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76篇
  免费   664篇
  国内免费   1125篇
数理化   456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87篇
  2019年   95篇
  2018年   94篇
  2017年   157篇
  2016年   94篇
  2015年   160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227篇
  2012年   231篇
  2011年   242篇
  2010年   252篇
  2009年   262篇
  2008年   284篇
  2007年   286篇
  2006年   278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209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143篇
  2001年   163篇
  2000年   150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47篇
  1997年   33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4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SRN 1 反应及某些SET引发的链式反应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兆斌  张昭  夏炽中 《有机化学》1991,11(2):113-126
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来 S_(RN)1反应及某些 SET 引发的链式反应的研宄进展。包括四方面,即有机杂环化合物的 S_(RN)1反应;在 S_(RN)1反应中作为亲核试剂的各种有机负离子;金属离子对 S_(RN)1反应的催化作用以及 S_(RN)1在合成应用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92.
本文探讨了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甲状腺结节患者150例,依据病理结果分为恶性48例、良性102例,所有患者均给予CT、MRI检查,分析CT、MRI对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鉴别价值。结果发现,MRI总病灶、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毛糙、信号/密度不均检出率明显高于CT,MRI钙化灶检出率明显低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MRI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中,CT为79.17%、74.51%、76.00%,MRI为83.33%、80.39%、81.33%,CT联合MRI为95.83%、96.08%、96.00%,CT联合MRI明显高于CT、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CT、MRI可作为鉴别良恶性甲状腺结节的重要方法,CT对钙化灶有较高的分辨能力,MRI对软组织及小病灶有较高的分辨能力,CT联合MRI可有效提高其鉴别价值。  相似文献   
93.
A natural CXN zeolite (stilbite, type code-STI) discovered in China was modified with NH4^ exchange by using ammonium salt and calcinations (procedure Ⅰ), or with NH4 exchange followed by treatment with acid (procedure Ⅱ). The coordination state of Si and A1 atoms in the framework, the property of ion exchange, and the adsorption of the H-STI zeolite sampl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modification procedure were investigated with XRD,EDX,^29Si and ^27Al MAS NMR, Ag^ ion exchange and Ne adsorption. The results of the investigations indicate that different procedure of the modification made variety on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framework Si atoms and A1 atoms,the content of non-framework aluminum, and the blocking channels and the shielding effect to the positions of the exchangeable cations. The H-STI zeolite prepared by the procedure Ⅱ possesses high ion exchange capacity, open and perfect pore system, and high thermal stability.  相似文献   
94.
非理想状态下的塔板理论模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少坤  夏芸  汪圣利 《色谱》2002,20(1):30-33
 在过程中 ,将流动相看成是由许多连续的塔板组成 ,每一塔板的高度与固定相塔板的高度相同。初始浓度的溶质被认为全部集中在流动相的第一塔板中 ;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之间动态分布。由于动力学因素的影响 ,当流动相流过一个塔板距离时 ,溶质不能够迅速地从固定相释放到流动相中 ,因此溶质在流动相和固定相中的分布浓度受到两个因素即反映系统热力学性质的分配系数P和反映系统动力学性质的释放概率因子α的影响。这一过程被认为是非理想状态下的过程。  相似文献   
95.
A2Ca[B4O5(OH)4]2·8H2O(A=Rb,Cs)硼氧酸盐复盐的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硼氧酸盐晶体结构复杂,因此出现了许多具有特殊物理性能的晶体功能材料犤1,2犦,尤其是重稀碱金属硼氧酸盐(或复盐),如CsLiB6O10犤3犦、LiRbB4O7犤4犦和CsB3O5(CBO)犤5犦都是非线性光学材料。一些学者对铷、铯的偏硼氧酸盐、四硼氧酸盐和五硼氧酸盐的合成、性质及晶体结构等进行过研究犤6~9犦。硼氧酸盐复盐,大多为碱金属和碱土金属、碱金属和碱金属及碱土金属和碱土金属的硼氧酸盐犤10犦,如自然界存在的钠硼解石狖NaCa犤B5O6(OH)6犦·5H2O狚、硼钠镁石狖Na2Mg犤B6O8(OH)4犦2·6H2O…  相似文献   
96.
奇偶相干态的高阶压缩及其准概率分布函数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研究了奇偶相干态的高阶压缩和它们的各种准概率分布函数,结果表明,这两个态的高阶压缩性质是相互排斥的,特征函数和Wigner函数都不是高斯型,而且Wigner函数也不恒为正定,准概率密度(QPD)图形既不是椭圆,也不是月牙状,而是两叶花瓣状,显示出态的QPD图形不能说明态的压缩类型。 关键词:  相似文献   
97.
建立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的固相金属亲和层析纯化方法.利用E.coli BL21 (DE3)细胞外源性表达出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采用固相金属亲和层析法纯化目标蛋白.通过考察咪唑浓度对纯化的影响,确定在8 mol/L尿素下,用含50 mmol/L咪唑的缓冲液冲洗,200mmol/L咪唑缓冲液洗脱,可获得纯度为95%的目标蛋白,透析复性后经放射配体受体饱和结合实验测定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的解离常数Kd为106士6nmol/L.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方法能够成功纯化出高纯度的目标蛋白,经复性后,可获得用于结构和功能研究的全长人PPARγ重组蛋白.  相似文献   
98.
采用球形托卡马克(ST)等离子体位形,对氦冷嬗变包层、钠冷嬗变包层、氟锂铍(FLiBe)熔盐冷嬗变包层三种嬗变包层中子学方案进行了初步计算分析,并就各自的中子学特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从嬗变长寿命放射性锕系核素237Np的角度考量,FLiBe冷却嬗变包层的嬗变性能最优.对氦冷嬗变包层的计算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初装料时237Np在次锕系元素中的成分比例,可使包层在比较长的运行时间(9.62年)内,保持稳定有效增殖系数、稳定功率、稳定产氚率.  相似文献   
99.
利用ANSYS 对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RAFM)钢进行非熔化极气体保护焊(TIG 焊)与电子束焊的抗疲劳模拟分析,再利用SDS200 电液伺服疲劳试验机对TIG 焊和电子束焊的两种RAFM 钢试件进行实验。通过施加相同梯度负荷对TIG 焊和电子束焊试件进行焊缝的疲劳性能实验。与实验结果对比分析,结果显示电子束焊优于 TIG 焊,但在一定负载下可以用TIG 焊代替电子束焊。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采用超声法制备了柚皮素(NAR)与β-环糊精(βCD)的包合物.粉末-X射线衍射(XRD)和红外吸收光谱(IR)测定均表明形成的包合物具有不同于主客体的新的结构性质.1H NMR与ROESY核磁共振(NMR)实验表明NAR以苯环端从βCD的宽口端进入,并形成稳定的超分子包合物.量子化学计算分析NAR/βCD包合物的形成过程表明,驱动力源于焓驱动与氢键弱相互作用力;能隙和结合能分析得到的最优包合模式与NMR研究结果一致;ONIOM分层计算验证了上述结果.分子对接模拟出的最优包合模式也与量子化学计算、NMR的分析结果吻合.本文获取了清晰的NAR/βCD包合物构型及其形成机理,为该超分子药物的定量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