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20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13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利用天然气中He同位素组成探讨天然气的形成与运聚成藏机制。塔里木盆地古生代和中生代地层中天然气氦同位素分析表明,3He/ 4He分布在2.58×10-8~8.33×10-8范围,R/Ra为0.019~0.059,平均值为0.031,为典型的壳源He同位素组成特征。我国东部主要含油气盆地天然气的R/Ra平均比值则变化于1.21~2.30,说明在东部盆地天然气形成过程中有幔源He的加入。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除构造活动外,更重要的是成烃过程中热源不同。东部含油气盆地成烃作用过程中,携带有深部气体挥发分的幔源热流加热地层水形成地层中热水对流体系,同时幔源He进入热水流体。热水流体与烃源岩发生作用,可促使源岩中有机质转化成烃类并进入流体,烃源岩中壳源放射性成因He 也进入流体一起运移成藏,所以东部盆地天然气中的He同位素组成具有壳幔二元混合特征。塔里木盆地成烃热源来自于盆地沉积体埋深形成的壳内地热增温,天然气He同位素组成特征表现为壳源He同位素特征。  相似文献   
12.
烃类形成、运移和聚集的常规研究实质上仅限于沉积盆地演化的埋藏过程,而其它地质作用,特别是与基底岩体的构造隆起和构造活动被完全忽视了。根据埋藏演化观念,反映源岩鼠熟和烃类形成的关键参数是温度,控制烃类排出祝运移的因素是上覆匠力对岩石的压实作用。根据这些前提,石油形成动力学研究的焦点是加热模拟实验有机质的成熟作用。而本模拟实验的目的是揭示构造变形对源岩的转化作用。  相似文献   
13.
2005年8月7日~10日,第五届全国石油地质实验技术交流会在北国名城牡丹江市举行。来自中国石油、中国石化、中国海油、中国科学院、高等院校等近30个科研院所的170多名代表参加会议,戴金星院士、黄第藩教授、梁狄刚教授等应邀出席会议。大会由中国石油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中国石油学会科技装备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地质学会石油地质专业委员会协办、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中心和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承办。  相似文献   
14.
论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系统介绍了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理论的提出、发展及研究现状。在沉积盆地中介于生物化学作用带与热解作用带之间、生物化学作用趋于结束、热解作用还未大规模成烃的特定层段,有机质在各种外生营力作用下形成的以甲烷为主的烃类气体即为生物一热催化过渡带气,其相应深度为1500~2500m乃至3000m,占δ^13C1值为-60‰~-45‰,R0值为0.3%~0.6%。从盆地构造背景、沉积成岩特征及过渡带有机质组成、早期演化、成烃过程、有机质在黏土矿物催化和构造运动引起的力化学作用下经脱基团和缩聚作用等化学反应的方面,综述了过渡带气成烃机制和成烃模式。阐述其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占δ^13C1与C1/(C1-C5)的关系,把过渡带气分为4类:①低演化和运移的过渡带气;②典型过渡带气;③残留过渡带气;④生物改造或复合源过渡带气。确立了判识过渡带气的地质和地球化学标志,并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含油气盆地过渡带气的资源远景。图2参27  相似文献   
15.
自制天然气中稀有气体纯化富集装置,并与四极杆质谱计联机使用,用于天然气中4He丰度的分析。通过空气标准的反复多次分析,求得该分析系统4He的灵敏度;同时验证了该系统具有较好的重现性。与Mat271大型质谱仪进行天然气样品分析的数据比对,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小于10%。应用该方法分析了四川盆地普光和建南气田部分天然气样品,结果表明,天然气中放射性成因的4He丰度对天然气源岩时代和气藏形成的年代研究具有一定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四川盆地中三叠统雷口坡组天然气勘探近年来取得重要突破后继而成为业内关注的热点,但对气源的认识存在较大的分歧。基于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开展的成因鉴别和气源对比研究表明,雷口坡组天然气既有主要来自下伏上二叠统龙潭组/吴家坪组烃源岩(磨溪雷一段气藏),断裂下盘须一段烃源岩有一定贡献(中坝雷三段气藏)或供烃条件(川西雷四段气藏),也有主要来自须家河组烃源岩,雷口坡组自身烃源岩有一定贡献(元坝和龙岗雷四段气藏)。雷口坡组气藏具有3种不同的源储组合,其天然气勘探方向具有差异。上二叠统龙潭组烃源岩作为主力烃源岩构成下生上储型,切穿龙潭组至雷口坡组的深断裂周缘的正向构造是寻找雷口坡组规模性气藏的最有利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底部烃源岩和雷口坡组顶部储层可以构成旁生侧储型,岩溶残丘或岩溶斜坡局部构造高点是这类组合较有利的发育部位。雷口坡组自身构成自生自储型,这类组合往往作为辅助参与气藏形成。  相似文献   
17.
天然气中Ar同位素对比测定及数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近年实验室研制了高精度、超高真空的净化系统与VG5400质谱计在线连接,实现了天然气中He、Ar同位素的在线测量。在测量过程中为杜绝进样过程的氩同位素质量分馏效应,本次工作采用了“分段静态平衡移样”法,提高了天然气中氩同位素测量的精度。应国家重大基础研究“973”天然气项目的要求和安排,对过去测量过氩同位素的一批钢瓶样(51个)进行了对比测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过去测量过程中存在空气本底的污染和同位素分馏效应,但两次测量结果有73%的数据在估算源岩年代公式的数据误差范围之内,本实验室认为原测量数据能够满足源岩地质年代段的粗略估算要求。另外,对比研究结果还表明,过去认为同一样品40Ar/36Ar测量结果较高值是正确的这一说法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8.
阿尔卑斯山周边盆地是典型的中新生代构造盆地,包括南部的波河(Po)盆地,亚平宁半岛北部的磨拉石盆地和东部维也纳和潘诺尼亚盆地。这些盆地是该区所属国家重要的天然气产地。这些盆地中新生代天然气的形成演化,对认识生物-热催化过渡带气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天然气的混合类型及其判识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通过对天然气独特的物理、化学特征研究、探讨了不同成因来源天然气混合的机理和条件。将天然气混合划分为有机来源与无机来源的混合、有机质不同母质形成天然气的混合和不同成熟阶段有机成因气的混合等三大类型。通过具体实例解剖研究了天然气混合的判识,初步建立了不同成因类型天然气的混合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天然气氩样品实验技术的进展、氩同位素年代积累效应和储层时代效应、天然气源岩的年龄估算以及影响天然气中40Ar/Ar38比值变化的因素等方面介绍了近年对天然气中氩同位素的应用基础研究概况。从气源岩年龄计算、煤型气判识、气源对比等方面介绍了天然气40Ar/36Ar比值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