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39篇
数理化   10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采用超声分散、高压加热共融、冷冻-熔融和γ射线辐照交联成型工艺制备层状水凝胶仿生软骨材料, 系统讨论了PVP添加量和辐照剂量对材料的凝胶含量、晶态结构及抗压缩弹性模量的影响, 观察和研究了层状水凝胶的微观结构. 研究结果表明, 随着PVP的质量分数(0-40%)和辐照剂量(0-60 kGy)的增加, 层状水凝胶的凝胶含量呈上升趋势; 其晶态结构在质量分数为20%的PVP和10 kGy辐照剂量下最完善; 其力学性能在质量分数为20%的PVP和20 kGy辐照剂量下最佳; PVP的加入改善了水凝胶的微观形貌, 有利于材料表面润滑性能的提高; 层状水凝胶层间渗透结合, 自然过渡, 形成结构良好的仿生软骨材料.  相似文献   
82.
分别以直接热聚合法和水热合成法制备得到二维硼掺杂氮化碳(BCN)和四氧化三锡(Sn3O4)半导体材料, 采用超声复合和煅烧复合两种方法构建了BCN/Sn3O4复合材料. 利用 X 射线衍射(XRD)、 紫外-可见漫反射(UV-Vis)光谱、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所制备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 探讨了不同复合方法对催化剂微观结构及光电性质的影响; 以可见光下光解水制氢和活化氧制过氧化氢为模型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 结果表明, BCN与Sn3O4能够形成二维面-面复合结构, 相比于超声复合法, 直接煅烧法更有利于有效界面的形成, 使得界面间产生Sn3O4到BCN的电荷迁移, 增强了BCN表面电荷密度, 并使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化的光电响应和光催化还原活性, 其中煅烧法得到的复合样品BCN/Sn3O4-3C(Sn3O4与BCN质量比为3%)表现出显著增强的光解水制氢及活化氧制过氧化氢的活性.  相似文献   
83.
以2,6-吡啶二酰氯和(邻、间、对)硝基苯胺反应合成N,N'-(2-硝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N,N'-(3-硝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N,N'-(4-硝基苯基)-2,6-二甲酰亚胺吡啶等3种二硝基化合物,然后以FeCl3-NH2NH2·H2O活性炭为还原体系,将3种二硝基化合物还原成相应的二胺(Ⅰ...  相似文献   
84.
4-乙烯基吡啶(4-VP)与1,3-丙烷磺内酯在80℃下反应20h,合成了4-乙烯基-1-(3-磺丙基)吡啶内嗡盐(4-VPPS);并在水溶液中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自由基共聚合,获得了同时含正负离子基团的磺酸甜菜碱两性离子共聚物P((AM-co-VPPS));采用红外光谱和1H-NMR对共聚物结构和组成进行了表征;进而考察了单体组成、引发剂用量、单体总浓度及反应温度对两性离子共聚物特性黏数的影响.通过考察单体投料比与共聚物组成的关系,利用Finemann-Ross和Kelen-Tudos方法,获得AM和4-VPPS单体对的竞聚率分别为2.01、8.71和1.99、8.44.共聚物溶液性质研究结果表明,P(AM-co-VPPS)在含NaCl和CaCl2的水溶液中的特性黏数都比纯水中的大,表现出明显的反聚电解质行为.特性黏数增加的程度随共聚物中4-VPPS单元的含量和水中盐浓度增加而增大;当共聚物中4-VPPS摩尔含量为10.2%时,其在1mol/LNaCl、2mol/LNaCl和2mol/LCaCl2水溶液中特性黏数与在纯水中相比,分别增加47.3%、56.7%和56.8%.  相似文献   
85.
提出了共振瑞利散射法(RRS)测定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新方法。在pH为1.98~3.29的B-R缓冲溶液中,硫酸耐而蓝与SDBS结合生成离子缔合物,使溶液共振瑞利散射(RRS)增强,其最大散射峰位于760 nm,另在533 nm、400 nm有两个较弱的散射峰。SDBS的浓度在0.04~1.6 mg/L范围内,与RRS强度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对SDBS的检出限(3σ)达0.018 mg/L。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和影响因素,表明该方法灵敏、稳定。用于环境水样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测定,回收率为95.9%~106.7%。  相似文献   
86.
本文介绍了目前在色适应、色貌研究中运用方便而有效一种颜色分度方法──主观评价法。从文献中引述了其基本概念及使用原则,并列举几例说明此方法应用的普遍性和意义。  相似文献   
87.
橙黄Ⅳ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亚硝酸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亚硝酸根是水质检测和食品分析中重要的测定项目之一。天然水和食品中亚硝酸根的测定主要用分光光度法,较经典方法是基于重氮化偶联反应和亚硝化反应,催化光度法也有不少研究。近年来,亚硝化反应由于方法简便、反应产物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分析性能,重新引起了人们的兴趣。本文研究了在盐酸介质中,橙黄Ⅳ与亚硝酸根的亚硝化反应,建立了以双波长叠加分光光度法测定亚硝酸根的方法。用于环境水和合成水样中微量亚硝酸根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88.
跨膜Ca~(2+)梯度通过磷脂酰胆碱调节肌质网Ca~(2+)-ATP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纯化的肌质网Ca~(2+)-ATP酶重组在具有或不具有跨膜Ca~(2+)梯度的脂质体上,研究了磷脂(特别是磷脂酰胆碱)在跨膜Ca~(2+)梯度对肌质网Ca~(2+)-ATP酶功能调节中的作用。结果表明:(1)高浓度的(Ca~(2+)对与不同磷脂保温的去脂Ca~(2+)-ATP酶都产生抑制,但对与PC保温的Ca~(2+)-ATP酶抑制最大。(2)当存在一个正向跨膜Ca~(2+)梯度时(酶活性中心一侧Ca~(2+)浓度较低,类似生理条件),它只对与中性磷脂PC:PE重组的Ca~(2+)-ATP酶产生抑制,且PC:PE(摩尔比)为1:1时,抑制程度最大。如以酸性磷脂PS或PG替代PC则均无明显抑制。(3)比较不同脂肪酸侧链的PC的作用表明,当DOPC或DPPC存在时均有明显抑制作用,而DMPC则几乎不表现抑制作用。(4)若Ca~(2+)梯度逆转,则无论是与酸性磷脂或中性磷脂重组的肌质网Ca~(2+)-ATP酶都会被抑制。  相似文献   
89.
不加无机强碱,在纯有机胺体系中合成了小晶粒offretite沸石,并采用XRD、SEM、FT-IR以及苯与丙烯烷基化制异丙苯探针反应对典型样品进行了结构性能表征。结果表明,采用四乙基氢氧化铵TEAOH与四甲基溴化铵TMABr为双模板剂时,TEAOH的量对合成产物影响很大,而TMABr的量增大容易导致生成Beta沸石。所合成的offretite沸石在苯与丙烯烷基化制异丙苯反应中活性和选择性较高。  相似文献   
90.
碱性三苯甲烷染料褪色分光光度法测定肝素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刘绍璞  徐红  罗红群 《分析化学》2002,30(6):712-715
研究了肝素对某些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发生缔合反应的条件、分光光度特征和分析化学性质。结果表明 :在近中性的Britton Robinson缓冲溶液中 ,肝素钠与这些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形成离子缔合物时 ,染料发生明显的褪色。体系吸光度的降低与肝素钠浓度成正比。肝素钠浓度在 0~ 2 .4mg/L(乙基紫、结晶紫体系 )、0~2 .8mg/L(甲基紫体系 )、0~ 4 .0mg/L(甲基绿、孔雀石绿、亮绿体系 )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 ;摩尔吸光系数根据染料的不同在 3.99× 10 5~ 3.93× 10 6L·mol-1·cm-1之间 ,其中以乙基紫体系最为灵敏。以乙基紫体系为例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和共存物质的影响 ,表明方法选择性好。用于肝素钠注射液效价的测定 ,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