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8篇
  免费   88篇
  国内免费   104篇
数理化   55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19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31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新型全固态激光器作用过程中的激光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毛丽琴  王丽  田宏宾 《光学技术》2005,31(6):931-934
对影响LD泵浦的Nd∶GdVO4,Nd∶YVO4和Nd∶YAG激光器输出特性的增益介质长度、腔内损耗、输出镜透过率、泵浦光和振荡光的光斑大小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当腔内固有损耗为2%,输出镜透过率为10%时,Nd∶Gd-VO4,Nd∶YVO4和Nd∶YAG晶体的振荡阈值分别为1.77W、0.55W和3.34W。在25W泵浦功率下,利用1mm长的Nd∶GdVO4,Nd∶YVO4和Nd∶YAG晶体可分别得到13.17W,13.26W和8.43W的输出功率,相应的输出镜最佳透过率分别为24%,44%和16%。  相似文献   
62.
新型含氟耐高温聚吡咙--合成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改进的Chichibabin反应合成了主链含有吡啶单元的新型含氟四胺单体 ,2 ,6 双 (3′ ,4′ 二氨基苯基 ) 4 (3″ ,5″ 双三氟甲苯基 )吡啶 (6FPA) .利用 6FPA与芳香族二酐单体 3,3′ ,4 ,4′ 二苯醚四羧酸二酐 (ODPA)通过两步热环化工艺制备了新型聚吡咙 (Polypyrrolone ,PPy)化合物 .对其所进行的各种性能测试结果表明 ,这种主链含有刚性吡啶结构、侧链带有含氟取代基的芳杂环高分子材料不仅保持了其固有的耐热性能 ,而且具有优良的成膜性能与耐水解性能 .例如其起始热分解温度为 5 5 8℃ ,失重 10 %温度为 5 91℃ ,72 0℃时的残余重量百分数为 6 8% ,玻璃化转变温度为 318℃ .PPy薄膜在 10 %NaOH水溶液中水解 7天仍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与柔韧性 .  相似文献   
63.
催化剂低温NH3选择催化还原NO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碳纳米管担载的五氧化二钒(V2O5/CNTs)催化剂上NO低温选择催化还原反应(SCR)。与活性炭载体的催化剂作了对比,结果显示,在负载低含量V2O5时碳纳米管较活性炭显示了更好的催化能力,而且在SO2存在下,催化性能有更大幅度的提高。暂态反应实验显示,V2O5/CNTs 催化剂上NO选择催化还原反应遵循Eley Rideal机理,即反应发生于吸附态的NH3和气相或弱吸附的NO之间。  相似文献   
64.
采用二三种不同孔结构的Si02制备了Pd-SiW12/SiO2催化剂,通过x射线衍射、N2物理吸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以及H2脉冲化学吸附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Pd-SiW12/SiO2催化剂上乙烯直接氧化制乙酸反应性能.结果表明,以孔径较大的粗孔硅胶为载体制备的Pd-SiW12/SiO2催化剂显示出最高的催化活性,乙酸收率为145.2g/(L·h).这是由于Pd在粗孔硅胶载体表面良好的分散使其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65.
中介尺度Au纳米团簇熔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技术,研究了原子个数为16~8628的 Au纳米团簇的熔化过程.采用 Johnson的EAM (embedded atom method) 模型,模拟结果表明,金属纳米团簇存在一中介尺度区域.对Au纳米团簇而言,当原子个数N >456时,团簇的热力学性质与团簇尺寸呈线性关系,熔化首先从表面开始,逐步向中心区域推进,且满足Tmb-Tmc(N)=aN(-1/3)的关系.另外,计算了中介区域的团簇的尺寸、熔化温度、表面能、熵、焓等热力学量以及均方根位移(RMSD)等动力学量,为研究纳米团簇提供定量数据.  相似文献   
66.
基于模式搜索的光谱消光粒径分布反演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快速有效的反演算法用于粒径分布的重建是颗粒测量领域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在光谱消光法粒径测量中,提出将模式搜索算法用于独立模式下粒径分布的重建,同时引入Tikhonov平滑泛函构建算法的目标函数,为保证搜索过程的快速性和准确性,设计了关于初始点的优选策略。利用该算法测量国家标准颗粒体积平均直径的相对误差为3.14%,不超过国家标准物质局给出的±8%的范围,且粒径分布宽度合理,没有明显展宽和伪峰现象。与Phillips-Twomey方法和遗传算法的对比结果表明,在综合考虑反演精度和反演时间条件下,该算法具有明显优势,更适合于快速准确的现场测量,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7.
为简化主动频率选择表面(FSS)器件结构,提高其谐振频率的操控性能,提出一种利用光电导薄膜的光照导电特性控制FSS结构尺寸变化的光控主动FSS。从理论角度阐述了FSS结构尺寸与中心谐振频率的关系。以十字带通型光控主动FSS为例,采用CST软件仿真得到光照前后的中心谐振频率,频率由23GHz变为28GHz。采用镀膜、电子束蒸发及光刻等工艺制作出光控主动FSS样件,分析了光电导薄膜中掺杂成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及光照频率、光照功率等因素对其光电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调节CdS、CdSe的分子数比(1∶1~5∶1)可改变敏感波长;调节CdCl_2、InCl_3、CuCl_2的比例可改变亮暗方块电阻比,实验中分子数比为(3.6∶2.6∶1.3)时效果最佳;退火温度为750℃、退火时间为30s时光电导薄膜光电特性与欧姆接触达到峰值。测试结果表明:在功率为200mW/cm~2与波长为0.6μm的光照条件下,光控主动FSS的中心谐振频率从光照前的23.8GHz变为28GHz,与仿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68.
针对传统光学元件在红外波段色差校正方面存在系统结构复杂、光能损失严重、质量大等问题,以红外波段4.8μm和10.6μm存在的色差为例,将槽栅型表面微结构用于红外波段的色差校正;根据广义斯涅尔定律及时域有限差分(FDTD)理论计算微结构表面的相位分布,采用FDTD Solution软件仿真双方柱槽栅型微结构;设计两个槽栅型微结构宽度L1=400nm、L2=950nm,槽栅高度K=500nm;采用离心式涂胶法、电子束光刻、离子刻蚀等一系列工艺技术,制备双方柱槽栅型微结构样品,分析胶膜厚度、曝光图像质量、刻蚀槽型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改变L1和L2的大小可实现在4.8μm和10.6μm这两种波长下分别达到0~1.5π和0~2π范围的相位调制;L1=408nm,L2=944nm,K=495.32nm,表面粗糙度为16.32nm,相关参数在误差允许范围之内;4.8μm和10.6μm这两个红外波段的峰值透过率分别为71%和64%;利用平行光位置色差测试原理测得两个红外波位置色差减小到30%,从而验证了槽栅型微结构器件对红外色差的校正作用。  相似文献   
69.
激光莫尔条纹测量是一项非接触性测量的技术手段, 也是一项运用非常广泛的测量方法. 本文意在通 过研究激光莫尔条纹测量, 能够提供更加行之有效而精确度高的测量方法. 首先说明了莫尔条纹的形成原理, 其次 系统地介绍了一起实验的设计, 以及设计仪器的思路和构想, 最后整理实验的数据并分析后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70.
常规的分离变量方法不能求解非傅里叶传热模型问题,本文对常规分离变量法进行拓展,利用拓展后的方法求解热传导的傅里叶模型,单相位滞后(C-V)模型和双相位滞后(DPL)模型,比较利用三种模型计算温度场的差别.研究C-V模型和DPL模型中温度波动的规律,得到温度波动速度和热流量时间滞后值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