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1篇
工业技术   39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为解决矿用主要通风机风量值测试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问题,将数据融合方法引入其中。在对单传感器一致数据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剔除疏忽误差求出平均值,再由测试中心对多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在多传感器数据融合的算法中,对阙值区间函数进行改进,采用二次曲线来消除阙值点处相互支持的模糊性。实际应用表明,风量测试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近期,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米探1井在奥陶系马家沟组四段(以下简称马四段)钻获高产工业气流,天然气勘探取得突破,引起科研人员对该层段颗粒滩储层的广泛关注。然而,现阶段对马四段颗粒滩的研究认识难以满足其勘探部署的需求。为此,在综合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野外露头、钻井岩心、微观薄片和测井等资料,结合马四段颗粒滩形成的地质背景,研究了马四段的颗粒滩类型与地质特征、滩体纵向叠置关系与横向分布规律,明确了颗粒滩发育的主控因素,并提出了下一步天然气勘探方向。研究结果表明:(1)鄂尔多斯盆地马四段发育由多期滩体叠置而成的台缘颗粒滩和台内颗粒滩,其中台缘颗粒滩单层厚度介于1.1~51.0 m,累计厚度介于20.5~206.3 m;台内颗粒滩单层厚度介于1.1~4.5 m,累计厚度介于5.1~48.4 m。(2)颗粒滩的发育与海平面变化密切相关,马四期包含马四3期快速海侵、马四2期缓慢海退和马四1期振荡性缓慢海退共3个4级海平面变化旋回,纵向上颗粒滩主要发育于马四2亚段和马四1亚段;每个4级旋回又包括多个5级高频旋回,颗粒滩发育于高频旋回上部。(3)颗粒滩发育也受古地貌的控制,台缘颗粒滩分布于中央古隆起...  相似文献   
13.
淌塘铜矿于2006年8月建成投产,现已达到设计生产能力,矿山建有完善的开拓、运输系统,六中段为矿山的持续接替中段。文章在矿山生产现状调查和建立三维地质模型的基础上,应用DIMINE三维数字矿山软件系统的采矿设计功能,对六中段矿体可行的开采方案进行设计,通过对比分析后选择最优的开采方案,最后应用建立的三维模型对六中段回采进行整体规划。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直接复合技术和二次复合技术即微弧氧化与后处理技术(溶胶凝胶技术、化学镀、电泳涂装、热喷涂、磁控溅射技术等)相结合的研究现状。综述了两种方式对形成的复合膜层微观形貌、力学性能、耐蚀性能等方面的影响。对膜层直接进行复合处理,添加颗粒直接参与了反应过程,成为复合膜层中的一部分,对膜层微观结构和形貌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在减小孔隙率和微裂纹使致密度增加的同时,膜层的耐蚀性和耐磨性均得到了提高;而对膜层进行二次复合处理,增加耐蚀性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力学性能下降。  相似文献   
15.
针对以往定性或半定量研究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所取得的认识存在争议的问题,以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为例,应用激光U-Pb原位定年技术,并结合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分析测试数据,对马家沟组风化壳岩溶型和丘滩型两类白云岩储集层形成过程进行研究.结果如下:①8个储集层样品定年测试显示马家沟组主要经历了 5期成岩作用,第1期为基质...  相似文献   
16.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延长组浊积砂体横向相变快,地震识别困难,严重制约了研究区内浊积岩油气藏的勘探。笔者首先根据研究区浊积砂岩特征、沉积模式建立概念化地质模型,合成地震响应,并用实际地震资料与其进行对比验证,得出地震剖面上三角洲前积反射的前缘倾没端为寻找浊积砂体的有利部位;在此基础上,综合利用地震、钻/测井资料设计地质模型,并进行地震正演模拟,与实际地震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总结了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地震反射特征为丘状反射型和孤立短反射型,为定性解释和预测研究区浊积砂层组的分布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将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6-长7段划分为1个长期基准面旋回和5个中期基准面旋回。研究区延长组长6-长7段浊积岩主要发育在中期基准面旋回下降半旋回的中晚期和上升半旋回的早期,分布于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前端斜坡及平原区古地形低洼处,其展布范围随长期基准面的下降逐渐向湖盆中部迁移,这种分布特征主要受控于4个因素:盆地及周缘大地构造背景在宏观上控制着浊积岩的发育;区域构造活动为浊积岩的发育提供了一定的触发机制;基准面旋回的变化控制着浊积岩的发育及分布范围;前三角洲地区古地貌决定三角洲前缘浊积体运移方向和沉积位置。陇东地区浊流沉积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是长庆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接替领域。  相似文献   
18.
通过直接导入三维精确采切设计及开拓设计成果,以生产者及其工效、矿山主要采掘工艺技术为约束,以线性规划为优化技术对矿山采掘计划进行编制,实现了计划编制的三维可视化及动态管理.文章从三维可视化地下矿采掘进度计划编制的基本原理、技术方法和实现手段,全面阐述了三维可视化地下矿采掘进度计划编制系统,并以实际工程应用情况说明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9.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奥陶系发育多期台缘礁滩体沉积,其中对于中奥陶统桌子山组厚层块状白云岩的研究较多,而对于中奥陶统克里摩里组中—薄层状白云岩的研究则较少。为此,在分析该区克里摩里组储层发育背景的基础上,基于露头、岩心、岩石薄片观察资料和测井解释成果,研究了克里摩里组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特征、储层物性和地球化学特征;结合碳氧同位素、锶同位素、稀土元素、微量元素、阴极发光等资料,明确了该组白云岩成因和储层成因模式,进而预测了该区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的展布情况。研究结果表明:①该区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发育晶间孔隙型、溶蚀孔洞型和裂缝型等3种储层类型,其中前两者孔喉分布均匀、孔渗性较好,是主要的储层类型;②克里摩里组主力储层白云岩以浅埋藏交代成因为主,局部经受了后期深埋热液改造作用;③高频层序和埋藏白云岩化控制了克里摩里组的储层发育,其中构造运动形成的古沉积地形控制了滩体的平面展布,海平面的短期升降变化控制了储层的纵向差异性,而埋藏白云岩化作用使岩石骨架得以强化、孔隙得以保存。结论认为,该区克里摩里组白云岩储层主要沿台缘带呈南北向断续分布,厚度介于0.8~43.0 m,总面积为6 512 km2,可以形成规模有效的储集体。  相似文献   
20.
针对共轴双旋翼飞行器的姿态控制传统PID算法效果不理想,难以获得满意的控制效果,设计了P-PID控制器实现飞行器姿态控制。利用串级PID对共轴双旋翼飞行器的角度、角速度进行控制。仿真实验和飞行试验表明,算法满足飞行器系统的设计要求,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