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7篇
工业技术   5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1.
加快我国天然气工业发展的有关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天然气是世界公认的最清洁能源。全球天然气资源丰富,但资源的分布却不均衡。近10年,天然气可采储量和产量迅速增长。随着天然气管线建设和LNG压缩技术的提高,预计2020年,天然气消费将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我国天然气资源较为丰富,由于基础设施滞后和市场开发等多种原因,储量动用率低。我国有必要抓住时机,充分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加快天然气发展。  相似文献   
32.
从近期发现的油气新领域展望中国油气勘探发展前景   总被引:20,自引:7,他引:13  
近年来,中国的油气勘探不断发展,概括起来有四大新发现:①由于新构造运动控制晚期成藏,在渤海海域浅层发现石油地质储量超过亿吨级的油田群;②中西部地区山前冲断带油气勘探取得重大突破;③在塔里木盆地北部轮南隆起发现中国目前最大的奥陶系碳酸盐岩油田;④天然气勘探有突破性进展,探明储量大幅度增长。在塔里木库车坳陷、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四川盆地东北部共获得三个重大发现并形成三个天然气富集区。这四大新发现,对我们未来的油气勘探有着重要启示。对近期油气突破领域的研究表明,中国的油气勘探领域是广阔的,同时也使我们树立了对中国未来油气勘探发展的信心。  相似文献   
33.
何文渊 《石油学报》2004,25(3):114-114
21世纪已过去3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正如人们所预测的那样在不断显现。亚太地区的经济也在较快速地发展,特别是中国正在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所以,东北亚地区即将成为2 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热点地区。能源问题是东北亚地区2 1世纪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这里既有丰富的资源,又有广阔的市场。天然气这一优质的清洁能源,将是东北亚地区今后能源需求的重中之重。东北亚天然气和管道论坛及东北亚天然气管道国际大会,为东北亚地区天然气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八届东北亚天然气和管道国际大会,2 0 0 4年3月8~1 0日在上海召开。…  相似文献   
34.
采用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工艺,在GCr15轴承钢表面制备了钴基合金涂层,在750℃/100h条件下分析了试样的微观结构和高温氧化行为。结果表明:超声振动并未改变熔覆层的相组成,只是在近表层形成了更加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组织。涂层经100h高温氧化后遵循抛物线氧化规律。相比于传统的激光熔覆涂层,超声振动辅助激光熔覆涂层表面形成的氧化膜更加细小致密,且无明显的氧化破裂和剥落缺陷,同时伴随大量高温稳定性好的CoCr_2O_4尖晶石相生成,氧化增重与氧化速率常数分别减小了19.2%和50.8%,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35.
目前川中古隆起规模性勘探发现主要集中在深部震旦系—寒武系的高能滩相,中部二叠系处于台内斜坡相,以低能环境为主,勘探未受重视。为了进一步落实川中地区中二叠统气藏富集规律,通过岩心描述、薄片分析、U—Pb测年与印模法古地貌恢复等手段,开展岩相古地理、储层成因及成储模式与气藏特征分析,对全盆地茅口组二段(茅二段)进行了重新认识。结果表明:(1)四川盆地茅二段发育南带、中带与北带3个北西向古地貌高带,川中地区处于南部古地貌高带中南部,发育规模滩体;(2)茅二段古地貌高带控制了沉积期滩体分布以及准同生期的岩溶、白云岩化作用,据此构建了川中地区茅二段白云岩储层发育模式,认为川中地区茅二段发育大面积优质白云岩储层;(3)创新建立茅二段薄层白云岩地震预测技术,古地貌高带控制了茅二段优质白云岩储层分布与气藏的高产富集。新认识带来勘探领域新突破,指导部署的潼深4井等5口井试气获超百万立方米高产,实现了四川盆地茅二段台内天然气勘探的重大突破,提交探明储量超千亿立方米。目前,川中地区茅二段气藏已成为“十四五”期间提交天然气探明储量的重要领域。  相似文献   
36.
银根盆地下白垩统石油地质特征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渤海湾(陆上)盆地属于油气勘探的成熟盆地,但石油地质条件复杂。以往勘探集中于古近系沙河街组,还有一些新层系和新领域应重新认识。将来不妨采用“普查浅层,滚动勘探开发中间(古近系),探索深层”的勘探策略:浅层新近系构造面积大、幅度小,有形成大油气田的地质条件,是实现勘探新突破的现实领域;古近系通过滚动勘探开发,实现储量可持续增长;古生界是值得探索的另一领域,可以发现新生古储、古生古储和上生下储类型的油气藏。图2表1参12  相似文献   
37.
ú��������Ȼ������ʵ������Դ   总被引:18,自引:5,他引:13  
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油气资源战略中天然气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常规天然气储量快速增长,但从长远看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求。我国除天然气资源外,煤层气资源是相当丰富的。文章从常规天然气和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指出我国现今和将来天然气能源的供需矛盾,借鉴美国天然气和煤层气开发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指出,应从战略上将煤层气作为常规天然气的重要补充。分析了我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全国五大聚煤区39含煤盆地远景资源量约27.3×1012m3。在我国建成完善的煤层气产业体系,通过有效开发,煤层气产量有望达到100×108m3/年。  相似文献   
38.
随着低渗透、特低渗透等低品位油气储量的开发动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和致密油大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储层改造技术由采油过程中的一项附属工艺,发展成为一个与物探、钻井同等重要的、独立的系统工程。在此形势下,中国石油的储层改造理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由以往的附属工艺发展为独立的系统工程;由"平面改造"转变为"体积改造";由从属地位转变为主体地位。中国石油储层改造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断降低储层动用下限,大量资源转化成为可采储量;不断提升单井产量,使产能建设顺利实施;不断提升单井可采储量,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文中对推进中国石油储层改造技术进步提出建议,认为应抓住当前大力开发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利时机,制定统一发展战略,整合科技资源,提升施工作业水平和能力,遏制人才流失,自主研发装备、工具、材料。  相似文献   
39.
加大地下储备库建设力度保障油气供应安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和天然气储备是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地下储备库是一种安全和节约的储备方式。国外石油储备主要为地下溶洞和盐穴,天然气储备的发展有战略储备向以废弃气藏为主的大型化,民用储备向灵活性大、周转率较高的小型气库发展的趋势。我国目前地下油气储备库处于建设的初期,随着进口依存度的不断增大,需普查适合油气地下储存的地区,进一步重视和加大地下储备技术的研发,保障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4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