的岩土材料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重视。以三维颗粒流程序(PFC3D)为工具,建立砂卵石土直剪试验数值模型,并与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由于砂卵石土是一种三维不连续介质,并具有任意的形状,数值模拟结果相对于试验数据偏低。为更好地研究其抗剪特性,采用多面体颗粒近似模拟砂卵石土,并将其结果与以传统的球形颗粒模拟砂卵石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面体颗粒相对于球形颗粒而言,能较好地反映砂卵石土直剪试验的剪切破坏现象,与试验数据更加吻合。细观参数敏感性分析表明:抗剪曲线的峰值段主要受接触刚度和摩擦系数的影响,剪切曲线的上升段主要受接触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36.
对于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宏观分布规律和有利区带的认识目前尚不十分清楚,难以满足区带评价和目标优选的需求。为此,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和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并结合实验分析数据,深入探讨了该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储层的特征、形成机制和分布规律,并指出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的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鄂尔多斯盆地海相碳酸盐岩主要发育岩溶型和颗粒滩型两类白云岩储层,前者发育于蒸发台地的含膏云岩和膏质云岩坪微相,主要分布在下奥陶统马家沟组马五段上组合及马一段和马三段,后者主要发育于台地边缘颗粒滩和台内颗粒滩微相,分布在中寒武统张夏组、上寒武统三山子组、马四段和马五段中组合;②颗粒滩型储层岩性为鲕粒云岩、砂屑云岩、晶粒云岩及微生物云岩,储集空间以残余粒间(溶)孔、微生物格架(溶)孔、晶间(溶)孔和溶洞为主,少量裂缝,孔隙度介于2.00%~18.03%,平均孔隙度为6.16%,机械沉积和微生物造丘是原生孔隙形成的重要机制,准同生溶蚀和裸露期风化壳岩溶作用是溶孔溶洞形成的主控因素,早期白云石化和封闭体系有利于孔隙的保持;③岩溶型储层岩性为(含)膏模孔细粉晶云岩和粉晶云岩,储集空间为膏模孔、溶洞及微裂缝,孔隙度介于2.00%~16.36%,平均孔隙度为5.98%,同生期层间岩溶和裸露期风化壳岩溶是膏模孔形成的主要机制,而膏模孔的保存受矿物充填和封闭体系两大因素的控制。结论认为,有利储层主要分布在该盆地鄂托克前旗—定边—上韩、桃利庙—吴起和榆林—志丹一带,其中桃利庙—吴起和榆林—志丹一带是深层碳酸盐岩气藏勘探最有利的区带。  相似文献   
37.
往复式压缩机出口管线振动分析及防振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振红  吴东旭 《当代化工》2006,35(4):302-304
对往复式压缩机出口管线振动原因分析可知,活塞在气缸中进行周期性的往复运动,所引起的压力脉动是出口管线产生振动的主要原因,管系固有频率与机器的激振频率相等时,产生的共振是管线振动的第二个原因。根据API618规定,确定采用何种分析方法,提出在工程设计中应采取的合理防振措施。  相似文献   
38.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中奥陶统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获得页岩油气勘探重大突破,成为该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新领域,但乌拉力克组岩相类型及优质岩相分布特征不够清晰,制约了该层系下一步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为此,基于岩石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等资料,对乌拉力克组海相页岩开展了岩相类型划分,分析了不同岩相储层发育特征,明确了优质岩相的主控因素并预测了优质海相页岩储层的发育区。研究结果表明:(1)乌拉力克组主要发育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含有机质硅质页岩、贫有机质钙质页岩、富有机质混合页岩、含有机质混合页岩和贫有机质混合页岩6类页岩岩相;(2)乌拉力克组页岩储集空间主要为粒间孔和微裂缝,含少量黄铁矿晶间孔、有机质孔和粒内溶孔;(3)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含有机质硅质页岩、富有机质混合页岩、含有机质混合页岩、贫有机质混合页岩和贫有机质钙质页岩的平均孔隙度分别为2.31%、1.57%、1.07%、1.09%、0.66%和0.62%。结论认为,富有机质硅质页岩、含有机质硅质页岩和富有机质混合页岩总有机碳含量和脆性指数较高,储集物性及含气性较好,是乌拉力克组优质岩相,位于坳陷区的乌三段和乌二段下部是...  相似文献   
39.
奥陶系下统马家沟组是鄂尔多斯盆地下古生界重要产气层位,目前已在马家沟组盐上风化壳领域获得了近万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地质储量,且盐上组合研究成果丰富,认识较为统一。但是,马家沟组盐下组合含气系统研究不足和认识分歧较大,已严重制约了该区盐下天然气的勘探。为此,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出发,利用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手段,对盐下含气系统进行了系统研究;结合盐下天然气来源、烃源岩规模和储层特征以及圈闭成藏要素评价,明确了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成藏的有利条件和富集区带。研究结果表明:(1)马家沟组盐下天然气的甲烷、乙烷碳同位素偏轻,具有典型油型气特征,其烃源岩可能为马家沟组高频层序相关的薄层海相烃源岩,岩性主要为暗色泥质白云岩和微生物白云岩,具备规模供烃能力;(2)盐下发育多套丘滩和丘坪粉晶白云岩储层,沿台内低隆规模分布,源储盖组合反映盐下具备自生自储成藏条件,疏导断层、侧向封堵是成藏关键要素;(3)榆林—横山和神木—米脂地区是盐下天然气有利富集区带。结论认为,马家沟组盐下含气系统和天然气富集区带新认识的提出有效地支撑了米探1井的天然气勘探突破,对鄂尔多斯盆地深层天然气深化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