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篇
工业技术   79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5 毫秒
31.
酵母菌菌种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纤维乙醇发酵质量的好坏及设备的利用率等,进而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该文通过对纤维乙醇生产用酵母菌株的驯化,获得一株驯化酵母菌株:并将该菌株与1308菌株、1300菌株和安琪酵母发酵、耐乙酸、耐糠醛、耐羟甲基糠醛能力进行了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该驯化酵母菌株发酵能力、耐受性均优于其他供试菌株;更适宜于在纤维乙醇生产中应用.  相似文献   
32.
文章通过对汉阳一中第二教学楼建筑设计的总结和介绍,强调了学校建筑规划布局的重要性,同时对教学楼设计中的功能组成、交通组织和立面造型等方面作了详细的分析,从而达到以学生为本,努力构建生态建筑空间的目的,为学生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相似文献   
33.
目的:探究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传代过程中的遗传稳定性。方法:以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为研究对象,对其传代过程中第0,25,50,75,100代的菌株形态变化、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以及菌株代谢特性进行比较,同时应用比较基因组学分析其在连续培养100代过程中基因组水平的变化。结果: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培养100代过程中,其菌体形态、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等表型特征及代谢特性均无显著性(P>0.05)变化,表型特征稳定。同时以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原始菌株基因组作为参考序列,对不同代时15株菌进行测序,基因组大小及GC含量表明15株连续培养的菌株与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原始菌株基因组均无明显差异。系统发育关系表明15株菌与原始基因组具有较近的亲缘性。从识别到的SNP位点来看,每两个代时菌株间均未发现稳定遗传的突变位点,且菌株共线性良好,从基因组水平编码基因的突变水平证实了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培养100代过程中具有稳定表型特征及代谢特性。结论:鼠李糖乳杆菌Probio-M9在连续传代过程中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为其进一步开...  相似文献   
34.
本文对水泥净浆搅拌机叶片转速示值误差测量值的不确定度进行了分析计算,给出测量值的扩展不确定度。  相似文献   
35.
本文详细地论述了人乳中存在的低聚糖(包括游离低聚糖及糖基结合体)的种类、组成、结构以及低聚糖的生理意义。同时.系统地阐述了乳基婴儿配方食品中低聚糖的来源、组成及种类,以及低聚糖作为婴儿食品组成的必要性。最后,对一些将来有可能用于婴儿配方食品的低聚糖及特性简要地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6.
人乳中非蛋白含氮化合物及其生理重要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文论述了人乳中非蛋白含氮化全物的种类及其生理功能,以期为婴儿配方食品的开发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7.
rDNA间区序列测定在乳杆菌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6S-23S rDNA Short ISR区间序列分析方法,对分离自酸马奶中的12株杆菌进行鉴定。通过对Short ISR序列测序并进行BLAST比对,结合系统发育树分析,可将ZL3-1、XM2-1和XF5-2判定为Lacto-bacillus.caseisubsp.casei,MG2-1、A6-2、B10-2和XB2-3归入L.helveticus,C56、D73和E96暂定为L.ferintoshensis,无法准确判定E91和E112的归属。16S-23S rDNA Short ISR区间序列可以识别L.rhamnosus和L.casei,而对于L.ferintoshensis、L.kefir、L.buchneri和L.hilgardii无法加以区分,但是仍有助于将未知杆菌归入这一群。  相似文献   
38.
粉路各系统面粉的面团发酵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粉路各系统面粉的面团发酵特性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发现不同系统面粉面团具有不同的发酵特性.同一系统面粉由于其粒度的不同,面团发酵特性也具有很大的差别,随着面粉粒度的增大,面粉的耐发酵性增加,具有较好的耐发酵性,但是发酵面团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39.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is widely used in the dairy industry to produce fermented milk. Gas chromatography-ion mobility spectrometry–based metabolomics was used to discriminate different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s (37°C and 42°C) at 3 time points (F0: pH = 6.50 ± 0.02; F1: pH = 5.20 ± 0.02; F2: pH = 4.60 ± 0.02) during S. thermophilus milk fermentation, and differences of fermentation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growth curves were also evaluated. Fermentation was completed (pH 4.60) after 6 h at 42°C and after 8 h at 37°C; there were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iable cell counts and titratable acidity; water-holding capacity and viscosity were higher at 37°C than at 42°C. Different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s affected volatile metabolic profiles. After the fermentation was completed, the volatile metabolites that could be used to distinguish the 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were hexanal, butyraldehyde, ethyl acetate, ethanol, 3-methylbutanal, 3-methylbutanoic acid, and 2-methylpropionic acid. Specifically, at 37°C of milk fermentation, branched-chain AA had higher levels, and leucine, isoleucine, and valine were involved in growth and metabolism, which promoted accumulation of some short-chain fatty acids such as 3-methylbutanoic acid and 2-methylpanprooic acid. At 42°C, at 3 different time points during fermentation, ethanol from glycolysis all presented higher levels, including acetone and 3-methylbutanal, producing a more pleasant flavor in the fermented milk. This work provides detailed insight into S. thermophilus fermented milk metabolites that differed between incubation temperatures; these data can be used for understanding and eventually predicting metabolic changes during milk fermentation.  相似文献   
40.
简述了沸石分子筛的结构组成,介绍了分子筛的性能。综述了物质在沸石分子筛中吸附与扩散的表现,列举了主要分子筛吸附性能与扩散系数的测量方法,介绍了不同类型分子筛的吸附扩散。在目前的研究中,每种测定沸石分子筛吸附性能的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每种测定分子筛扩散系数的方法由于测量机理、边界条件与假设条件的不同,所得的扩散系数也有差异,要根据实际实验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测量方法,不同分子筛适宜吸附的底物也不同,具有不同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