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46篇
  免费   808篇
  国内免费   1097篇
数理化   4851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9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99篇
  2020年   89篇
  2019年   141篇
  2018年   158篇
  2017年   120篇
  2016年   122篇
  2015年   129篇
  2014年   215篇
  2013年   154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3篇
  2010年   193篇
  2009年   203篇
  2008年   204篇
  2007年   177篇
  2006年   224篇
  2005年   216篇
  2004年   218篇
  2003年   157篇
  2002年   155篇
  2001年   109篇
  2000年   114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0篇
  1997年   110篇
  1996年   84篇
  1995年   84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66篇
  1992年   61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50篇
  1988年   29篇
  1987年   36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1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3篇
  1964年   5篇
  1959年   4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周书华   《物理》2015,44(10):686-686
地球内部长寿命的放射性同位素的不断衰变对地球加热并发射出中微子。用大型探测器可以观测这些中微子。Borexino 合作组最近报道了一组新的关于这种“地球中微子”的数据,并指出,其中至少一些源自地幔。这项工作可以使研究人员更好地理解放射性衰变如何帮助驱动内部的地球物理过程,包括地幔中岩石的缓慢迁移。
中微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极其微弱。当中微子穿过1 光年厚的铅墙时,只有一半的中微子被阻止,所以,探测中微子是很具挑战性的。但是Borexino 和另一个国际合作组KamLAND 使用大型探测器曾以很高的置信度探测到地球中微子。研究人员希望通过更多的数据获得关于放射性同位素在地球内部的分布,以及它们释放给地下不同区域的热量分布的进一步信息。  相似文献   
82.
通过分子结构设计合成了含金属配位交联网络的可溶性聚酰亚胺,由于Cu2+与聚酰亚胺侧链羧基之间的配位交联作用限制了聚酰亚胺分子链的运动,使材料的Tg得到显著提升.同时,由于Cu2+具有非球面对称的电子云结构,导致Cu2+在与有机配体配位时存在额外的晶体场稳定能(CFSE)以及较强JahnTeller效应(JTE),使配位键能够在有机溶剂中稳定存在,极大地提高了薄膜的抗溶剂性能,制备的聚酰亚胺膜在DMF、DMAc等强极性溶剂中室温下浸泡48 h后质量残留率仍可高达80%.此外,在聚酰亚胺分子结构中引入金属离子配位作用使其力学性能明显提升,拉伸强度从93 MPa提高到128 MPa.研究结果为开发高性能可溶性聚酰亚胺材料提供新途径.  相似文献   
83.
王立莉  王健  王亚愚  陈曦  季帅华  马旭村  薛其坤 《物理》2014,43(03):196-198
内容简介:界面超导概念的起源可追溯至50 多年前物理学家对二维超导的研究。1968 年,首次在实验上观测到界面增强超导现象,即当Al 与Cu 或者Sn 混杂形成超晶格时,其超导转变温度提高接近1 K。在1986 年和2008 年发现的铜基和铁基两大类高温超导体系都具有层状三明治结构,形成库珀对的载流子来源于氧化物电荷库层的掺杂。不仅铜基和铁基两大类高温超导体系,还有MgB2等,目前已发现的超导转变温度超过30 K的高温超导材料,都具有层状结构。由此,薛其坤产生了一个大胆的设想:高温超导是否源自于界面增强效应并且其机理就是基于电声子作用的BCS理论?  相似文献   
84.
采用Mo,WCu和W分别作为三种气体火花开关的主电极材料,进行放电条件下电极烧蚀实验,研究开关电极烧蚀率和烧蚀形貌,分析电极烧蚀特征。结果表明,Mo,WCu和W开关的主电极烧蚀率分别为3.3210-2 C-1m-2, 2.6310-2 C-1m-2和1.710-2 C-1m-2,W开关主电极烧蚀率最小。实验后开关的主电极中心烧蚀严重,呈现明显裂纹和烧蚀坑。Mo主电极表面呈现明显熔融态,阴极表面形成大量裂纹(宽度达10 m)和孔隙(孔径达10 m);WCu和W主电极表面形成少量圆球状W突起(粒径达20 m及以上)。开关外壳内壁沉积了喷溅颗粒。WCu开关外壳沉积颗粒较大(粒径达10 m),Mo开关外壳沉积颗粒居中(粒径为2 m),W开关外壳沉积颗粒最小(近1 m)。因此可优先选用具有优异抗烧蚀性能的W作为气体火花开关电极材料。  相似文献   
85.
研究了采用单点金刚石超精密车削加工技术(SPDT)加工多模调制曲面过程中的刀具轨迹优化方法,首先,分析了SPDT方法加工多模调制曲面的基本原理;其次,理论分析了平行弦双圆弧插补算法的基本原理,推导了插补误差计算公式。在此基础上,提出采用插补步长伸缩变化方式实现了插补误差的动态控制,并获得了完整的插补计算公式;最后,采用Matlab软件对该插补算法进行了实例仿真分析,并分别与直线插补算法和固定步长双圆弧插补算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在保证插补允差的前提下最大程度的减少插补区间数,从而有助于提高加工效率和延长刀具寿命。该方法在调制靶金属模板的制备中获得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86.
陈振明  刘金华  陶军华 《化学进展》2007,19(12):1919-1927
近年来生物技术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如: 公共基因数据库(GenBank)和蛋白质数据库(PDB)中序列的指数增长,高效基因克隆和表达平台的建立,可有效改进生物催化剂专一性、选择性和稳定性的酶定向进化技术的应用。这些进展使生物催化在化学合成中日趋重要[1]。本文综述了生物催化在如下领域的成功应用:在药物生产中用于开发经济的化学酶法合成工艺,在绿色化学领域中最大程度的减少废物的产生和危险试剂的应用,在天然化学领域中对天然产物进行修饰以发现具有更好生物活性的新药物。  相似文献   
87.
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离子交换纤维RPFA-I,用于去除水体中亚砷酸根离子的研究.在研究的范围内,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方程能够很好地描述等温吸附平衡数据;吸附动力学数据符合Lagergren二级速度方程;pH=6.22时,吸附量达到最大;用0.1mol/L的NaOH溶液可以实现纤维的再生,再生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88.
董擎雷  张丽艳  胡丽丽 《光学学报》2008,28(12):2383-2387
研究了碱金属氟化物对掺Yb3 氟磷玻璃的光谱性质和析晶稳定性能的影响.运用倒易法计算了Yb3 的发射截面.结果显示,LiF的引入对吸收和发射截面的提高作用较大并出现最佳引入量极值,其次为KF.碱金属氟化物的引入可提高二元体系的析晶稳定性能,使玻璃网络结构得到改善;拉曼光谱显示二元体系中引入YbF<,3>后玻璃网络结构得到增强,而在引入碱金属氟化物的三元体系中掺杂YbF<,3>后破坏了网络完整性,降低系统析晶稳定性能.  相似文献   
89.
表面活性剂对3-甲基吡啶电氧化制取烟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阳极液中加入不同类型和不同浓度表面活性剂对3-甲基吡啶电氧化的影响. 结果表明,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和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的胶团对3-甲基吡啶电氧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实验结果还表明, 在低浓度的硫酸为支持电解质阳极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与不加表面活性剂相比, 3-甲基吡啶电氧化制取烟酸的选择性和电流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0.

采用超精密车削技术加工微尺度正弦波调制曲面微结构,解决了尖刃金刚石刀具刃磨和刀具对中等关键技术,研究了进给量、背吃刀量和主轴转速等主要切削参数对铜模板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加工出波长为(20~150)m0.5 m﹑峰谷高度差为(0.2~20)m0.1 m的带正弦波调制曲面。采用原子力显微镜对模板表面轮廓扫描,在20 m20 m的范围内,其表面粗糙度均方根值小于10 nm。将正弦波调制曲面测量结果与理论轮廓进行比较,采用最小二乘寻优算法评定轮廓误差。完成了曲面轮廓的功率谱表征,利用加工的曲面微结构制备了平面调制靶,实现正弦波调制曲面轮廓的精确转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