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数理化   1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1.
水生生物中砷的提取和形态分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水生生物中不同形态砷(包括无机砷、甲基砷、砷甜菜碱、砷胆碱、砷糖、砷脂)的提取方法、分离方法(包括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等)和检测方法(包括原子吸收光谱法、原子发射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等)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前景进行了简要展望(引用文献74篇)。  相似文献   
12.
轻度富营养化水人工湿地处理系统中植物的特性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比较了杭州植物园人工湿地中7种植物的生长和营养吸收特性.种类包括美人蕉(Canna indica)、香蒲(Typha augusti folia)、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紫露草(Tradescantia reflexa)、斑茅(5accharum arundinaceum)、黑麦草(Loliump erenne)和灯芯草(JunCus effusus).这些植物生长在用于处理植物园观鱼池轻度营养化水的砂砾床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系统中.2002年7月中旬,各物种的平均总生物量为348~967 g·m-2.斑茅显示了最高的地上生物量,为853 g·m-2,而黑麦草的地上生物量最小,只有127 g·m-2.植物体中N和P的平均质量浓度分别在16.43~35.33 mg·g-1和1.15~1.61 mg·g-1.最大的植物氮磷积累量分别是27.02 g·m-2和1.46 g·m-2.植物积累量与植物生物量之间显示了一个显著的正线性关系.同时,对这7种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在人工湿地中的营养吸收、积累和运用价值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其中,对于具有景观功能的植物,通过隔行、轮换收割可以既保持景观效果,又取出湿地中的N和P  相似文献   
13.
14.
植物标样多元素测定的五种前处理方法比较   总被引:22,自引:1,他引:21  
本文采用植物样品的五种前处理方法,即干灰化法,硝酸+硫酸+高氯酸法,硝酸+硫酸+高氯酸+氢氟酸法、硫酸+过氧化氢法、灰化+碱熔法,对植物标样GBW07603作样品分解,试液用ICP-AES法进行十九种常量及微量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15.
过硫酸钾氧化吸光光度法测定植物总氮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提出植物样经H2SO4+H2O2凯氏消煮,试液中和后用过硫酸钾碱性溶液氧化,在酸性条件下用紫外吸光光度法测定包括铵态氮、硝态氮及亚硝态氮的总氮含量。对植物标准物质GBW07603作平行试验,分析结果与标准值的相对误差为4.7%;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3%。用该法作了批量分析,操作简便,数据可靠。  相似文献   
16.
董彬彬  张金羽  李崇华  葛滢 《分析试验室》2019,38(12):1415-1420
螺旋藻(Spirulina platensis)胞外聚合物(EPS)具有抗菌、抗氧化等多种生物特性,广泛应用于医学和工业等领域。本文探究超声温度、振幅百分比、超声时间等因素对钝顶螺旋藻结合态EPS(B-EPS)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响应曲面分析法中Box-Behnken设计法,获得3种因素的最佳组合,并以此条件提取B-EPS,分析其主要组分多糖、蛋白和核酸含量,并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表征其官能团。结果表明,3种因素对B-EPS含量均有影响,超声温度的影响最大。模型预测得到的最优提取条件为:超声温度52. 02℃,振幅百分比57. 88%,超声时间6. 91 min,在此条件下,B-EPS的多糖、蛋白和核酸含量分别为98. 43±4. 72、75. 78±1. 68和3. 67±0. 54 mg/g DW。FTIR结果表明,B-EPS含有蛋白质(C=O、C-N和N-H)、碳水化合物(C-O-C)、糖环类物质(-C-O)、含苯环类物质(C-H)等相关基团。本文结果为深入探讨螺旋藻EPS的抗逆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兴起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测定土壤的速效K和Na采用HCl-H2SO4浸取溶液,而以往大量的土壤速效K和速效Na的数据是用火焰光度法(FAAS)测定的,其溶液用NH4OAc浸取。为了探索两种方法数据的可转换性,使历史数据可用,选择了四种土壤,同时用FAAS法和ICP-AES法进行测定,对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方法测定的土壤速效K数据呈显著正相关(0.98,p<0.001),两种方法的数据间可以通过公式换算:y=1.14x+6.53(r2=0.91, n=24, p<0.001)。两种方法测定Na的结果可比性比K差,虽然两种方法的数据总体上呈显著正相关(0.51,p<0.05),但壤土和砂壤单独模型的斜率与总模型差距均较大,因此针对不同类型的土壤应用不同的公式进行换算比较合适,即壤土:y=1.23x+10.03;砂壤:y=3.12x- 23.03; 海砂和河沙归为一类,公式:y= 0.60x。  相似文献   
18.
建立了盐藻和螺旋藻中砷形态的高效液相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PLC/HG-AFS)分析方法。优化了微藻中砷形态的提取方法、流动相浓度及pH、KBH4浓度、载流浓度、AFS参数。优化后砷形态的提取效率范围为97.3%~99.1%,在优化后的实验条件下,As(Ⅲ)、二甲基砷酸(DMA)、一甲基砷酸(MMA)和As(Ⅴ)的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0.9996、0.9997和0.9994,检出限分别为0.19、0.40、0.34、0.52μg/L,盐藻的砷加标回收率为91.5%~100.8%,螺旋藻的砷加标回收率为95.6%~104.5%。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快速(10min),且测得微藻中的砷形态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9.
富营养化水体中植物的元素吸收与净化能力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研究了不同植物在两种程度富营养化水中对元素的去除率及对富营养化成分的去除率。在重度富营养化水中,蒸腾强度高的植物对水中各成分均具较好的净化效果;而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所研究的植物间没有共同趋势。另外,可根据不同植物对环境的各自适应方式将其用于净化不同类型的污水。其中,灯芯草和空心菜不需元素补给,在重度和轻度富营养化水中均具较好的净化能力;鸭跖草是耐阴植物,有适度遮荫时净化效果较好;菩提子用于净化重度富营养化水时需补给适量的常量营养元素;芦苇在轻度富营养化水中净化能力较好,也适合用于盐离子浓度高的重度富营养化水净化;萱草和石菖蒲在两种水中净化效果接近,但不如上述植物,其优势是能赵冬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