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85篇
数理化   38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24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本文采用1-乙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EMIPF6)、六氟磷酸锂(LiPF6)和偏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P(VdF-HFP))为原料制得P(VdF-HFP)-EMIPF6-LiPF6体系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选取碳酸甲乙酯(EMC)、碳酸二甲酯(DMC)、碳酸二乙酯(DEC)以及碳酸乙烯酯(EC)和碳酸丙烯酯(PC)混合物(EC-PC)作为离子液体凝胶聚合物电解质的添加剂,分别研究了它们对聚合物电解质膜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EC-PC的P(VdF-HFP)-EMIPF6-LiPF6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窗口达到4.6 V,锂离子迁移数为0.44,30 ℃时离子电导率为1.65 mS·cm-1;而DEC、DMC、EMC对电解质膜的电化学稳定性、锂离子迁移数存在不良的影响,对离子电导率的提高不明显。研究了正极材料LiCoO2在P(VdF-HFP)-EMIPF6-LiPF6+EC-PC电解质中的充放电循环性能,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16.5 mAh·g-1,充放电20次后,电池容量没有明显衰减。  相似文献   
32.
刘磊 《运筹与管理》2021,30(10):1-5
随着新航线的开辟和新飞机的投入使用,航空公司的任务量急剧增长,飞行员需求的估计和机组的合理配置变得日益重要。本文基于实际工作需求,提出一类用于评估飞行员数量,并进行机组均衡配置的整数规划模型,为航空公司进行飞行员的数量评估和任务分配提供决策支持。本文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出改进:1)加入国际长途航线,研究国内短途航线和国际长途航线混合搭配情况下飞行员的配置问题;2)鉴于大型整数规划求解的复杂性,通过评估航空公司所需要的飞行员数量的下界,为决策人员制定中长期规划提供依据。本文通过启发式算法进行飞行员的配置,计算结果接近理论问题的下界,证明了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3.
郑树凯*  吴国浩  刘磊 《物理学报》2013,62(4):43102-043102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对不同P掺杂形式(P替位Ti, P替位O, 间隙P)的锐钛矿相TiO2的晶格常数、电荷布居、能带结构、分态密度和吸收光谱进行了计算. 结果表明, P替位Ti时, TiO2体积减小, P替位O和间隙P的存在使TiO2的体积膨胀; 替位Ti的P和间隙P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 而替位O的P带有负电荷. 三种P掺杂形式均导致锐钛矿相TiO2禁带宽度的增大, 并在TiO2禁带之内引入了掺杂局域能级. P掺杂导致TiO2禁带宽度增大的程度依次为: 间隙P>P替位Ti>P替位O. 吸收光谱的计算结果表明, P替位Ti并不能增强TiO2的可见光吸收能力, 但间隙P的存在大幅提高了TiO2的可见光光吸收能力, 间隙P有可能是造成实验上P掺杂增强锐钛矿相TiO2光催化活性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P掺杂 2')" href="#">锐钛矿相TiO2 第一性原理  相似文献   
34.
刘磊  朱雪 《化学物理学报》1993,6(6):542-546
利用已建立的嵌入原子法描述铜团簇中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本文分别计算了一些具有正二十面体和立方八面体密堆结构形式的铜小团簇(原子数n为13≤n≤201)的结合能,阐述了结合能随结构团簇大小的变化规律。根据计算结果,在原子数目增到10^3时,团簇将由正二十面体密堆结构形式转化为立方八面体密堆结构形式,这一结果和已有的实验观测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35.
Super S_(25)与New S_(25)光电阴极的光谱响应特性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多碱光电阴极的光谱响应理论表达式 ,对荷兰DEP公司和日本Hamamatsu公司美国分公司开发的两种SuperS2 5阴极的光谱响应曲线进行了理论模拟 ,得到了这些阴极的有关特性参量 ,并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以及与美国夜视实验室研制的NewS2 5光电阴极特性的比较 ,揭示了两种SuperS2 5光电阴极内在机理和可能采用的工艺处理方法 ,对多碱光电阴极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6.
刘磊  李家明 《物理学报》1991,40(12):1929-1933
本文根据相对论自洽场(Dirac-Slater)理论方法,系统地总结原子序不大于95的各离化态原子占有壳层近核区电子波函数振幅(约化归一因数)随电子壳层、原子序和电离度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37.
刘磊  李家明 《物理学报》1988,37(12):2053-2056
应用自洽场理论方法,计算了Fr的里德堡态能级结构。与精确的实验比较,符合良好。还阐明了高Z元素的相对性效应,高Z元素的能级结构计算需采用相对论性理论方法。 关键词:  相似文献   
38.
二乙烯基苯泡沫空心球微流体成型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基于微流体成型技术,设计开发了一套用于微胶囊制备的T型微通道乳粒发生器,并利用该装置实现了二乙烯基苯空心泡沫微球的连续制备。以二乙烯基苯的邻苯二甲酸二丁酯溶液为油相,以聚乙烯醇的水溶液为外水相,去离子水为内水相,成功制备出二乙烯基苯双重微乳液,并采用水平旋转加热装置使其凝胶固化,再经过溶剂交换、CO2超临界干燥等过程,制备出直径700~1200μm、壁厚60~100μm、密度90~120mg.cm-3的二乙烯基苯空心泡沫微球。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透射显微镜表征,结果显示:微胶囊球形度、同心度和壁厚均匀性较好,成活率较高,直径单分散性较好,外表面较粗糙。  相似文献   
39.
通过对太赫兹逆合成孔径雷达(THz-ISAR)成像原理进行分析,构造目标回波距离维相位误差的多项式表示形式,提出了基于启发式最小熵搜索的二次相位误差校正方法和基于距离维自聚焦的三次及三次以上相位误差校正方法,校正了THz-ISAR回波信号距离维的相位误差,进而消除THz-ISAR一维距离像和二维成像结果中的散焦和展宽现象。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都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补偿目标回波距离维相位误差,提高一维距离像和二维成像的聚焦效果。  相似文献   
40.
以2-氯苯胺(o-chloroaniline,o-CA)、18-冠醚-6(18-crown-6)和钴氰酸为原料,在甲醇和水的混合溶液内通过蒸发法合成氰基合钴配合物氢键笼状超分子晶体材料(H)0.5(o-CAH)[Co(CN)6]0.5·(18-crown-6)0.5·H_2O (1)。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元素分析、热重分析(TG)和介电常数测试等对超分子晶体进行了结构及电性能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晶体在低温下属于三斜晶系,空间群为P1,晶胞参数为a=0.869 22(1) nm,b=0.964 09(12) nm,c=1.129 93(14) nm,α=77.894 0(10)°,β=78.877 0(10)°,γ=88.684 0(10)°。结构显示氰基合钴配合物、超分子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氢键相互作用在空间内形成三维笼状。笼状顶点的钴原子随着温度的变化其间距发生明显的伸缩,导致晶体在260 K附近观察到明显的介电异常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