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9篇
工业技术   424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8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长输油气管道距离长,所经区域人文、自然环境多样,沿线存在大量施工、农耕等第三方活动,甚至打孔盗油等蓄意破坏行为,极易对管道造成破坏,一旦引起管道泄漏将带来极大的安全风险。为了提高管道的安全防护水平,部分管道线路重点区域安装了摄像头识别管道周边的人员和机械施工等。受摄像头功能单一、识别功能弱等影响,应用中仅能发现物体的移...  相似文献   
72.
为了更好地满足大学女生减脂、健美形体的锻炼目的,探讨更为行之有效的锻炼方法,将随机取样的大学女生分为具有可比性的两组进行教学实验.实验组进行负重有氧健美操练习,对照组按常规健美操课模式进行12周的有氧健美操练习.结果显示:实验组学生的BMI和WHR有更明显的改善,表明负重有氧健美操能更有效地起到健身减脂,健美形体的作用.  相似文献   
73.
为探讨深埋软岩在不同应力路径下力学性质的差异,对取自丹巴水电站右岸平硐深埋软岩分别进行室内三轴加载试验和不同围压等级、不同卸荷应力水平、不同卸荷速率的恒轴压卸围压试验,并对岩样卸荷破坏面进行微观形貌扫描,分别探讨不同条件下岩样的变形、强度及破坏特征,结果发现:(1)相比三轴加载试验,同等级围压的软岩在卸荷条件下的强度、峰值应变及力学参数都有减小,应力–应变曲线从延性向脆性转换;(2)软岩峰值轴向应变、极限强度、残余强度与卸荷应力水平、卸荷速率均呈正相关性;(3)相比Hoek-Brown经验强度准则,Mohr-Coulomb强度准则能更好地描述软岩强度特性,不同应力路径对抗剪强度参数影响有差异性,卸荷速率对c值的影响更为显著,而卸荷应力水平对?值的影响更为显著;(4)软岩加、卸载条件下都发生剪切破坏,加载时除主裂纹外基本没有衍生微裂纹,卸载时,低卸荷应力水平下岩样破坏后的次生裂纹更发育,且卸荷速率越大岩样破坏程度越强烈;低围压下卸荷破坏时,岩石断面微观形貌演化自由度较高,破坏面粗糙度大。  相似文献   
74.
本研究利用陕西省西安市草滩牛场第五奶牛场62头泌乳牛2003年8个月的DHI记录资料,对泌乳月份及部分乳成分与牛乳中体细胞数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体细胞数与日产奶量,日产奶量与乳蛋白率、乳脂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体细胞数与乳蛋白率与乳脂率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乳蛋白率与乳脂率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5、7和10月份样品平均体细胞数较高,分别为789×103mL-1,696×103mL-1、1031×103mL-1,3月份样品平均体细胞数最低为390×103mL-1.  相似文献   
75.
李晶  马云  蔡忠原 《华中建筑》2021,(2):109-112
中国西部小城镇中心区普遍存在基础设施配套不足、停车设施不足、公共空间缺乏、绿色空间短缺、建筑风貌混乱、临时建筑数量较大.该文以陕西蒲城中心地段有机更新为例,借鉴日本规划学者布野修斯提出"城市组织研究",提出小城镇有机更新技术框架,并提出"营造文化空间—改造社区居住空间—建造绿色宜居空间"的有机更新模式.最终目的是恢复城...  相似文献   
76.
马云 《建筑电气》1998,17(1):28-31
对高层建筑中电动防火卷帘门的控制、供电、设备、线路安装在设计、施工和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现在使用的设计及安装不完善之处提出见解。  相似文献   
77.
DDC在雷达正交接收机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邱兆坤  马云  陈曾平 《现代雷达》2004,26(10):44-47
研制了一种基于DDC芯片的直接中频数字化雷达正交接收机 ,分析了I/Q通道的增益误差和正交误差对解调输出信号的影响。结果表明 ,设计的接收机通道间误差对解调输出的影响完全可以忽略。最后对接收机性能进行了测试 ,得到了理想的解调结果。  相似文献   
78.
本文对动态频谱显示器电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导出电路设计所需各参数的表达式,讨论了电路的稳定性问题和动态频谱的功率分布规律,设计出31频段动态频谱显示器电路。  相似文献   
79.
从杭州某农药厂污水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高效降解对氟肉桂酸的细菌.根据表型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SrRNA序列系统发育分析,将其鉴定为红球菌属,命名为HZW-3.该菌株能以对氟肉桂酸为惟一碳源生长.当接种量为5%,接药量为500mg/L对氟肉桂酸浓度时,24h后降解率达到94.5%.在以对氟肉桂酸为惟一碳源条件下,最大降解浓度达到2 000mg/L,其最适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0℃和7.0.  相似文献   
80.
马钢煤调湿技术中,应用微波水分仪实时提供的水分数据,可以及时掌握配合煤水分含量,达到有效控制干燥后配合煤的水分目的,并为提高焦炉产量、节能减排、强化焦炉热工管理和改善煤气回收率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