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7篇
工业技术   20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对于存在大型窜流通道的强非均质性油藏,单独实施聚驱易造成聚合物的无效驱替,因此需要在聚驱前实施调剖。文章利用三层非均质岩心模拟具有大型窜流通道的强非均质油藏,采用改性淀粉强胶开展聚驱前调剖的室内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剖,后续聚驱阶段比单独聚驱采收率增幅更大,而总采收率可以增加30%以上;调剖剂段塞越接近油水前缘,后续流体波及体积越大,而段塞超过油水前缘以后,后续驱替液的波及范围基本相同,因此将调剖剂段塞"定位"在油水前缘,就可以实现最佳的封堵效果;调剖时机不同,油水前缘的位置不同,可以通过调整后续顶替段塞的大小来实现调剖剂段塞的准确定位。  相似文献   
42.
水玻璃凝胶增强泡沫体系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可用于强非均质油藏深部调剖的水玻璃凝胶泡沫体系的成胶特性、微观结构及在岩心中的封堵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盐酸与污泥的反应在密闭条件下是一个平衡反应,且其反应速度随初始压力的增加呈指数降低;体系的胶凝时间随着pH值的降低而增加。由于体系的泡径小,界面膜的强度高,因而水玻璃凝胶增强泡沫体系的封堵效果明显优于普通泡沫体系。  相似文献   
43.
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和碱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以物理模拟实验结果为依据并结合理论分析发现,在实际油藏的驱油过程中,础活性剂/聚合物(ASP)复合体系与原油的超低界面张力对于启动残余油滴和降低毛管阻力的作用均比以往所推断的要小;为使油/水界面张力达到超低而加入的大量强碱,将导致储层矿物的溶蚀、地层和井筒的严重结垢以及产出液的深度乳化,这对于复合驱的总体效果和效益都是不利的。因此,对于复合体系超低界面张力和碱在驱油过程中的实际作用研究应予以客观的评价,对于非超低界面张力体系驱油实际效果的研究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44.
为了在修复粘土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中应用直流电场,用粘土膨胀实验及填砂岩心渗流实验研究了直流电场作用下蒙脱石、高岭石、伊利石的电解膨效应及含蒙脱石的石英砂填砂岩心的渗透率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粘土的膨胀性越强,其电解膨效应越明显;粘土电解膨率随着电场强度E的增加而增加,E>2V/m后趋于稳定;外加直流电场能够提高填砂岩心的渗透率,渗透率因子随E的增加而增加,E>12V/m时其增幅较小。利用外加直流电场下粘土的电解膨效应可以修复或者防止粘土的膨胀伤害、改善油藏渗透特性,该方法对于膨胀性粘土含量高、粘土膨胀伤害严重的油藏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45.
多重乳液的单分散性是与粒径相关的一些重要性质如乳液稳定性、乳化剂界面分配等研究工作的基础.在保证连续相与分散相的粘度比∈(0.1,1)条件下,分别以聚丙烯酰胺及甘油为连续相,以不同内相体积w1/o一级乳液为分散相,在相应流变性质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介质的弹性对多重乳液分散度的影响,制备了分散度20%左右的拟单分散多重乳液体系.研究表明,连续相的弹性是制备拟单分散多重乳液的必要条件,分散相的弹性有利于单分散多重乳液的制备.完善了前人的相关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46.
MTC固井水泥浆分散剂SSMA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侯吉瑞  安策 《油田化学》1996,13(2):111-115
在室内合成了可用来将钻井液转变成水泥浆的分散剂SSMA共聚物,进行了将长庆油田使用的聚合物(HPAM)钻井液转变成可固井水泥浆的设计和实验研究。借助此共聚物可将钻井液分散到水泥浆中,得到的MTC浆体可用于固井作业,还可用于固化废弃钻井液。  相似文献   
47.
注CO2提高原油采收率技术已在国内外多种油藏和各种地质条件下成功应用。通过室内实验模拟,研究了CO2在地层中的运移机理,即多孔介质中填充水相后对CO2运移速度影响很大;水相溶解CO2后与矿物反应损耗是CO2运移的限制因素;渗透率对CO2运移的影响比对温度的影响大。根据单相渗流规律并结合实验研究,得到与CO2扩散相关联的温度、压力、渗透率、位移之间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8.
吸附水层对低渗透油藏渗流的影响机理   总被引:14,自引:7,他引:7  
以玻璃微珠表面吸附水层随离心转速的变化实验为基础,得到了吸附水层厚度与驱动压力梯度的经验关系公式。利用这一结果,研究吸附水层对油藏中水渗流规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中、高渗透率油藏中,由于孔隙喉道较大,吸附水层厚度对渗流横截面的影响很小,渗流特征基本符合达西定律;而在低渗透油藏中,尤其在低流速的情况下,孔隙喉道半径与吸附水层厚度处于同一数量级,吸附水层厚度就成了影响水渗流规律的主要因素。变化的吸附水层厚度可以解释低渗透油藏中低流速下的非达西渗流特征。  相似文献   
49.
改性淀粉-丙烯酰胺强凝胶堵剂的封堵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堵剂深部封堵窜流型地层较困难,室内研发了以改性淀粉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有机复合交联剂和引发剂为主要成分的强凝胶堵剂,采用30 m超长填砂管检测其深部运移特性和深部封堵性能.实验表明,该堵剂具有良好的深部运移能力、较强的抗剪切能力、较好的选择封堵性和极强的封堵性能,能够满足吉林油田矿场需要.  相似文献   
50.
地层非均质程度不同,驱油体系有效提高采收率所需的黏度及界面性能有所不同。本文针对双河油田IV5-11层系油藏及原油特点,设计不同非均质条件仿真物理模型,对室内静态实验优选出的4个化学驱油体系进行室内岩心驱替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均质条件下,表面活性剂浓度(3g/L)一定,聚合物浓度分别为1.5g/L和1.0g/L的SP二元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基本相同;Na2CO3浓度(10g/L)、表面活性剂浓度(3g/L)一定,聚合物浓度1.5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幅度比聚合物浓度1.0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高2.26%。优选聚合物浓度为1.5g/L的复合体系,改变渗透率级差至2倍、3倍和5倍,随非均质性增强,与SP二元体系相比,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优势逐渐变弱;在模拟具有油藏代表性的3倍渗透率级差条件下,聚合物浓度1.5g/L的弱碱ASP三元体系提高采收率比SP二元体系高出2.15%,最终确定适合双河油田IV5-11层系的驱油配方为弱碱ASP三元体系,即1.5g/LZL-Ⅱ+3.0g/LQY-3+1.0g/LNa2CO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