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7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从波动观点看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油气田分布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拗陷内沉积、构造活动方面的表现特征以及拗陷北断南超的箕状结构都表明本区的地幔柱是呈波浪式由南向北迁移的,并为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所证宴。地幔隆起及地幔柱的波浪式迁移导致了上部地壳的波状运动,渤海湾盆地济阳拗陷的形成,正是这种波状运动的结果。波状运动控制了凹陷的生成及其结构、沉积中心及沉降中心有规律的迁移以及含油富集区的分布。   相似文献   
32.
以塔中地区为例,根据饱和烃、芳烃、含氮化合物、流体包裹体微量元素等参数的分析资料,运用地球化学追踪技术方法研究油气运移特征,证实在该区内油气垂向运移和侧向运移的普遍性。塔中地区断裂活动为油气垂向运移提供了有效通道,不整合面和连通性砂体为油气侧向运移提供了通道。实践表明,将地球化学资料与地质特征分析相结合,研究油气垂向运移,分析断裂活动史,以断裂为线索,立足多目的层部署,可以提高塔中地区勘探成功率。对油气侧向运移的输导体系的研究表明,有一定构造背景的优质储层是侧向运移的优势通道,选择的目的层段相对构造高部位是以侧向运移为主的有利油气聚集区。  相似文献   
33.
针对地球上普遍存在的走滑构造现象有大型、中型和小型之分,发育部位及石油地质特点存在很大差别的问题.研究了走滑断裂与油气成藏关系,认为:大型走滑断裂带是油气富集地带,沿线一般发育有走滑盆地.走滑盆地具有沉积速度快等沉积特点,利于有机质的保存和优质储层的发育.走滑断裂活动可形成雁列、花状等一系列典型的伴生构造,这些构造往往紧邻生油凹陷,并且经断裂与烃源岩相通,是良好的油气圈闭.走滑断裂不但可以形成利于油气成藏的静态要素,而且走滑活动还利于生油母质向油气转化、可改善储层物性、利于油气的排出和运移.#  相似文献   
34.
辽中凹陷锦州区块东营组发育三角洲滑塌浊积扇、远岸水下扇和近岸水下扇等重力流沉积.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和对比的基础上,通过区域沉积体系分析,探讨了各类水下重力流沉积的形成条件,建立了相应的发育模式,分析认为:物源系统、坡折类型和湖平面变化的耦合关系决定着沉积体的基本特征,包括类型、层序位置、发育部位和规模大小等.进一步研究表明,各类重力流沉积内部构成差异明显,坡折类型及组合样式对其控制作用明显,表现为:坡折组合的规模和复杂状况决定了砂体平面展布的分异状况;坡折带的类型和坡度决定着沟道体系的发育情况;坡折下方微地貌构建的次级坡折带控制着砂体的分配,尤其是优质砂体的富集位置.沟道化是断陷湖盆重力流沉积的一大特色,探讨了其有别于经典海相重力流相模式的原因.对岩性圈闭的勘探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5.
塔中地区深部流体对碳酸盐岩储层的改造作用   总被引:47,自引:17,他引:30  
塔中地区岩石及原油的稀土元素分析、二氧化碳碳同位素分析以及储层流体包裹体测温证实了深部流体的存在。盆地基底以下的深部流体通过深大断裂及火山活动进入盆地内,通过物质和能量交换对碳酸盐岩储层进行溶蚀和交代,使碳酸盐岩储集层的孔、渗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形成深埋改造型的优质碳酸盐岩储层。塔中西部地区沿大断裂及火山活动区发现的萤石矿带是深部流体作用的产物,是塔中45油田的主要储集层类型。深部流体的来源及活动范围与深大断裂以及火山活动密切相关,深大断裂以及火山岩发育区可以作为寻找深部流体改造型储层的标志。  相似文献   
36.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油房庄油田定31井区长1油藏精细地质建模,对该区油田地质储量、采油量、含水率和压力等方面进行了数值模拟,在此基础上,对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认为剩余油主要分布在构造高部位、沉积主河道注水未波及部位、生产井泄油半径之外和生产井未补孔层位。针对剩余油不同的分布形式,制定了新钻调整井和老井侧钻、注采井网完善、采油工程挖潜3种方法进行开发方案调整,对调整后的开发指标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油气藏数值模拟对开发方案的调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7.
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英买32井碳酸盐岩油气藏成藏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英买力地区英买32油气藏油气富集条件的研究,英买力北部潜山斜坡是油气聚集的良好区域,既有靠近北部库车坳陷陆相烃源岩的先决条件,又由于该区构造运动整体抬升,碳酸盐岩多次出露地表,遭受大气淡水的淋滤剥蚀形成溶孔的有利条件,形成了以溶孔、晶间孔、晶间溶孔和裂缝为的主储集空间,为油气聚集提供了良好的储集空间;加之上覆的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泥岩具备良好的封盖条件,为油气在英买力地区北部聚集提供了保障,使该区古风化壳潜山油气藏勘探具有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38.
鄂西下志留统龙马溪组(含上奥陶统五峰组)是中国南方四川盆地页岩气勘探的重点区带。应用双孔隙介质孔隙度数学模型,以钻井资料为基础,对鄂西龙马溪组页岩基质孔隙构成和裂缝发育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初步发现鄂西龙马溪组富有机质页岩储集条件具有3大特征:(1)孔隙类型总体以基质孔隙为主,仅在局部深度点/段发育微裂缝;(2)总孔隙度总体较小,仅为川南龙马溪组的1/2,且孔隙构成以黏土矿物晶间孔隙和有机质孔隙为主体;(3)基质孔隙体积大量减少和含气性变差的首要原因与川南筇竹寺组基本相似,即为黑色页岩热成熟度过高并出现有机质碳化特征,有机质碳化所控制的超低电阻富有机质页岩分布区是页岩气勘探的高风险区。由此推断,利川—恩施一带(即A井—HY1井区一带)为有机质严重碳化区,勘探风险高;石柱—万县复向斜东侧(即JS1井区周边)为有机质弱碳化区,勘探风险较高;EY1井以南和C7井以西的广大地区为有机质未碳化区,即页岩气勘探潜在有利区。  相似文献   
39.
塔中地区东部中古51井区鹰山组碳酸盐岩油、气、水分布复杂。为探求鹰山组油气分布及成藏特征,通过对现有油、气、水勘探成果、断裂特征及储盖组合进行分析,应用常规测井、成像测井、地震及地化等多种方法开展研究。研究表明,该井区鹰山组储层以孔洞型和裂缝-孔洞型为主,沿不整合面准层状分布。走滑断裂有着明显的控藏作用,油气井多分布在距离主干走滑断裂0.5~4.0 km范围内,产量随着离断裂距离的减少有增加的趋势;油气各地化性质距离走滑断裂也呈规律性的变化,呈现出“近断裂气远断裂油”的平面分布局面。良里塔格组良三—良五段联合鹰山组内部数套高阻层组成多套封隔盖层,垂向上多套储盖组合相互叠置,油气多层聚集。早期油藏受后期气侵影响,使得垂向上具有“上油下气”的特点。油气在盖层及走滑断裂的联合控制下,在有利的构造圈闭和岩性圈闭内成藏。  相似文献   
40.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油气聚集与分布   总被引:28,自引:4,他引:28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是形成于晚加里东-早海西期的下古生界残余古隆起,具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塔中低凸起具有多套油源层、多含油气层系、多种圈闭类型、多成藏期,具有多元复合含油气系统的特点,并具有四种油气聚集模式:下奥陶统碳酸盐岩潜山及背斜型、石炭系东河砂岩地层超覆型、石炭系断裂背斜及背斜型、志留系砂岩背斜及岩性(物性)型。奥陶系油气聚集一般与风化壳有关;志留系油气聚集受构造和岩性的双重控制;石炭系油气聚集一般与断裂及不整合面有关。只有沙漠地震过关,才能使塔中低凸起油气勘探成功率大为提高。在塔中低凸起西北倾没部位有可能找到大油气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