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30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2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
HRV系列降粘剂在冀中南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解决冀中南部10多个稠油油藏原油粘度高,开采难度大的问题,开发了应用HRV系列乳化降粘剂开采此类油藏的新方法,解决了稠油在地层,井筒难以流动的问题,而且使稠油的地面输送简单化现场应用表明,HRV系列稠油乳化降粘剂使用浓度小,乳化效率高,降粘效果好,同时不影响原油破乳,具有较大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22.
隔热保温防磨油管广泛应用于高凝原油开采,但其价格昂贵,准确计算其在油井的下入深度既可以实现保温效果的最大化,又能够有效控制材料成本,提高高凝、高含蜡油井开采效益。为此,以某隔热保温防磨油管为例,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将油井产液看作气液两相流,建立了油井井筒温度场控制模型和井筒传热模型,开展了隔热保温防磨油管下入深度研究。通过对比多种计算方法,得到计算结果与现场实际很接近的迭代求解数值方法,保证了模型的收敛和稳定。B-2D井的应用结果表明:模型计算结果与生产现场测试结果相对误差为2. 12%; 30余口油井应用后平均节约225 m保温隔热防偏磨油管,平均井口温度提高18. 3℃,油井井口回压平均降低0. 42 MPa。建立的油井井筒温度场控制模型和井筒传热模型不仅可用于自喷井保温油管的下入深度计算,也可以为水合物形成、注氮气或注蒸汽工艺参数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3.
冀中南部台4断块油田使用电潜泵提液,产出的含水原油富含黏土,最高含量达4.2g/L.针对这种原油研发了由破乳剂TA5031、松香胺聚氧丙烯聚氧乙烯醚、N-乙基全氟辛基磺酰胺聚氧乙烯醚、亚硝酸钠、雏生素A、甲醇、多肤缩合试剂和水反应,制得了原油破乳剂CDKT-0127,其中所含表面活性成分可使黏土颗粒表面由亲水变亲油,从而进入原油,使脱出污水变清.按基本配方合成了一系列破乳剂样品,以200 mg/L的加量在50℃用于含水30%的富含黏土混合原油的破乳脱水,得到了90分钟脱水率超过95%的3个配方破乳剂,其二元复配物的破乳脱水效果与单剂相同,在加药量测试中求得3个配方破乳剂在50℃下的最佳加量均为100 mg/L.其中的7号配方破乳剂(固含量55%)已投入现场应用,加量50 mg/L,在不加净水剂的情况下使净化原油含水<0.2%,污水舍油量<50 mg/L,黏土含量降至12.25 mg/L.  相似文献   
24.
为实现油井的清防蜡与节能降耗,应用内衬外裹油管在原油大举升过程中热量散失小的原理,改善原油在井筒中的流态,免去油井洗井、加药,并可能实现油井单管集输.5口试验油井井口温度平均提高13.5℃,抽油机悬点最大负荷下降3.5 kN,最小负荷上升1.3 kN,平均日节电37.1 kWh,节电效果明显.内衬外裹油管的成功试验给油田清防蜡和节能降耗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5.
为满足定向斜井出砂油井分层开采,达到控水增油的目的。在分析国内分层采油和防砂技术的基础上,研制了“悬挂泵+绕丝筛管+Y211-114型封隔器+带绕丝筛管的分流控制器+油管扶正器”管柱组合,形成了斜井分层采油与防砂联作工艺技术。经现场13口油井应用,单井日产油量平均增加3.5 t,含水率平均下降27.8%。  相似文献   
26.
同轴式双空心抽油杆加热系统可有效解决高凝油井井筒易结蜡、稠油井产液黏度较高的问题,但考虑油井生产效率、开采成本及综合的经济效益,需要计算出最佳的抽油杆下入深度。以井口出油温度最优为目标,同轴式双空心抽油杆下入深度、循环水进口温度为约束条件,建立了井口出油温度C计算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求解时,先用迭代法进行同轴式双空心抽油杆下入深度优化,然后在优化结果基础上进行抽油机载荷校核。建立的井口出油温度计算模型及同轴式双空心抽油杆下入深度确定方法,在现场13口油井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避免了以前设计人员凭经验确定抽油杆下深的弊端,可靠性更高,且有效时率平均提高14.1百分点,既满足了生产需要又节省了油井开发成本。   相似文献   
27.
在油井生产管理过程中,为了达到有效防蜡降黏、防腐阻垢、节能、环保的目的,在油井加装了防蜡降黏阻垢装置,利用感应导体在强磁场运动产生涡流电场的原理,防蜡防黏阻垢。40余口油井现场应用表明,抽油机悬点负荷平均下降了18.34%,年节约化学药剂32.5 t,年减少热洗69井次,年平均节电10655 kWh,为同类油井提供了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8.
为解决油井热洗时洗井介质污染地层,产量不能及时恢复的实际问题,在分析洗井对地层的伤害机理的基础上,应用含有一定数量的硫酸基和环氧基,并兼具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双重性质的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与极少量的碳氟、硅氟表面活性剂复配得到一种起泡性能很好的泡沫洗井液。在现场加量为0.5%~1%时,年300余井次应用此液。油井热洗后平均恢复期缩短48.6个百分点,提高了油井的有效时率,减少了抽油机无功消耗,实现年增油约2600 t。  相似文献   
29.
DWB—15报警器由分台控制机及中心控制机两部分组成。分台控制机主要由传感器、编码电路、主振荡电路、信频电路、功放电路和电子开关组成;中心控制机主要由单片集成3363DW组成的调频信号接收器构成。由于监视抽油机工作状态的传感器要求其工作在倾斜频率周期小于305的动态环境中,在正常工作状态时,传感器输出规定的连续电脉冲信号。当抽油机发生故障造成停机时,传感器输出的脉冲信号中断,此时连通到机内的检测电路的工作状态发生调变,使编码电路和电子开关启动,完成报警检测功能。编码、计时、脉冲调制均由一块集成电路板完成,工…  相似文献   
30.
油田进入开发后期时,老油田普遍存在着设计规模大,生产能力过剩、生产设施、设备老化、生产工艺落后以及能耗高等问题,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状况的变化.随着油田的二次开,各油田都在寻求适合各自特点的地面改造模式,以适应新开发形势下工艺技术、现场管理、能耗指标等要求.华北油田第五采油厂从2003年开始结合荆丘油田开发规划,对地面工艺系统本着简化、优化的原则进行了整体改造,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老油田二次开发地面系统的改造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