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数理化   45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41.
方明锋  储刚  李歆  陆国元 《有机化学》2014,(10):2119-2123
罗库溴铵(Rocuronium Bromide)是新的手术前的甾醇类肌松药,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临床研究和应用的证实.雄甾-3,17-二醇(1)是合成罗库溴铵的关键中间体.用硼氢化钠还原(2α,3α,5α,16β)-2,3-环氧基-16-(1-吡咯)-17-氧代雄甾烷(2),然后在吗啉和水中回流使环氧开环得到雄甾-3,17-二醇(1).高分辨TOF-MS质谱和1H NMR,13C NMR,1H-1H COSY,HSQC,DEPT,HMBC,2D NOESY等核磁共振谱表征确认其分子构造,并且制备和测定了雄甾-3,17-二醇1的单晶结构,确认了它的立体构型.雄甾-3,17-二醇(1)的样品的X粉末衍射分析研究表明其衍射谱与根据单晶数据计算的理论谱一致,因此,合成的雄甾-3,17-二醇(1)的分子结构是(2β,3α,5α,16β,17β)-2-(4-吗啉基)-16-(1-吡咯)雄甾-3,17-二醇,其立体构型与罗库溴铵的立体构型一致.  相似文献   
42.
李歆 《数学通讯》2009,(11):14-14,15
本文介绍两道高考试题的别解. 题1(2009年辽宁高考数学理科第24题)设函数f(x)=|x-1|+|x-a|.  相似文献   
43.
李歆 《数学通讯》2009,(5):26-27
线性规划是高中试验教材新增内容之一,解这类问题,通常都要先利用线性约束条件作出可行域,然后根据几何意义找到目标函数的最优解,但这种方法比较麻烦,既要画线,又要找点.比较费时.如果我们从线性约束条件入手,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将条件不等式进行等价变形与合理运算,往往会使问题迅速获解.下面。以近几年高考试题为例.予以说明.  相似文献   
44.
为改善CuCr2O4黑色颜料呈色性能,将Fe3+掺杂进入CuCr2O4晶体中,采用共沉淀法制备CuCr2-xFexO4(x=0,0.04,0.05,0.06,0.07),并对所制备样品进行TG-DTA、XRD、SEM、Raman、XPS、UV-Vis吸收光谱和色度值的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Fe以三价态固溶进入Cr3+位置,未出现杂质相,得到的CuCr2-xFexO4晶粒细小、分散均匀。Fe3+掺杂可减小CuCr2O4的禁带宽度,从1.25 eV减小到1.08 eV,禁带宽度的减小是由于2p(O2-)→3d(Fe3+)和Fe3+的d-d(6A1g4T1g6A1g4T2g)电荷跃迁引起的。禁带宽度的减小使得黑色颜料对可见光(380~780 nm)的吸收率提高,L*值减小,呈现出良好的黑度。得到的最佳黑色颜料为CuCr1.95Fe0.05O4,L*=17.63,a*=-0.77,b*=-1.61。  相似文献   
45.
宋梦迪  刘莹  李歆  陆思华 《化学学报》2021,79(10):1214-1231
芳香烃作为城市大气臭氧(O3)和二次有机气溶胶(SOA)的重要前体物, 由于其对大气二次污染、气候变化及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芳香烃氧化机理研究成为当前大气环境化学领域最具挑战的热点研究之一. 本文综述了芳香烃氧化机理的研究成果, 详细讨论了它们与OH自由基在高低氮氧化物条件下的各反应通道和影响因素, 重点关注近年来芳香烃氧化反应研究中的新发现和新理论. 芳香烃的大气氧化反应起始由OH自由基主导, 根据其反应产物主要分为醛通道、酚通道、双环RO2通道和环氧化物通道. 随着形成多羟基化合物、烷氧自由基环氧化、双环过氧自由基分子内氢转移、醛类化合物氢转移、CO-loss生成低碳产物等新理论的提出, 对芳香烃氧化的理解虽然有所提高, 但反应过程仍存在碳质量不守恒和自由基不闭合的问题, 导致对后续O3和SOA形成机制的认识还十分有限. 理论计算和实验室模拟是目前芳香烃氧化机理研究的主要手段. 质谱法和光谱法是芳香烃氧化产物最常用的测量技术, 在线质谱技术尝试从分子水平上捕捉示踪性中间产物的转化, 对揭示芳烃氧化机理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示踪物测量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中间产物的精准测量和芳香烃氧化机制的完善开拓了新方向. 在此基础上, 厘清芳烃氧化中的碳平衡和自由基收支等关键科学问题、探究实际大气中芳香烃的环境效应有望成为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