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6篇
数理化   45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
为研究废弃植物油对破囊壶菌生产PUFA的影响, 以混合葵花籽油和橄榄油高温烹煮后的废弃油为研究对象, 比较了在常规培养基中添加植物油和废弃植物油前后破囊壶菌Thraustochy-trium sp.S-3的繁殖变化和脂肪酸组成变化. 结果表明, 添加烹调前后的植物油均能对破囊壶菌生长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单位体积培养基中的总脂量可增加1倍左右; 同时, 破囊壶菌的脂肪酸组成跟植物油本身的脂肪酸组成有着明显正相关, 添加废弃植物油后, 能明显增加破囊壶菌合成DHA等PUFA的能力, 同时增加了破囊壶菌中十八碳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 研究结果对利用废弃植物油类作为碳源应用到破囊壶菌产业化生产PUFA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考察缢蛏育苗过程中光强的控制幅度, 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对缢蛏稚贝生长的影响. 试验分别选择1mm和5mm不同附着基厚度和4组不同光照强度试验, 时间为10d, 平均光强分别为A: (12244±5290)lx、B: (3792±2105)lx、C: (380±145)lx、D: (14±11)lx(光暗比12h:12h). 当附着基厚度为1mm时, 初始大小(0.26±0.02)mm缢蛏稚贝在A、B、C、D组的生长大小和成活率分别为(1.17±0.11)mm和(72.2±3.9)%、(1.25±0.12)mm和(84.6±4.1)%、(1.55±0.13)mm和(89.7± 4.5)%, (1.32±0.11)mm和(82.1±3.6)%. C组缢蛏稚贝生长大小和成活率都最大, 各组差异显著. 当附着基厚度为5mm时, 缢蛏稚贝在A、B、C、D组的生长大小和成活率分别为(1.48±0.12)mm和(86.3±3.7)%、(1.52±0.13)mm和(89.6±3.9)%、(1.62±0.14)mm和(88.4±4.0)%, (1.41±0.11)mm和(84.3±3.9)%. C组缢蛏稚贝生长大小和成活率都最大, 但是各组没有显著差异. 当实验对象换成较大(1.45±0.16)mm缢蛏稚贝, 光照强度对于薄附着基内稚贝的生长的影响更为明显. 结果表明: 光照强度对缢蛏稚贝生长有明显影响, 稚贝生长过程中最适的光照强度为(380±145)lx, 高于或低于此光照范围, 稚贝的生长率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 适当增加附着基厚度有利于高光强下大规格稚贝的发育生长.  相似文献   
13.
We perform both dc and ac magnetic measurements on the single crystal of Mn30(Et-sao)3(C104)(MeOH)3 single- molecule magnet (SMM) when the sample is preserved in air for different durations. We find that, during the oxidation process, the sample develops into another SMM with a smaller anisotropy energy barrier and a stronger antiferromagnetic intermolecular exchange interaction. The antiferromagnetic transition temperature observed at 6.65 K in the new SMM is record-high for the antiferromagnetic phase transition in all the known SMMs. Compared to the original SMM, the only apparent change for the new SMM is that each molecule has lost three methyl groups as revealed by four-circle x-ray diffraction (XRD), which is thought to be the origin of the stronger antiferromagnetic intermolecular exchange interaction.  相似文献   
14.
鲫鲤杂交F1幼鱼耗氧率与窒息点的测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鲫鲤杂交F1幼鱼的耗氧率、窒息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测定 .结果表明 :鲫鲤杂交F1是低窒息点鱼类 ,耗氧量和耗氧率随水中氧含量的下降相应地下降 ,其最高耗氧率出现在 14 :0 0到 16 :0 0之间 ,人工养殖鲫鲤杂交F1时 ,溶氧最好能维持在 5mg/L以上 ;鲫鲤杂交F1对盐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比重在 1.0 10以下 4 8h未见幼鱼死亡 ;其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 2 0~ 2 5℃ .  相似文献   
15.
16种贝类脂肪酸和甾醇组成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较分析了16种东海沿海贝类的脂肪酸和甾醇组成,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共检测出26种主要脂肪酸和14种甾醇.结果显示:分类地位相似的贝类基本具有相似的脂肪酸和甾醇组成,瓣鳃纲贝类中PuFA以EPA和DHA为主;腹足纲贝类中PUFA以EPA和ARA为主,EPA含量与瓣鳃纲贝类相当.但DHA含量明显低于瓣鳃纲.甾醇以胆固醇为主,其中瓣鳃纲中胆固醇含量占总甾醇的50%左右,腹足纲中90%左右都是胆固醇,瓣鳃纲中菜油甾醇、菜子甾醇和谷甾醇含量明显高于腹足纲.  相似文献   
16.
2-巯基吡啶质子迁移过程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基组水平上,计算并考察了2-巯基吡啶分子硫醇式结构和硫酮式结构进行结构互变质子迁移过程中的4种可能途径:(a)分子内质子迁移,(b)水助质子迁移,(c)同种二聚体双质子迁移和(d)异种二聚体间双质子迁移.计算结果表明,途经c所需要的活化能最小(9.73 kJ.mol-1,逆反应则为55.28 kJ.mol-1),而过程a所需要的活化能最大(106.02 kJ.mol-1),途径b和d的活化能居中间(分别为32.05和15.91 kJ.mol-1).研究还表明,氢键在降低反应活化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海洋鱼类血清游离皮质醇液质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清样品中加入地塞米松作为定量内标,用氯仿提取,氮气吹干,V(甲醇):V(水)=1:3混合溶液定容后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PLC-Q-TOF-MS)对游离皮质醇进行分析。采用电喷雾电离源负离子模式,分别取m/z407.2和437.2作为皮质醇和内标的定量目标离子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皮质醇与内标在BEHC18色谱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方法在0~2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3。仪器检出限为1.64pg。方法平均回收率达到93.3%~98.1%,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0%。对采自浙江宁波几批大黄鱼(Preudosciaena Crocea)和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血清进行测定,游离皮质醇含量在2.11~75.84μg/L范围内。与三重四极质谱仪(Q-Q-Q-MS)进行比较,仪器检测灵敏度要优于三重四极质谱仪;在0~2000μg/L。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不及三重四极质谱仪的分析结果,但在0~200μg/L浓度范围内相关性相近。  相似文献   
18.
海洋微藻培养液中二甲基硫与二甲基硫丙酸的同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水体中二甲基硫(DMS)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方法,建立了海洋微藻培养液中DMS、溶解态二甲基硫丙酸(DMSPd)和颗粒态二甲基硫丙酸(DMSPp)的同步测定方法. 结果表明: 本方法在0.01~10.0 μg/L 范围内线性良好, 方法检出限10.6 pg , 加标回收率为(93.1±1.3)%; 相对误差范围小于5%.将4种微藻培养液高速离心,上层和下层溶液分别加固体NaCl后立即测定DMS,加NaOH 溶液反应12 h后测定DMS含量, 根据其数值的差值可得到各微藻培养液中DMS与DMSP的含量.检出结果与文献报道具有相似的结论:甲藻和定鞭藻是DMS(P)的重要生产者.其中颗石藻 (Pleurochrysis carterae)单位细胞DMSPp 的检出含量为(13.8±0.9)pg/cell.  相似文献   
19.
甾醇TMS衍生物EI源质谱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甾醇是广泛存在于动植物界的一类重要天然产物.海洋微藻中C3羟基甾醇的结构多样主要体现在4位有无甲基存在,甾核上的双键数目和位置,侧链上的双键位置及侧链上烷基化程度和位置.早在60年代就有关于甾醇乙酸酯质谱特殊碎片的报道[1-4].  相似文献   
20.
建立了海产品中残留三唑磷农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检测法.向冷冻干燥后的样品中加入邻苯二甲酸二戊酯作为定量内标,用乙酸乙酯正己烷(11 V/V)提取,浓缩定容后用EI源在SIM检测模式下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三唑磷与内标在SBP-50柱上得到良好的分离,色谱出峰尖锐,没有杂峰干扰.方法在2.5~50 n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线性方程为Y=8.261×10-4x,相关系数为0.9998.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低于0.3 ng/mL.当向1.00g样品中添加三唑磷10~500 ng/mL时,平均回收率分别达到95.6%~100.1%,标准相对偏差为2.37%~3.55%.对采自浙江沿海几种海产品测定,三唑磷含量在0~1.34 ng/g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