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数理化   37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21.
王春阳  孔勇  李欢  吴虎  张贺  王梦 《应用光学》2023,44(2):275-285
为了克服在数字全息术中激光源高相干度造成的散斑噪声降低成像质量问题,论文提出将石英退偏器与电控液晶散射片相结合用于数字全息术中。通过在物光路中加入一个石英退偏器,利用退偏器的退偏性能使物光光路中的线偏光变成随机偏振光,降低与参考光的相干程度,实现对散斑噪声的抑制;通过给液晶散射片外加电场可以引起液晶分子的运动和光轴取向改变,调整液晶驱动电压大小来改变入射光的不同散射效果,有效地降低了光源的相干性;分别将单独采用石英退偏器和电控液晶散射片的重建图像与组合装置的重建图像进行对比分析,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两种实验对象在组合装置下的重建像峰值信噪比分别达到16.91和18.30,结构相似度为0.47和0.43,等效视数较原始重建像提高了42%和30%,散斑指数为1.52和1.29。论文提出的方法可较好地去除散斑噪声,保留更多的图像细节部分。  相似文献   
22.
近年来, 以石墨烯为代表的层状二维纳米材料的摩擦力学行为受到广泛关注, 许多新的纳尺度摩擦现象、规律及机理被陆续报道, 推动纳米摩擦学取得了重要进展. 然而, 由于纳米级摩擦十分复杂, 在建立摩擦力与影响因素之间的直接关联方面依然进展非常缓慢. 本文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研究了衬底支撑石墨烯基底与石墨烯滑片之间的摩擦行为, 着力考察了非公度接触情况下的摩擦规律. 结果表明, 石墨烯滑片和基底之间的摩擦力与压入深度直接相关, 说明压入深度可作为纳尺度摩擦力的重要度量指标. 特别地, 法向载荷和衬底刚度对石墨烯摩擦的影响,都可通过压入深度归一化处理. 该结果对理解二维材料表面弹性影响的摩擦规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3.
研究了考虑宏观节理卸载效应的节理裂隙岩体内应力波的能量耗散规律,综合分析了细观裂隙和具有不同加卸载变形特性的宏观节理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首先,研究了5种波形入射波(方形波、半正弦波、三角形波、左三角形波和右三角形波)在节理裂隙岩体内的能量透射特性;其次,比较了考虑卸载效应与不考虑卸载效应的应力波能量透射特性的差异;最后,讨论了入射波波形、传播距离和入射波幅值对能量透射系数的影响,并进一步揭示了入射波波形、传播距离和入射波幅值对考虑与不考虑卸载效应的能量透射系数差异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卸载效应的能量透射系数总是小于不考虑卸载效应的能量透射系数。另外,节理裂隙岩体内方形波的能量透射系数最大,右三角形波的能量透射系数最小;方形波的能量透射系数差异最小,左三角形波的能量透射系数差异最大。能量透射系数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减小,随着入射波幅值的增加而增大;能量透射系数差异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入射波幅值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24.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工艺在Pt/TiO2/SiO2/p-Si(100)衬底上制备出Bi4Ti3O12(BIT)和Bi3.25La0.75Ti2.97V0.03O12(BLTV)铁电薄膜,研究了La,V共掺杂对BIT薄膜的晶体结构和电学性能的影响.BIT薄膜为c轴择优取向,BLTV薄膜为随机取向,拉曼光谱分析表明V掺杂降低了TiO6(或VO6)八面体的对称性,也增强了Ti—O键(或V—O键)杂化.BLTV薄膜的剩余极化Pr为25.4μC/cm2,远大于BIT薄膜的9.2μC/cm2,表现出良好的铁电性能.疲劳、漏电流测试显示BLTV薄膜具有优良的抗疲劳特性和漏电流特性,表明La,V共掺杂能有效地降低薄膜中的氧空位.  相似文献   
25.
将4,4'-双(苯并噁唑-2-基)二苯乙烯(BBS)、 7-二乙氨基-4-甲基香豆素(C 1)、 双-(三嗪基氨基)-二苯乙烯二磺酸(CBUS 450)、 4,4'-双(2-磺酸苯乙烯基钠)联苯(CBS X)和1,4-双(2-苯并噁唑基)萘(OB 7)等5种含有不同荧光发射基团的商用荧光增白剂分别与二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IOD)组成二元光引发体系, 再与N-乙烯基咔唑(或叔胺)组成三元光引发体系, 在可见光发光二极管(LED)光源辐照下, 通过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备丙烯酸酯树脂, 同时通过阳离子/自由基同步聚合反应制备互穿网络聚合物. 利用紫外-可见分光计荧光分光计、 电子自旋共振波谱仪、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对荧光增白剂和互穿网络聚合物进行了表征. 研究结果表明, 荧光增白剂在可见光LED的照射下可作为具有高效能的多功能光引发剂. 其中苯并噁唑-萘衍生物(OB 7)、 三嗪茋衍生物(CBUS 450)、 二苯乙烯-联苯衍生物(CBS X)和香豆素衍生物(C 1)基二元光引发体系和三元光引发体系即使在空气中也表现出了优异的光引发能力.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Λ型能级系统中, 85Rb原子在耦合光频率失谐较小时的电磁感应透明(EIT)现象. 实验中, 随着耦合光频率失谐量的增加, 电磁感应透明窗口的绝对强度有所减弱, 但是其相对深度却有所增加, 透明窗口相对深度最大的位置不在耦合光频率共振处, 而是在耦合光频率失谐约180 MHz的位置. 用三能级和四能级系统的理论分别对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发现用四能级系统的理论进行拟合的结果与实验符合得比较好. 对此, 我们提出当耦合光频率失谐较小时, EIT信号是两个激发态共同作用的结果, 并用四能级系统的理论分析了两个激发态之间的能级间隔对透明窗口相对深度最大值位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27.
PAN基碳纤维原丝长周期结构的二维SAXS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有效采集湿法纺丝凝固成形的PAN纤维二维小角X射线散射(SAXS)图像的基础上,通过理论模型的建立和散射强度的计算,对散射信息中的微孔结构和长周期结构的叠加信号进行了合理的分离,获得了纤维中长周期结构信息。结合相关函数分析方法,计算了长周期中准晶区厚度、非晶区厚度等结构参数,建立了PAN纺丝过程中凝固纤维的长周期特征结构的研究分析方法。同时,采用广角X射线衍射(WAXD)方法测定纤维的结晶度,验证了所建立方法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28.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以及基于周期平面波的密度泛函理论(DFT)分别研究了水杨酸钠在针铁矿或赤铁矿表面上的吸附结构,并将计算得到的光电子能谱移动(CLS)和电荷转移与实验得到的XPS结果进行对比。FT-IR结果表明,水杨酸钠可能以双齿双核(V)和双齿单核(IV)的形式分别吸附于针铁矿或赤铁矿表面。由DFT计算结果可知,水杨酸钠在针铁矿(101)晶面上形成双齿双核化合物(V)的吸附能为-5.46 eV。而水杨酸钠在针铁矿(101)晶面上形成双齿单核化合物(IV)的吸附能为3.80 eV,因此水杨酸钠在针铁矿上基本不以双齿单核化合物(IV)构型存在。水杨酸钠在赤铁矿(001)晶面上形成双齿单核化合物(IV)时吸附能为-4.07 eV,说明水杨酸钠在赤铁矿(001)晶面上形成了双齿单核化合物(IV)。另外,理论计算的针铁矿(101)晶面上吸附位点铁原子的Fe 2p的CLS值(-0.68 eV)与实验观察到的Fe 2p的CLS值(-0.5 eV)吻合。理论计算的赤铁矿(001)晶面上吸附位点铁原子的Fe 2p的CLS值(-0.80 eV)与实验观察到的Fe 2p的CLS值(-0.8 eV)吻合。因此,水杨酸钠吸附在针铁矿表面时能够通过羧酸基团上一个氧原子和酚羟基上的氧原子与针铁矿(101)表面上的两个铁原子形成双齿双核(V)结构,而在赤铁矿(001)表面上,水杨酸钠中羧酸基团上一个氧原子和酚羟基上的氧原子与赤铁矿(001)表面上的一个铁原子形成了双齿单核(IV)结构。  相似文献   
29.
Two new cobalt(II) coordination complexes, namely [Co(HL)_2(biim)(H_2O)_2]_n·n H_2O(1) and [Co(Et L)_2(biim)]_n·3 n(H_2O)·2 n(Et HL)(2)(H_2L =(fluorene-9,9-diyl)dipropanoic acid, biim = 1,3-bis(imidazol-1-yl)buta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using the same starting reactants but different solvent medium. The two complexes exhibit distinctly different structures. Compound 1 exhibits a one-dimensional linear chain structure. However, complex 2 reveals a one-dimensional zigzag chain structure. Thermogravimetric analyses(TGA) and 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these two complexes have been discussed.  相似文献   
30.
证明了当N的万有覆盖上存在一个多项式增长的非负严格凸函数时,不存在从R3到N的非平凡拟调和球.于是在dim M=3时推广了Fells-Sampson的定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